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日历刚翻到1435年没几天,明宣宗朱瞻基就驾崩于乾清宫,终年37岁。朱瞻基也算是英年早逝了。考虑周密的朱瞻基把后事安排的很妥当,他按照老祖宗朱元璋定下的嫡长子制,在遗嘱与遗诏中明确表示自己死后,大明皇位由太子朱祁镇继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皇位经历了武力争夺后发生改变。朱棣死的很蹊跷且没有留下遗诏,这导致在朱棣死后大明的局势一度暗潮涌动。朱高炽死后,赶回北京登基的朱瞻基要一路防备着暗杀,由此可见大明当时复杂的局势。朱祁镇的父辈们在登基前都经历了这样或那样的危险局面,按照祖宗们的惯例,年幼的朱祁镇也逃不过被竞争者狙击一次的命运。朱元璋的皇位是靠自己打下来的,这登基的困难级别自然是最高的。如果你耐心的往下排困难级别,那你会发现每位大明皇帝在登基前都要被来一下子,这算是一种登基魔咒而且这登基魔咒属实有点狠,最特么要命的是这魔咒居然破不了。这样的登基剧本,就算脑洞最天马行空的编剧也写不出来。你还别不信,小弟给你说说看。前文说到朱祁镇,那咱们就从朱祁镇往后说。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连人带椅子的被人抬上去江湖救急了,如果没有于谦,那朱祁钰可能就提前扮演了崇祯的角色。可以说朱祁钰在登基前的压力是最大的,搞不好就是大明的背锅侠。
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又把皇位给抢回来了,从皇上到俘虏到平安回京被囚禁再到复辟,这样的剧本,导演看了都要默默的点上一支烟。为什么?因为太离奇了,怕观众不买账。
朱见深是最倒霉的,本来自己是稳稳的太子,结果自己老爹非要出去浪一波,最后让自己亲叔叔把自己太子身份给换了。
朱佑樘能出生乃至顺利成长都堪称为一个奇迹。对了。朱佑樘的皇位一度差点被嘉靖他老子朱佑杬给替了。
朱厚照的登基看似是最顺利的,但实际上他在登基前也遭遇到了魔咒。历史上最著名的“郑旺妖言”案就发生在朱厚照登基之前,这个千古奇案没少折腾朱厚照。这个千古奇案小弟会在下篇文章或下下篇文章中着重精彩描述一番。
嘉靖就更不用说了,以藩王之身继统,就因为从哪个门进而跟杨廷和干了起来。
朱载垕也挺点背,当太子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严嵩专权的黑暗时期。正史记载,朱载垕也曾贿赂过严嵩,由此可见朱载垕当时的日子也不是太好过。
万历皇帝就不多说了,当时他还是个小屁孩,自然是任人摆布的角色。
朱常洛,堪称活的最像孙子的太子。
朱由校在正式登基前,明朝的三大案他全都参与或见证过。
崇祯帝当年还是藩王的时候,日子那叫一个穷。朱由校死后,崇祯帝去宫里继承大统时,他还得自己带饼,就怕吃别人的食物被毒死。由此可见崇祯帝在登基前活的挺难呐。
这些剧本所描写的内容是不是堪称神仙剧情?还没完呢。小弟要开始讲述朱祁镇的神仙剧情了。各位,精彩不容错过,擦亮你们的眼睛看仔细了。
朱瞻基的遗诏明确表示让朱祁镇接掌大明。但此时的宫里却传出了襄王朱瞻墡要即位的传言。这世间无风不起浪,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核心部分了。
为什么宫中开始出现这个流言?第一,在朱元璋设定的剧本里,大明皇帝是要大权独揽的,这需要大明皇帝要有很强的实际处理政务的能力。年仅9岁的朱祁镇显然不符合朱元璋的剧本设定。年幼的朱祁镇登基,大明势必要因年仅9岁的朱祁镇而对现有的体制进行变革。现有的体制是成熟的,但不适用于年幼的朱祁镇。如果进行政治变革,说不定大明会因此而产生政治动荡。
第二,朱祁镇的身份一直是个谜。很多史书都记载朱祁镇为宫女的孩子,他是被孙贵妃从生母宫女手中抢过来的。先不论这件事的真假,单是一个舆论压力就让人扛不住。
第三,襄王朱瞻墡是张太后最小的儿子(张太后是朱高炽的皇后,朱瞻基和朱瞻墡是正八经的亲兄弟)。这位朱瞻墡极受张太后和朱瞻基的宠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但朱瞻墡绝不是好吃懒做的废物,朱瞻墡有极强的能力,为人口碑也极好,他在大明极受当时的大明朝臣推崇。朱高炽当年突然暴毙,朱瞻基人还在南京,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朱瞻基的登基之旅是困难重重。但人在北京的朱瞻墡抬了自己亲哥一手,朱瞻墡抬的这一手对于朱瞻基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应张太后的旨意,朱瞻墡监国北京,朱瞻墡为自己亲哥铺平了登基的道路,可以说朱瞻墡把北京的那些刺儿全替朱瞻基拔除了。朱瞻基和朱瞻墡的关系极好,控制住北京局势的朱瞻墡在朱瞻基到京后,他极为爽快的把龙椅交给自己亲哥朱瞻基,由此可见两兄弟的关系是真的好。朱祁镇和朱祁钰事件没有提前上演。但凡朱瞻墡有点花花肠子,就算他坐不了龙椅也够他亲哥朱瞻基喝一壶的,夸张点来说也能扒朱瞻基一层皮。朱瞻基经常离开北京,替他主持政务的就是朱瞻墡,这既说明了兄弟间彼此信任也说明了朱瞻墡是有极强能力的。在替朱瞻基多次主持大局中,朱瞻墡积累了很多的政治声望。朱瞻基死时,朱瞻墡正值壮年且有极好的口碑,极高的声望以及丰富的治国经验,这让不少人都开始倒向朱瞻墡。这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朱瞻墡也是嫡子,兄终弟及在伦理与礼制方面是说得过去的。况且朱祁镇当时年幼,兄终弟及的呼声在不知不觉中窜了起来且愈演愈烈。从朱瞻基驾崩到朱祁镇即位,这中间有七个月的空白期也就是说龙椅在这七个月的时间里是没有归属的,这就给一切增加了变数。很多史书都记载张太后想让朱瞻墡即位,这七个月的空白期就是张太后故意为之的,也是张太后为朱瞻墡运营的一段时期。朱瞻墡本人是什么态度,历史没有明确记载。
关于朱瞻墡的流言传出后,一大批忠于朱瞻基的大臣是坚决支持年幼的朱祁镇,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于谦。朱瞻基和于谦的关系,铁到我们难以想象。于谦在当时嗅出了一丝不妙的味道,于谦反应灵敏的提出亲王没有金符是不能得到宫里的召见,就算持金符入宫也要仔细辨认一番。于谦其实是玩了一个障眼法,他的本意是在自己这个意见传出后,那些在京的亲王能自觉接受检查,看金符是否还在。设计那么多情节,于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朱瞻墡。于谦最怕的就是朱瞻墡拿着金符在外面暗中操作。于谦这个提议得到朱瞻基系人马的鼎力支持,于谦他们开始命印绶,尚宝等内官检查在京诸王的金符。检查了一圈,唯独朱瞻墡的金符没了,于谦等人顿时疑心大起。他们不敢盘问朱瞻墡本人,也不敢盘问朱瞻墡府里的人。最后于谦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朱瞻墡府里一位刚退休的老人,这位老人说朱瞻墡的金符在朱瞻基驾崩时就已经被张太后拿走了。于谦等人先是一愣后是感觉大事不妙,一楞是因为他们没想到朱瞻墡的金符在朱瞻基刚驾崩时就被取走了,看样子张太后是早就有朱瞻基死后立朱瞻墡为皇帝的打算。感觉大事不妙是因为他们怕张太后拿着朱瞻墡的金符进行一些暗中的运作。于谦他们最后采用了一个最笨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去求张太后,通过晓以大义,申明厉害关系等方式来避免张太后最后做出不明智的选择。不知道张太后最后是慑于压力还是出于大局考虑,她最后把朱瞻墡的金符交了出来。令于谦他们意外的是张太后在交出金符时还吐露出一个隐秘,那就是张太后认为一个国家要有长君,出于社稷考虑,她的确想立朱瞻墡为皇帝。张太后也因此和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讨论过这件事。但因三杨最后意见不同,立朱瞻墡为皇帝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了。这里面透露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讯息,那就是三杨中有人是支持立朱瞻墡为皇帝的,这也是让于谦等人意外的原因所在。三杨中究竟是谁支持朱瞻墡,史书没有记载,这也成为了一个悬案。但根据三杨的各自人物性格特点,小弟大胆猜测这个人有可能是杨荣。史书还记载,去拿金符的人按照张太后所说的地方把藏起来的金符取了出来。事后,这个人托人告诉于谦等人说“襄王的金符在张太后处已积尘埋没寸余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这句话毫无疑问的展示了张太后内心的复杂与挣扎,把朱瞻墡的金符拿过来,但却一直没使用,这说明张太后一直没彻底下定决心。如果张太后彻底下定决心,凭借她的宫廷影响力再加上朱瞻墡的金符,威望,势力,名声,嫡长子身份等。张太后可以强行立朱瞻墡为皇帝,她可以拿着朱瞻墡的金符暗中去运作,但事实却是张太后一直没有使用朱瞻墡的金符。
张太后的确想立自己儿子朱瞻墡当皇帝,但张太后也有她自己的顾忌,这些顾忌让张太后在朱瞻墡和朱祁镇之间来回摇摆不定。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亲孙子,这让张太后难以做出最后的决定。这种复杂和挣扎,我们外人根本体会不到,也无法用文字表现出。出于情感上来讲,张太后显然与自己的儿子更为亲近。虽然朱祁镇是张太后的孙子,但朱祁镇当时只有9岁,朱祁镇陪伴张太后的时间是有限的。出于国事考虑,正值壮年且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朱瞻墡明显比年幼的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如果从另一个层面来考虑,那一切都不一样了。如果张太后立朱瞻墡为皇帝,那张太后势必让朱瞻基死不瞑目。一个母亲哪会残忍到让刚死的儿子死不瞑目。朱瞻基的遗命和遗诏都是让朱祁镇即位,可以说这是朱瞻基死前的最后执念,张太后不可能残忍的剥夺自己亲儿子这最后的一丝执念。伤害一个儿子去成全另一个儿子,这对于生性慈祥的张太后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光有立朱瞻墡的想法就已经让张太后如此挣扎,如果让她付诸于行动,想必会更难,所以朱瞻墡的金符张太后一直没使用。也正因为内心挣扎,张太后才与三杨讨论了关于朱瞻墡的问题。想立朱瞻墡为皇帝,按理说三杨意见不一致是个重大突破口,如果张太后利用好,立朱瞻墡也不是不可能,但张太后没有执着下去而是轻易的放弃了,这就更凸显了张太后的内心挣扎。咱们可以想象这么一幅画面,在深夜,张太后看着朱瞻基的遗诏,再看看朱瞻墡的画像,一位母亲会作何感想?立朱瞻墡是理性战胜了感性,如果这么做张太后最后会失去孙子。如果按照遗诏推朱祁镇上位那就是感性战胜了理性,如果因年幼的朱祁镇而让大明产生了政治动荡,那身为朱元璋孙媳妇,朱棣儿媳妇的张太后会认为自己是大明的罪人,同时她又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朱瞻墡。
于谦冤死后,朱祁镇在后期是悔恨不已。不单因为于谦是大明的大功臣大忠臣,最大的反省原因就是没良心的朱祁镇总算想起了在自己9岁时,于谦为了自己登基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没有于谦,朱祁镇或许当不上皇帝。如果没有于谦等人去要金符,保不准张太后哪天想开了就狠下心立朱瞻墡了。只要金符在张太后手里一天,那变数就一直存在,结局就一直是个未知数。于谦人生当中抬了朱祁镇两手,这两手对于朱祁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结果朱祁镇猪油蒙了眼冤杀了于谦,朱祁镇属实不讲究。关于朱瞻墡金符的记载来源于明人陆容编撰的《菽园杂记》。
《明史》是怎么记载金符这段内容的?《明史》记载张太后取金符入内携朱祁镇召阁臣泣曰:此新天子也。阁臣伏谒呼“万岁”,群臣随之,浮意乃息。《明史》的这段记载表达了什么?张太后拿着朱瞻墡的金符当着群臣的面哭泣说“此新天子也”,这表达她彻底放弃了立朱瞻墡的想法,也表达了张太后心中的激烈挣扎。但小弟想说的是《明史》的这段记载极有可能是虚构的。小弟不是什么大神,当然没权利评价《明史》,但《明史》的这段记载极有可能是虚构的,因为小弟更相信《菽园杂记》的记载。《明史》整体是不错的,但细微部分有许多不实,夸张,虚构之处。《明史》的这一缺点已经被各路史学家大神们所承认。光吴涵教授一个人就已经找出《明史》中好几处记载不实或不准确的内容。清人编的《明史》要仔细看,擦亮眼睛的看,要不然很容易就被带到坑里去。
小弟为什么相信《菽园杂记》?第一,因为《菽园杂记》这本书是关于明代朝野掌故的史料笔记,《菽园杂记》的很多记载都可以与正史相参证甚至可以补充正史没有记载到的内容。《菽园杂记》是历朝历代学者们研究明史的必备材料。明朝时期可没有清人编撰的《明史》,那明朝人拿什么当参考资料?《菽园杂记》,《弇山堂别集》,《酌中志》等著名书籍就是明人研究明史的最重要参考材料。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们如此重视这些书籍所记载的内容,我们就该知道谁是正牌货了。
第二,《菽园杂记》的作者是陆容编撰的。陆容为何许人也?陆容是成化二年的进士,他曾当过南京主事,兵部职方郎中,浙江右参政。他与张泰,陆釴三人齐名,三人被历史称为“娄东三凤”。陆容是官场中人且是进士出身,他的记载肯定比几百年后的《明史》更详细与真实。那些编写《明史》的清人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编撰肯定要借鉴《菽园杂记》,《弇山堂别集》,《酌中志》,《明实录》等著名书籍,在借鉴的同时还要加上一些杜撰与想象。小弟说一句掏心窝子话,历史都是现任写前任的,但没有清朝这么过分的。《元史》是明人宋濂,王祎等人编写的。不管人们怎么批评《元史》,但宋濂,王祎等人好歹是元末的人甚至还是元朝的官,人家最起码经历了元朝的统治,说的在直白点,宋濂,王祎等人亲眼见证了元朝的王朝倾塌,他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他们的视角都是第一视角。这么一群当事人联合写出的《元史》肯定有说服力。《明史》呢?哎。不说也罢。说多了容易被人喷。
历史都是胜利者来书写的,小弟承认这句话,但前提是你不能太过分了。看完《菽园杂记》,《弇山堂别集》等著名书籍后,你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研究明史还得看明朝人自己写的书籍。虽然明朝人自己写的书籍也有遮掩与不实的地方,但那毕竟是少数的。就像朱厚照与蒙古小王子那一场大战的记载。结果只死了那么几个人,谁特么信啊。这不糊弄鬼嘛!虽然官方写的很不厚道,但明朝的不少民间大神已经为朱厚照平反了。我们看明人自己写的书,只要看的多,我们就能看到很多真实的地方。
就拿《菽园杂记》来说,小弟是肯定相信陆容的记载。陆容的官职在当时的大明算是中流砥柱而且陆容还是进士出身,他的人脉肯定广,他知道的内情是清朝人无法想象的。陆容记载说朱瞻墡的金符早就被张太后交出去了,而《明史》又来了一段张太后持金符哭泣的戏码,小弟真是无语了。网友们,小弟就问你们一句话,你们是信明朝当代人写的书籍还是信几百年后清朝人通过借鉴写出来的书籍?朱祁镇是朱瞻基遗诏里钦点的皇位继承人,自己孙子作为法定继承人登基,张太后哭什么?就算想哭,张太后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哭的。清人真是太小看张太后了,人家张太后也是跟着朱高炽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家张太后什么大场面没见过而且人家还是曾经的皇后,张太后会在公开场合丢皇家的脸?皇后都是母仪天下的,如果张太后真的在公开场合哭,那朱棣挑选儿媳妇的眼光也属实太次了。你要说张太后自己在宫殿里一个人偷摸哭,小弟还能相信。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泪崩,小弟只能说《明史》的清朝编纂们,你们有点过分了呀。小弟还想批评《明史》的清朝编纂们一句,你们描写张太后持金符对阁臣哭泣说“此新天子也”是想渲染张太后的心理挣扎,但拜托你们能不能通过心理活动来渲染,非要选个最不靠谱的方式来渲染嘛!手拿朱瞻墡的金符来主持朱祁镇的登基仪式,这特么可能嘛!除非有人抬杠说张太后就是找喷的。张太后是一位经历过惨烈政治斗争的大人物,她哪能如一位毫无见识的村妇一般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网友们,看《明史》之前先读一读《弇山堂别集》等著名书籍。咱们学史是为了丰富自己,如果让书籍给咱们糊弄了,那就太可悲了。
总结一下吧。大明皇帝的登基魔咒属实有点厉害,连9岁的年幼孩子都逃不过。说句良心话,朱瞻墡很够意思了。如果他不顾念与朱瞻基的兄弟之情,那朱祁镇也不可能以和平的方式登基。怎么说呢。朱瞻墡给小弟的感觉就是很佛性。有机会当皇帝,那我就试一试,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得到算捡着了,得不到也不伤心。如果大明全是这样兄友弟恭的兄弟,那大明说不定还能多撑几年。对了,被张献忠害死的那位襄王就是朱瞻墡的后人。
为什么说朱瞻墡这个人很佛性!土木之变后,大明不少朝臣开始正八经儿的支持朱瞻墡当皇帝来主持大局,但朱瞻墡死活不肯即位,他最后把登基的机会让给了自己另一位侄子,这个人就是朱祁钰。论能力,朱瞻墡肯定比这些侄子们强太多;论大场面,朱瞻墡肯定要比侄子们见的多的多。朱瞻墡肯定有能力守住北京。为什么?朱瞻基喜欢于谦是公开的秘密,巧了,朱瞻墡也极为欣赏于谦。后续的事小弟就不多说了,提到于谦,大家都懂的。于谦这两个字在历史中就如定海神针一般厚重,让人感到莫名心安。于谦真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的魅力是历史独一份。
关键词: 甚至可以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济南肝病名医闫玉萍主任—济南治肝病好专家闫玉萍教授—济南肝病闫玉萍教授坐诊地点?对于饱受肝病折磨的患者来说,选择一家正规专业的医院,
2023-03-04 18:13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山东独特的人文气质,也沉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每一座城市都蕴藏着
2023-03-04 17:55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毕胜济南报道记者从中国天气网上获悉,济南3月4日最高气温达到22℃,市民出行已有了初夏的感觉。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玉
2023-03-04 17:44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4日讯202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与代表委员们一同来到北京的还有精挑细选的山东好品,琉璃、陶瓷、鲁班锁……这些精巧的展品
2023-03-04 18:01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日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即将开幕。踏着春天的脚步,在这万物复苏拔节的三月里,住鲁全国人大代表们启程赴京,
2023-03-04 17:45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4日讯齐鲁大地,有看不尽的好山好水,有尝不够的好物好品,饱浸着山东人的真情。“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已经成为一张闪亮
2023-03-04 17:53
医保是很多人都会去购买的保障,而在小地方比较流行的新农合,其实买什么都可以,都是对自己的医疗一种保障。那么,为什么医院越大报销比例越
2023-03-04 17:05
五一劳动节是比较长的一个假期,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个假日,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结婚。结婚一般需要挑选合适的黄道吉日,根据日历上的黄历显示
2023-03-04 16:48
五一劳动节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节日,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放假休息,很多人都会想着办大事,比如搬家。但是根据今年五一的黄历来看,五一
2023-03-04 16:57
入职体检是对一个人的健康评估,是不能找人代替的,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要对公司互相尊重信任,入职体检并不是什么大事,放平心态,根据
2023-03-04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