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播报:甲午海战后,李鸿章跟丁汝昌为逃脱罪责,竟然冤死了一员大将

时间:2023-03-26 19:05:1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晚清时期,朝廷花重金"打造"了北洋水师,岂料,甲午这一年,看似规模、装备一流的亚洲水师,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黄海海战结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旅顺被正法,罪名是"首先退避"、"牵乱队伍"、"拦腰中撞扬威"。

那么,历史真相果真如此,还是另有隐情呢?

方伯谦,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学生。1889年,他升为中军左营副将,委带"济远"舰。1891年5月,李鸿章第一次到威海视察工作,向朝廷表扬了他,并赐予"捷勇巴鲁图勇号"。到了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就在黄海一较高下。


【资料图】

事后,丁汝昌向李鸿章汇报道:"济远是第一个退避,使得舰队的阵型大乱,随后广甲也跑了。这件事情如果不严厉处理,在军律和军心上就很难管理了。"于是,李鸿章赶紧向朝廷汇报:"这边丁汝昌已经查明了,致远被击沉,方伯谦就跑了,这就是"临阵退缩",建议就地正法,否则,不足以立军威、振军纲。"

22号方伯谦被撤职看押,23号"正法"通知下达,24号其在旅顺被斩。

传统观点认为,此案事出"事实",方伯谦是"罪在该杀"。

原因有三:

第一,激战正酣的时候离开,这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当时水师的相关制度,这就是"临阵逃亡,斩立决"。就算不谈"牵乱队伍"之事,被处决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第二,《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是亲临现场的卢毓英的记录手稿,可以作为济远先跑的证据。卢毓英在广甲舰上亲眼目睹经远舰被击沉,并将这一过程记录了下来。而方伯谦的事后报告,却是一字都没提这个"严重"事件。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他已经不在现场了,而广甲则是在事后才离开的。

第三,是不是有这么一种情况,济远舰也受到了重击,不得不离开?

根据日本海军方面的资料,没有找到对济远舰的文字描述。而对其它交战的中方舰只均有详细记录。当时,海战的火力主要集中在右翼,而济远舰则在左翼。这么说来,他就是临阵逃脱,杀了他一点都不冤枉。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疑点。

从时间上来看,从汇报开始到定罪、被斩,中间没有走任何审讯流程。也就是说,方伯谦连替自己辩护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试想一下,如此短的时间,如此高的效率,就将这样一场战役的失败结果,用三个罪名定了性,而方伯谦非常不巧的成了这个罪名的"代罪人"。所以,部分专家认为:他就是个替罪羊,李鸿章和丁汝昌炮制了一场"冤案",就是为让自己躲避战败的责任。

可是,这二位为什么要这么做?

动机很明显,水师的最高指挥官是李鸿章,打败仗了,他要吃批评呀。而丁汝昌是舰队提督,对战役的结果应该负有主要责任。但是,谁不惜命呢?所以,就会想尽办法找一个人出来替他们挡一挡。此时,方伯谦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但同时,也将他们的"意图"清楚地暴露了。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济远舰的"首先退场",的确事出有因。

战斗中,济远舰遭受了敌军的炮击引起了大火,不得不在下午第一个退出。就连李鸿章在事后也承认这个事实。只是那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最后,扬威舰不是济远舰撞的。

开战没有多久,扬威舰被击中起火,向大鹿岛方向撤退,在大鹿岛附近搁浅,两天后被对方的水雷击碎。所以,济远舰退出战场的时间,比扬威要晚两个小时。由此推断,二者没有"交集"的机会。

它也不可能跑到大鹿岛,一个在阵型的右翼外侧,一个在阵型的左翼外侧,一个往西北方向撤退,一个是西南方转西方驶回,所以,二者要相撞的概率是零。

其实,方伯谦的死是不是有"冤情",还需要专家们细细"考究"。这场海战的失败,根本原因是晚清朝政的腐败无能。要知道,有强大的国力,才会有真正的军事实力。历史总是一遍又一遍,讲述着同样的道理,这样的故事读来让人唏嘘,但是,却又让人奋发。

因为,惟有自强,惟有不停息,才能更好更踏实地走下去。

参考资料:

【《海军大事记》、《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九》、《沉没的甲午》】

那第一个跑的是谁?

广甲舰吴敬荣。

其实,济远一直在作战,不过是在阵外。被四艘敌舰截击,船体破坏严重,人员也伤亡惨重,一直到最后,对方收兵才作罢。

其次,舰队的阵型乱了,原因不在方伯谦。

这个责任是丁汝昌、刘步蟾的不会指挥,阵型编排有误。刚开始打的时候,就已经乱了。而最大的败笔是,将最弱的舰放于阵型尾部。

当时,丁汝昌听到对方海军的消息后,就让自己的水师全力去追了。然而,每只舰的速度各异,起锚的时间也不相同,这下好了,阵型很快就不成样了。这时候的丁汝昌,依旧下令"八节"速度航行,本来就在后面的济远、广甲、超勇等,压根就赶不上。

所以,这个舰队的阵型看上去就非常奇怪。并且,在开战没多久,丁汝昌就受伤了,但是,没有伤及根本,他却放弃了指挥。战场上,当头的都放弃了,下面的人哪还有再作战的动力?对方很快找到破绽,先攻击右翼弱舰,再夹击,截击左翼,战术非常完美。

所以,战争中,装备再精良、高端,没有优秀的指挥人才和严谨的作战策略,一切都是白搭。日军事后也总结说:水师"毫无纪律可言"。

而刘步蟾又随意改变舰队的接战队形,场面更加混乱。改变后的阵型,既不能灵活机动,又不易保持阵型,是"列成凌乱之半月形",后主炮和两舷副炮无法同时射击,只能用前主炮射击,这样就容易被对方打中。

而且,开炮过早,都没有打中,结果,还把丁汝昌"震掀受伤"了。之后,定远舰帅旗被击落坠入海中,便没有再升起,"督旗不升",这样的影响很糟糕。战场上,"督旗就是将令",各舰看不到"督旗",难免没有其它想法,阵型必乱。

因为,没有了统一的指挥,大家等于是各自为战,失去了整体的作战能力,这就等于送上去被人打。对方避强打弱,躲开定、镇巨炮,专攻两翼弱舰,各个击破......

这种打法,北洋水师这边不败才怪。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