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资讯:南慕容出了个令宋主哭得一塌糊涂的名将慕容延钊 | 五代十国

时间:2023-03-10 17:45:5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

他是慕容家见诸史册的最后一个牛人。牛到赵匡胤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大哥,牛到赵匡胤因为他的死哭得一塌糊涂,牛到赵匡胤只有在解除他的兵权后才敢杯酒释兵权,牛到病得躺在肩舆中还指挥宋军削平了荆南与湖南两方势力。他从投靠郭威开始,就受到两代周主的器重,也在柴荣的北战南征中出尽风头。陈桥兵变后,他巡行北地,备边御寇,为周宋政权的顺利交接提供了坚强保障。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无比辉煌。他就是后周中书令、河南郡王慕容延钊。

看过金庸老爷子名著《天龙八部》的读者大大们应该知道,小说中有两个声名赫赫的江湖豪杰""北乔峰南慕容"",其中的南慕容是指姑苏(今江苏苏州)的慕容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慕容家颇有来头,据说是五胡十六国时的鲜卑族慕容部后人。虽然慕容氏建立的东西南北前后燕早已灭亡多年,但慕容家这些遗老遗少们贼心不死,心心念念的全是恢复故国、重登九五。想想也是,南慕容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武风不振的弱宋,拥有强大武力的慕容家族怎能安心隐退江湖呢?可是,不幸的是他们志大才疏,技不如人,最后机关算尽,徒留笑柄。

当然,《天龙八部》终归是小说家言,做不得数的,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不过,在北宋初年,确实有一位威名赫赫的慕容氏,活跃在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之中,成就了一番伟业,令代周自立的赵匡胤都不得不兄事之,并为他的英年早逝痛哭不已。他就是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的名将慕容延钊。

将门虎子崛起不惑年

慕容延钊生于公元913年,他是太原人(读者大大对此可别较真,说太原是北方,可不是南慕容的姑苏,出身太原的延钊应该称北慕容才对。笔者之所以在本文中仍称其为南慕容,不过是为了让读者大大在人群多看一眼罢了)。延钊同学如果捋着家谱往上倒的话,也应该是那个帅锅频出的鲜卑族慕容部的后人。只不过,到了五代中后期,鲜卑人早已和中原各族融合得连渣都不剩了,只能从姓慕容上看出非我汉族。

既然是那个曾出过智如慕容恪,勇如慕容垂,美如慕容冲的传奇部族的后人,出身将门的延钊同学也应该是生得不同凡响。他的父亲慕容章曾任襄州(今湖北襄阳)马步军都校兼开州(今重庆开州区)刺史。少年时的延钊同学就以勇敢干练著称,一看就是个好苗子。不过,奇怪的是,延钊同学并没有在慕容家男子最帅的时候出仕尽展锋芒,反而一直闭关修习斗转星移神功,任凭别人大呼""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延钊同学就是苦心修炼,爱咋咋地。

直至公元947年,已届35岁的慕容延钊才加入了后汉枢密使郭威的革命队伍,从此走上了一条通向光明的康庄大道。就在慕容延钊投靠郭威后不久,同样出身将门的赵二哥赵匡胤(赵匡胤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哥赵匡济,早夭)也带着一条哨棒加入了郭威的阵营。两个同在军队大院中长大的年轻人,在他们一生最好的时候走到了一起,注定会写就一段改天换地的英雄传奇。

慕容延钊和赵匡胤的交往过程,史书中没有记载,笔者也不好妄自揣度,两人应该很早就走到一起了,而且赵二哥在慕容延钊面前秒变赵二弟,终其一生,心雄万夫的赵匡胤都对慕容延钊兄事之。读者大大可别说是因为慕容大哥长得帅哟,35岁之后的男人虽然可以风度翩翩,但终归有些油腻,再说赵二也没有龙阳之兴。所以,两个牛人应该是互相倚重,推心置腹的好兄弟!

慕容大哥和赵二弟一起经历了河中平叛,免费观摩了一场黄旗加身的代汉大戏,对于两个战场加政坛初哥来说,可谓受益良多,特别是对两个天选之人来说,那教育效果简直是杠杠的。后来,当赵二重拍这个桥段时,才能自编自演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服道美等细节方面做得天衣无缝。

公元951年,郭威登上帝位,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中央政权后周。家雀皇帝虽是将门出身,却深谙民间疾苦,上台后实行了一些与民休息的仁政,让久乱不治的中原出现了巨大的转机。只是,对于慕容延钊这些渴望沙场建功的猛士来说,似乎有点无聊。这期间,慕容延钊先后担任西头供奉官、尚食副使等闲职,直至担任铁骑都虞侯,才让人到中年的慕容延钊找回了军人的感觉。那段时间的赵二弟,其工作履历与慕容延钊颇为相似,笔者就不再废话了。

公元954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慕容延钊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从此一骑绝尘。这一年,英明神武的柴荣登上了帝国最高岗位。接过姑父兼养父的班,柴荣决心打造一个清平世界,将所有割据势力扫荡一空。于是,在这年的三月,当他听说北汉勾结契丹趁国丧之机大举南犯的消息后,坚决率军反击。周汉双方在高平这块曾经埋葬过45万赵军尸骨的地方,再开战端。鬼头鬼脑的契丹躲在一旁观战,契丹大将杨衮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可不想在周汉两军未见分晓前白白折损契丹男儿。不过,有契丹站台,北汉主刘崇的小心脏跳得异常有力。

柴荣对北汉的优势兵力并不畏惧,可是他手下的一些老油条们却在心中打鼓。以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为首的一些将领自恃老人,本就看不上横空出世的柴荣,更担心北汉与契丹兵强马壮。于是,二人带头将跑字诀在军前唱响。看着呼喇喇跑了个干净的右军,周军士气大沮。然而,柴荣是个不服输的人,面对不利情况,他不退反进,向着北汉发起逆势冲锋。

柴荣的表现感动了那些渴望一战的周军将校。这里面就有改任殿前都指挥使都校,兼任溪州(今湖南龙山)刺史的慕容延钊和赵匡胤。担任左先锋的慕容延钊立刻拍马舞槊,冲锋在前,奋力突阵,其部下受其感召,也义无反顾地杀向了敌军。最终北汉军战败,契丹军则轻松地放了北汉的鸽子。

此战稳固了北周统治,也让朝野见识了柴荣的勇气与魄力。事后,柴荣论功行赏,任命带头冲锋的慕容延钊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兼任本州(溪州)团练使,不久升任为殿前都虞侯、兼任睦州(今浙江建德)防御史。顺便说一下,此处的溪州与睦州彼时都不在北周治下,慕容延钊的刺史只是遥领。

从这一天开始,慕容延钊进入了北周一线大将的行列。之后,他将与赵二弟一起,在波谲云诡的五代末世迎来更不寻常的人生际遇。

两征南唐积功镇淮南

震慑了北方的不稳定因素后,柴荣按照先南后北的方案开启了征南大计。公元955年,柴荣的大军向着最大的割据势力南唐发起了进攻。在此次行动中,改任龙捷左厢都校、沿江马军都部署的慕容延钊指挥骑兵作战,表现得可圈可点,只是江淮一带河湖纵横,骑兵的战力大打折扣,这使得慕容延钊的战功与赵二弟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二人的官职地位开始拉开档次。年轻十四岁的赵二弟风头更劲,已然压过了慕容大哥,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关系,慕容大哥也从来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在一场看似有惊无险的灭国大戏中,千里奔波、日夜操劳的慕容延钊,最终耗尽了本就所剩无多的精力,还没等到料理好荆湘事务凯旋返京,慕容延钊就病逝于军中,时年50岁。

观其一生,慕容大哥与赵二弟向来友善,从不居功自傲,赵二弟也是真心实意地以兄事之,即便是位登九五之后,每次派遣使者慰问,也是以兄称之。听闻慕容大哥有病,赵二弟每每御封药物相赐,从不间断。及至听到慕容大哥的死讯传来,赵二弟登时放声痛哭,怎么止都止不住。几个亲近的文臣忙上前纠正说:""陛下,您的哭法不对。贩夫走卒之间是一种哭法,皇帝给臣子哭是另一种哭法。""赵匡胤是一个讲究的皇帝,就问文臣应该怎么哭?好为人师的文臣悉心教导了多次,可是赵二弟怎么也学不会。不过,如此一整,赵二弟的哭声倒是止住了。

伤心至极的赵二弟下旨追赠慕容大哥为中书令,晋封河南郡王,并录其子弟四人为官。慕容大哥生娃的本事不错,有名有姓的儿子就达十个之多,这些后代陆陆续续都沾了父亲的光,成为大宋公务员队伍中的光荣一员,就是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姑苏慕容的先祖。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柴荣回京后,让慕容延钊仍任殿前都虞侯。不久又让他出京任镇淮军都部署,继续参与征讨南唐的军事行动。

公元958年,再次兴兵南征的柴荣到达迎銮江口(今江苏仪征),忽然接到警报,原来南唐在东?洲(在今江苏启东北长江口外)驻泊了数百艘各色战舰,其意似在走海路,控制周军直下苏杭。要是上次下南唐遇上这事,柴荣只能望海兴叹。可是这次不一样了,后周为了更好地对付南唐,也训练出了一支颇具战力的内河水军,足以和南唐水师PK一下了。

于是,柴荣当即命令慕容延钊和右神武统军宋延渥,立即水陆并进前往攻击,免得这支水军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慕容延钊和宋延渥二人接令后,由慕容延钊率领骑兵从陆路出发,精于水战的宋延渥督率后周水师的数百艘战船沿江前进。在这儿,笔者不妨顺带提一下这个来历不凡的宋延渥(宋偓),这货的出身比慕容大哥牛多了,他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婿,北宋太祖赵匡胤的老丈人。虽然有这么牛的身世,但身处乱世的他,却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反而谦恭下士,夷凶戡难,屡立战功,善始令终。所以说,乱世勋贵中也有能人。

这不,宋延渥与慕容大哥配合得就非常默契。宋延渥的水师与南唐军在江中遭遇,立刻发起水面冲锋。此时,慕容延钊的骑兵也及时赶到,同时夹江攻击南唐水师,结果南唐水师身前两翼都受到猛烈攻击,难以承受,只得大败而逃。就这样,慕容延钊和宋延渥的水陆大军一举击溃了可以用作奇兵的南唐水师,保障了周军后路的安全。

此后,慕容延钊火力全开,在夺取淮南十四州的战斗中一往无前,战功卓著,最终迫使南唐中宗李璟被迫割地求和,淮南之地尽归后周所有。柴荣在淮南平定后升任慕容延钊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兼淮南节度使。请注意,此时的赵匡胤已是殿前都指挥使,正是慕容大哥的顶头上司。

经过十一年军前搏杀,慕容大哥终于荣任大镇节帅,成为周军上将。

陈桥兵变善后立殊勋

公元959年7月,就在慕容大哥准备追随柴荣实现荡平天下宏愿的关键时刻,这位五代时期最伟大的君主却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九岁。这使得中原政权出现了主少国疑的权力危机,何去何从的选择考验着那个时代的每一个将帅。

慕容延钊坚定地站在了好兄弟赵匡胤的一边,参与了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不过,他没有直接卷入其中,而是负责为赵匡胤的改朝换代提供双保险。

具体做法是,公元960年正月,正在忙着过年的汴京(今河南开封)百姓人心惶惶,因为一个可怕的消息不胫而走。后周人民的老朋友北汉又一次勾结契丹(辽国)准备大举南侵,想着年仅七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幼主当国,人们不禁为能否打退契丹的进攻忧心如焚,毕竟对大多数开封百姓来说,当年契丹攻入汴京后的惨剧至今记忆犹新。

形势逼人,主政的宰相范质、王溥立即决定派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统军御敌,希望这个近年蹿红的战神能够再次带来好运。为了加强北方防务,朝廷又紧急任命慕容延钊率部先行出发,去加强北部边境的防务。就这样,后周战力最强的禁军的兵权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赵二哥和慕容大哥的囊中,后周的命运可想而知。乱世之中的最高权力是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敢于担保的,毕竟城头变换大王旗的事情在五代是家常便饭,谁也不知道明年的新主会是谁?

此后的事,就是郭威当年黄旗加身的升级版,也就是家喻户晓的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笔者就不多说喽。笔者相信,那晚上的赵二弟睡得一定不比慕容大哥好,毕竟这种事的风险很大,意外也挺多。还好,一切顺利,赵二弟创下了改朝换代京城百姓伤亡最小的一次政变奇迹,不得不说赵二的仁爱之心在乱世之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此时的慕容大哥正驻军真定(今河北正定),一边紧张地等着赵二弟的消息,一边整军经武,小心地提防着北汉与契丹。这个时候谁也不敢保证,赵二弟造的谣言不会弄假成真,让那个军事强人柴荣修理得不要不要的契丹和北汉,听说柴荣晏驾的消息,除了高兴得热泪盈眶之外,难道就不想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吗?

赵二弟坐上龙椅后,立即派出信使,前往真定传达谕旨,允许慕容延钊根据边地实际情况随机处理事务,也就是""便宜从事""之权,这是历代上位者对下属最为信任的最高授权。

慕容大哥也绝不辜负赵二弟的信任,他与韩令坤一起立即点起河朔精兵,以高昂的士气和冲天的战意巡治河北边境,其间,慕容大哥表现出的镇静果敢的作风,令那些窥伺的奸细不寒而栗,纷纷向北汉和辽国朝廷建议,北宋正严阵以待地等着北汉和辽国,此时进攻必会自取其辱。就这样,北宋顺利完成了政权交接,北汉与辽国居然未敢趁火打劫,一直乖乖地在家待着。对此,赵二弟大为满意,下旨表彰慕容大哥,将自己担任的殿前都点检双手奉上,还给他加了同中书门下二品的使相头衔。注意这里不是读者大大们耳熟能详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称呼是为了避免慕容延钊父亲慕容章的名讳,历来都是臣民避皇帝的讳,如今皇帝照顾臣下父亲的名讳,这可是天大的恩惠,由不得慕容大哥不对赵二弟感恩戴德。不过,这也使慕容大哥成为新朝中央禁军最高统帅和权重一时的社稷之臣。

慕容大哥对赵二弟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就在当年四月,治潞州(今山西长治)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倚老卖老,觉得小字辈的赵二抢了自家的风头,遂仗着占据天险上党的地利之便起兵反宋,一时间搞得天下汹汹。不过,马上皇帝赵二弟可不是吓大的,他在五月初二这一天,诏令慕容大哥和治相州(今河南安阳)的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率兵从东路攻击前进,会同自己的铁哥儿们石守信、妹夫高怀德一起拍死这个老不死的李筠。

慕容延钊北出泽州高平县,与李筠的军队遭遇。故地重游的慕容大哥愉快地回忆起当年与柴荣、赵匡胤并肩杀敌的往事,不禁豪情万丈,下令向李筠的军队发起猛攻,当场斩杀3000多人,吓得叛军掉头就走。不久,赵二弟听说大哥获胜,也率军御驾亲征,与石守信会师,然后在泽州(今山西晋城)以南大败李筠主力30000人。李筠被迫退入泽州城中坚守。赵匡胤亲临前线督战,宋军气势如虹,一举攻入泽州,走投无路的李筠只得赴火自焚(五代武将的标准死法,算是武风盛行时代的一道壮烈风景)。叛乱平定之后,慕容延钊加官侍中,回驻澶州(今河南濮阳)。

第二年,赵二的权力稳固之后,就着手加强中央集权,试图将兵权牢牢抓在手中。为了不引起众将的反对,他先从慕容延钊做起,兄弟俩关起门来一番倾心交谈,慕容大哥明白了赵二弟的苦心,心甘情愿地交出了这个犯忌讳的殿前都点检(点检做天子)。赵二弟将此要职收归私有后,再也不肯授予他人,从此,大宋的禁军最高指挥权转由皇帝直辖。

在说服慕容大哥作出示范,并牢牢掌握禁军兵权后,赵匡胤这才正式上演了经典戏码""杯酒释兵权""。石守信等人听说武将之首的慕容大哥都交了权,自己还有啥好说的,都乖乖地交出兵权,回家纳福了。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