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新资讯:李广之孙李陵所谓的假投降,是自我圆场,从一开始他就是真降匈奴

时间:2023-03-13 16:47:3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李广的孙子李陵后来投降了匈奴,史料中说他本来是假投降,全家被杀后才变为真投降。但很多事迹表明,他从一开始就是真降。怎么回事呢?咱们从头开始说。

李陵这一家子,是真的挺悲催,和汉朝似乎气场不合。


(资料图)

陇西李氏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在汉朝的代表人物是李陵的爷爷李广,他除了“飞将军”的称号,还给人留下一个“李广难封”的印象,为啥难封?不是汉武帝刘彻故意给他小鞋穿,是他自己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虽然一直在与匈奴作战,其功绩却总在封侯线以下。

汉朝官员想要封侯,捷径是送女或送妹入宫,成为外戚按例循封,除此之外还有三种途径,一种是得了皇帝的欢心,破格封侯,这种情况很少;一种是有政绩;一种是有军功,刘彻时期的侯爵,大部分因此而来。

但以军功封侯是有量化标准的,比如砍杀多少敌人,或者得到多少战利品,李广就在这条标准线以下。他的倒霉就在于,小战有功,大战无功,要么遇上敌人主力损兵折将,要么因为其他将领的失误没能取胜,要么自己迷路了。

李广最后自杀也和迷路有关。公元前119年,刘彻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和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并歼灭之。李广的第三个儿子李敢跟随霍去病,本来没李广什么事,他年纪大了,不适合出征。

但李广数次请战,他知道这大概是自己有生之年遇上的最后一场大战了,能不能封侯全在此战。刘彻受不了他的纠缠,让他追随卫青,还悄悄叮嘱卫青,李广命不太好,别让他作主力,否则可能无功而返。于是卫青调李广从东路出发,然后他就迷失于茫茫大漠中。

卫青和匈奴单于交战回来,正好撞见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的李广,为他提供了粮食美酒,顺便询问迷路情况,还说会汇报给刘彻。这是正常的程序,李广却视为侮辱,挥刀自刎了。

李敢此次立有军功,被封为关内侯,得知父亲自杀的内情后,迁怒于卫青,揍了卫青一顿。卫青不想与他计较,霍去病却不能放过伤害舅舅的人,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杀李敢。

对于刘彻来说,霍去病无疑比李敢更有价值,便包庇霍去病,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李家知道有蹊跷,但敢怒不敢言。

李广的死与卫青有关,李敢是霍去病杀死的,而卫青和霍去病又是刘彻宠信的重臣。可想而知李家对卫氏一系和皇帝是什么感观。

还有李陵的父亲李当户,死得似乎也不太正常,他是李广的长子,《史记》中的记载是“上与韩嫣戏,当户击嫣走。当户早死,遗腹子陵”,意思是刘彻与韩嫣打情骂俏,不解风情的李当户却认为韩嫣无礼,上前打跑了韩嫣。李当户早死,留下个遗腹子李陵。

这里提了两件事,李当户打韩嫣、李当户早死。韩嫣是什么人?刘彻心爱的男宠,刘彻会为了他顶撞母亲王太后。如果李当户之死和打韩嫣没关系,为什么要连在一起说?古人写史讲究春秋笔法,这是在隐讳的表示李当户是被刘彻或韩嫣弄死的。

李广、李敢、李当户之死,让天下人都对李家抱有同情,暗自认为皇帝对李家过于苛刻不公。李陵后来投匈奴,未尝没有这几件事的影响。

而直接导致李陵投匈奴的那场战,其错也不在李陵,他尽力了。

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去世后,刘彻并没有停下征讨匈奴的脚步。某次派李陵率领五千步兵给贰师将军李广利做运输队,李陵不想搞后勤,一意请战,刘彻表示没骑兵了,他也不在意,意气风发地说只有步兵也可以直捣单于王庭。

刘彻很欣赏李陵的勇气,同意了,让强驽都尉路博德在中途迎候他,也就是给他做后备部队的意思。但路博德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不愿意,又不敢直言,就上书刘彻,说现在正是匈奴草长马肥之时,不好进攻,请求留李陵到春天再出发。

神奇的是,刘彻会错意了。他以为这是李陵后悔,不敢与匈奴交战,指使路博德上书。深觉受到愚弄,命令李陵即刻出击,也不管有没有后援了。

李陵倒无所谓,马上带着部队从居延出发,行军三十天到达浚稽山扎营,不幸的是,随后就遭遇了匈奴主力两万骑兵。前面说过,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兵种、兵力都处于劣势,苦战数日,斩首匈奴数千,最终还是败了。

此时李陵本还有两个选择,一是战死,二是逃跑。但他没选这两种,硬是不跑,留下苦战,被匈奴人擒获,投降。

刘彻得知后大怒,满朝文武也都唾骂李陵,只有太史公司马迁为李陵说情,刘彻认为他是在为李陵推卸责任,一怒之下将司马迁施以腐刑。

一段时间后,刘彻忽然悔悟了,认识到李陵投降匈奴是因为没有援兵,迫不得已、情有可原,派公孙敖去匈奴接李陵回来。

公孙敖是卫青的好朋友,和李家是有点过节的,也没用心寻找,在大漠转了一圈,回来禀报刘彻,李陵在帮匈奴练兵对付汉军。刘彻这次再不容情,把李陵全家杀光了。

其实帮匈奴练兵的是另一个叫李绪的降将。

但李陵的行为也挺迷惑,《史记》中说他先前是假投降,妻儿老小被杀后才是真投降。可这实在说不通,“假降”与“真降”之间隔了一年多,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他是假降,总得做点什么吧?

偷点情报、做点对匈奴有害的事情、与汉朝取得联系或者逃回汉朝,这才是假投降应该有的姿态。李陵却什么都没做,说他是“假降”,证据真的很不充分。

整件事情很可能是这样的:李陵想以战功重振家族声威,不料出师不利,一来就输了,再想到祖父、父亲和叔叔的遭遇,担心回去受到责罚,索性降了匈奴。

假投降什么的,不过是后来的自我圆场,毕竟人都是要脸面的,投降外敌说出去多难听啊。而修史的司马迁对李家怀有莫大的好感,便采纳了这种说法。

李陵在汉朝有个好朋友霍光,刘彻去世后,霍光在汉昭帝、汉宣帝两朝都掌了大权,想接李陵回去,但李陵拒绝了。

一方面,刘彻杀他全家,他投降匈奴也是事实,双方都犯了无可挽回的过失,回汉朝不能改变什么。伤痕已经划下,无法弥补;

另一方面,李陵在匈奴混得风生水起。受到鞮侯单于的礼遇,娶匈奴公主为妻,封为右校王,做了坚昆国王,管理坚昆地区。

是回到汉朝当个有可能被清算的小人物,还是留在匈奴当国王?这个选择题不难,有点权力欲的人都会选择后一种。

总之,李氏一族的遭遇,让李陵从小就对刘彻心怀芥蒂,甚至仇恨。如果他能带着李氏翻身,恢复祖上的荣光,也许这种芥蒂会慢慢消散,但他没能成功,就转向另一个极端,抛家弃国,远走他乡。

难道他没想过自己的投降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危险吗?大概想过的,但终究敌不过他内心的自我厌弃和沮丧,以及对刘彻的不满。那时候,他肯定把一切罪责归于刘彻。

冷静下来后,他也许后悔了,才会有假投降这种说法。但很多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回不去了,他也只能继续留在匈奴。

一句话:战败之前,李陵是真的忠于汉朝和家族;战败之后,李陵是真的背弃了汉朝和家人。

当然了,“投降外敌”这种行为无论如何不应该被赞许。就连向来偏心李家的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说“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意为李氏自李陵投降匈奴后名声彻底坏了,整个陇西之士都以李陵为耻。

司马迁估计也在后悔,早知李陵是真降,当初自己何必白挨一刀?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