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诸葛亮有一个问题,被孙权当众揭短,费祎都无言以对|全球看点

时间:2023-03-13 15:58:4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不过人没有完美的,诸葛亮也有一些错误的地方,或者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诸葛亮有一个失误之处,都传到东吴那里去。孙权就曾经公开嘲讽诸葛亮,作为使者的费祎顾左右而言他,还是靠副手来救场。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诸葛亮用杨仪、魏延


(资料图片)

杨仪、魏延两个人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杨仪是诸葛亮的随军长史,负责战争筹划的各项事宜,包括排兵布阵、粮草辎重等等。""军戎节度,取办於仪。""魏延更是一员虎将。原先力压张飞成为汉中都督,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成为诸葛亮非常倚重的重要将领,单独带兵取得过""阳溪之战""的胜利,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也是大败司马懿。军事上的履历非常辉煌。

杨仪和魏延本来应该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但是这两个人的关系非常恶劣,以至于到仇敌的地步。其实二者之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利益冲突,奈何两个人的脾气都比较差,都是骄傲跋扈的人。这两个人碰在一起显然是好不了。

诸葛亮对杨仪和魏延的关系也是非常头疼,如果按照正常的方法,应该调走一个,避免他们待在一起。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杨仪和魏延都很有能力,诸葛亮舍不得放走任意一个,只好两个都用,然后尽量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费祎就经常充当和事老,起到很大的作用。

孙权的刁难

诸葛亮原先把费祎当做外交型人才来用,因为费祎确实比较机智,面对各种事情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费祎多次出使东吴,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不过在他外交生涯中却有一段小插曲。

当时蜀汉和东吴虽然关系不错,但是刁难使者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有一次孙权喝醉了,又开始刁难费祎,跟费祎说:""杨仪和魏延都是小人,虽然有能力,但是如果给他们过大的权势,一旦诸葛亮不在就要出乱子。你们不知道防备这件事,还要留给子孙来解决问题吗?""

孙权说得在理,杨仪和魏延的问题费祎最清楚。被孙权当着面一顿贬低,费祎脸上有点挂不住,但是当时状态不太好,想不出反击或者化解的方法,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费祎有一个副手叫做董恢,董恢回答说:""杨仪和魏延虽然不合,但是没有反心。在强敌当头的情况,因为二者关系恶劣就弃之不用,就好比在风波当中放弃舟楫一样。""孙权听完哈哈大笑,诸葛亮得知之后,也认为董恢比较善辩。

魏延和杨仪的争斗

虽然董恢的话说得漂亮,但是对杨仪和魏延的矛盾却于事无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确实是彻底爆发出来。魏延坚持不撤军,还烧毁回汉中的栈道;杨仪派军队与魏延火并,最后在魏延逃回汉中的路上杀死魏延。

而杨仪也没有好下场。他本来以为自己能够接替诸葛亮的位置,没有想到是蒋琬,内心非常不忿。和费祎抱怨当初要是带领军队投奔曹魏就好了。费祎把这些话上报,杨仪被罢免流放。到了流放的地方后,杨仪仍然口出不逊,结果就被抓捕死于狱中。

孙权对杨仪和魏延的预测可以说是比较准确的了,而董恢的话也是正确的。魏延和杨仪都没有投靠曹魏的举动,魏延的死比较冤枉,他从始至终没有背叛蜀汉的举动,杨仪是没有机会。总而言之虽然魏延、杨仪造成了一定动荡,但是对蜀汉还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