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春秋系列之·赵氏孤儿的祖父、晋国“铁腕宰相”-赵盾

时间:2023-03-11 18:46:2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赵盾(公元前655年-公元前601年),即赵宣子,嬴姓,谥号"宣"。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赵盾是晋襄公七年(即前621年)继其父晋国上卿赵衰之职而任执政的。执政者,即国家的上卿之职而执掌国家政事、军事的前辅宰相,权力职位仅次于国君之下而处于诸卿之上,是晋国统治阶层的核心人物,负责军、政、民、刑大权的一国首辅。他历襄、灵、成三朝达二十余年,政绩卓著,战功显赫,亲督晋师与秦战于令狐,取秦少梁;战河曲搜黄父,平定周乱,匡立周王以及扶灵公、立成公的历史功绩,维持了晋国的继霸事业,维护了文、襄以后的晋国盟主地位。作为一个国卿来说,其对晋国的建树勋绩,确是空前的伟业。


(相关资料图)

赵氏孤儿中的赵盾

赵盾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转型的大变革时期,赵盾能够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前进规律,大胆顺应形势,果断进行革新。在他执政的二十多年,从军制、政制、法制以及社会发展诸方面都做了一系列有益于社会前进的革新,对晋国而言,确实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霸业基础的作用,可以说是上承唐叔、文公基业,下启百年霸基的功臣。

1)军事改革

赵盾执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中军元帅兼秉国政的宰辅地位 ,为整顿军旅、施行新政而在夷地进行的"舍二军"整理工程,恢复文公原来的上、中、下三军制。军改不仅减轻财政开支,为国家积累财富,而且可以使车兵(古时用战车作战)与徒兵合一集中,战车与步卒合作统一,兵力更加集中统一,指挥集中,调度灵活,成为晋国的战斗劲旅,实开古代车战与步战合一作战的先声,是古代军事改革的一大进步。

2)平息叛乱

赵盾执政后,国内一股反赵同盟正在酝酿当中。当初在夷地阅兵时的梁益耳、士谷、蒯得、先都、箕郑父等人因为当初先克的一句话而断送了前程。赏识他们的晋襄公也死了,赵盾组织内阁,不得志的老臣如今看到赵盾风风火火的执政,心中滋味可想而知,或许没有先克,这一荣誉就属于他们。先克是赵盾的腹心,为人张狂霸道,在贾季被赵盾驱除后,他顺理成章的接任中军佐一职,晋国二把手,盛气凌人,强抢蒯得的田地。

晋灵公三年(公元前618年)正月,忍无可忍的先都、箕郑父、士谷、梁益耳、蒯得互相勾结,决定报复赵盾,他们先派刺客刺杀最遭人厌恶的先克。先克被杀,赵盾敏锐的察觉到事情的严重,下令追查,结果先都、梁益耳首先落网,赵盾杀之。这件事情似乎还没有因此而完结,赵盾深追究,至这年3月箕郑父、士谷、蒯得也随后被擒拿。

赵盾将这些政治犯上报给晋灵公,晋灵公的母亲穆嬴对赵盾是不怀好感的,甚至对这次反对赵氏的同盟也有参与,想以国母之尊保住几位老臣。结果反对无效,赵盾并未取得穆嬴的首肯就将几位老臣拖入刑场。赵盾对自己的政敌丝毫不会手软,采取断然措施,平息了内乱,安定了一度危及晋国命运的社会秩序,稳定新建不久的晋国霸业政权。

3)以身作则、忠心耿耿

赵盾身为国卿,以身作则,执行军纪,树立晋军军威。晋灵公四年(前616年),赵盾乘车的车夫违背行军纪律,行车扰乱了行军秩序。负责军纪的中军尉韩厥依据军法处斩了赵盾的车夫。国人担心说:"韩厥早上刚被提升,晚上就杀了中军帅的仆人,赵盾肯定不会饶恕。"但赵盾知道后,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军元帅而徇私枉法,而是以身作则,承认了自己管教不严格的过错,赞扬韩厥不徇私情、秉公执法是执刑官的本职行为。中军元帅以身作则,不仅晋国军纪严明,战斗顽强,而且成为千古军事首领知法行法的楷模,流行千古的佳话。

4)战略眼光卓识

赵盾以中军元帅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曾统帅或策划晋国军旅,指挥战斗,取得多次重要战役胜利,既保卫了晋国国境安全,又巩固了晋国霸业基础。赵盾在统帅晋军时还有一件勤王扶周的大事,用调解和谐的办法平定了这次周朝的内乱,赢得周王室的好感。

5)制定和实行新法

夷之法,因为是由赵盾任执政并由其主持制定公布实行的,故也称赵盾之法。这部法典虽然还是一部集奴隶制社会礼教与宗法于一体的综合性治国大纲,但明确提出刑事法律的条目,如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等,条简意重,法治的意味很浓,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治乱世用重典"的高度法律效能,而且为后世法制树立了一个立法的榜样。

晋成公六年(公元前601年),赵盾卒,终年五十五岁。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