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视点!李世民之殇:最优秀的儿子,却给了他最不堪的人生

时间:2023-03-23 08:51:4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唐太宗李世民的所有儿子里面,李恪是最优秀,也是最可惜的。

李恪是太宗第三个儿子,由于第二个儿子楚王李宽很早夭折,所以按照正常序列来说,李恪相当于是次子。

李恪的名字,取得很奇怪,"恪"者,有恭恭敬敬、小心翼翼的意思。比较文德皇后(长孙皇后)亲生的三个儿子的名字: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名字都是堂堂正正颇有王者气质。唯独李恪,名字看上去相当谨小慎微。


【资料图】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前燕太宰慕容恪。慕容恪是燕主慕容皝第四个儿子,其母亲出身普通,饶是他才华盖世,击退石虎,消灭冉闵,为建立前燕帝国建立大功,一辈子却只有鞠躬尽瘁辅佐的命。

太宗给李恪取这个名字,很可能有参考慕容恪的意思。相当于很早就隐晦地宣示:李恪天生不能当君主,只有辅佐君主的命。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李恪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隋朝的公主。

"恪母,隋炀帝女也!"

李恪的母亲杨妃,有些影视剧把她说成是李元吉的妻子杨氏,这应该是一个谬误。李世民有14个儿子,生儿子的嫔妃中,有三位姓杨,如果她曾是李元吉妻子,史书一定会指出来,所以可以排除这一身份重叠。

李恪作为隋炀帝的外甥、唐高祖的孙子,这个身份在所有皇子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个身份也像命运的烙印一样,深刻地影响了李恪的一生。

李恪这孩子文武全才,无论读书还是习武,都特别容易上路子,他也特别懂事,保持了很低调的作风。

他继承了太宗李世民较完整的基因,太宗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说过,李恪各方面最像自己。

作为开创大唐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最像自己"的说法就是对儿子的最高评价,李恪的综合素质被太宗高度认可。

比起吴王李恪,文德皇后生的三个兄弟们素质都有点参差不齐。

1.太子李承乾像个熊孩子。李承乾可能被太宗安排的一帮老夫子教育得有点人格分裂,表面上谦虚谨慎,上朝时一副很正经的样子,一回到东宫就彻底放开,跟官奴厮混,游乐无度,做各种没下限的游戏,还跟一个名叫称心的太常乐人搞出了"断袖癖",感情好得如胶似漆,后来被太宗棒打鸳鸯。

2.四子魏王李泰则像个老夫子。他自小喜欢读书,身体肥胖,老成持重,文绉绉的,小小年纪就跟一帮文人研究学问,还组织了一帮学究编写了一部很吓人的大作《括地志》。太宗特别宠爱这个胖儿子,对他的赏赐待遇方面甚至超过了太子承乾。

3.九子晋王李治生性宽仁却懦弱。李治比起兄长们,性格较为仁孝,同时也要柔弱一些。不过,李治也不是晋惠帝那样的笨蛋,小时候读《孝经》就能讲出大意。母亲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年方9岁的李治哭的特别伤心,被太宗注意到,觉得此儿孝顺非常。

虽然综合方面李恪看起来最优秀、也最正常,不过在贞观十二年,李恪刚到17岁的时候,太宗就封李恪为安州都督,打发他到偏远地区就任去了。

临走的时候,太宗说作为父亲就不送你什么珍玩宝贝了,怕你玩物丧志,就送你几句话吧,大意是:

一是要本分,永远作为大唐江山的屏藩。

二是要低调,小心谨慎地遵守君臣礼仪。

三是要上进,平时要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显庆年间,房遗爱和高阳公主谋反事件被揭发,长孙无忌以此为由制造冤案,将吴王李恪牵连进去,予以诛杀,为的是"以绝众望"!

李恪完全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机会,一代英才,就这样无端被害,年仅34岁。

当时,无数百姓都为他叫屈,"海内冤之"。不知道太宗皇帝九泉之下,知道关系最亲密的大舅子,杀了自己最优秀的儿子,会作何感想?

在押赴刑场的时候,一生选择隐忍、始终被压制的李恪终于迸发出了怒火,说出了最恶毒的诅咒:

"长孙无忌,你多行不义,将来一定被灭族!"

仅仅6年后,因武后势力崛起,长孙无忌就被自己亲手扶上台的高宗李治贬出京城,去往边远瘴疠之地。不久,又被逼迫投缳自尽......

说到底还是要他继续保持隐忍、低调、忠诚,保护好兄弟们,别干出格的事。

李恪含泪点头,谨记父皇教诲,骑马绝尘而去。

李承乾、李泰、李治还留在太宗身边,朝夕陪伴左右。

对于李恪来说,还是待遇悬殊。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已经水火不容,李承乾储君地位岌岌可危,开始铤而走险,先是意图刺杀老师,后来又准备联合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等人发动政变。

这件事被提前告发,通过一众帝国元老联合审问,查证属实,李元昌被赐自尽,侯君集等被诛杀。

太宗不愿杀亲生儿子,经反复权衡,最终太子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太宗当面责备他为何要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李承乾回了一句:"我身为太子,夫复何求?要不是李泰一直咄咄逼人,我怎会铤而走险?"

此时,李泰为了争得储君之位,已经利令智昏,他知道太宗也喜欢李治,居然私下表态说:"我如果被立为储君,将来我百年后,将杀掉唯一的儿子,把皇位传给九弟。"

这话令太宗和朝臣们感到不可思议,对李泰的人品产生了怀疑。

经过调查发现,魏王李泰和太子确实都勾结朝臣,广结党羽,争斗激烈。

朝堂百官散去后,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和晋王李治,太宗想到自己两个最看重最疼爱的儿子,曾花费无数心血和关爱,本想让他们长成参天巨树,两人却相互摧折,导致今天这样的局面......

想到此处,太宗情绪崩溃:"我的儿子和兄弟,做出这样的事情,真令人生无可恋!"

太宗可能还联想到了多年前的玄武门火并,自己的双手也沾染了兄弟的鲜血。这简直是命运的捉弄,确实是生无可恋了。

太宗说完,抽出佩刀竟要自裁。

长孙无忌等人急忙一把抱住,夺下配刀交给李治,劝太宗说:陛下何必想不开!您还有很多儿子,现在就可以重新立一个!

太宗在情绪非常不稳定的情况下,看到李治在身边侍奉,直接说:"那就立晋王吧!"

长孙无忌立即接口说:"谨奉诏。如果再有异议者, 臣请斩之!"

太宗看到木已成舟,立即让晋王李治给长孙无忌下跪,说:

这都是你舅舅的功劳,你谢谢他吧,以后对他好点。

过了没几天,太宗清醒过来,因为想到了吴王李恪。自己怎么把这个最优秀的儿子忘记了呢!

无论是为国家社稷,还是为天下苍生,都应该立李恪才是。

虽然他是隋炀帝的外甥,但同样流淌着自己的血脉!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