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太子朱标跳河时,侍卫已经赶紧去救,朱元璋却为何还要处死侍卫?

时间:2023-02-26 18:03:0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毛毛娜

"哗"的一声响起,仿佛是一块巨石投入了湖中。而在水中扑扑腾腾的是个什么东西?仔细一看是个衣冠华贵的青年男子。周围站立的侍卫都惊了,连忙脱了衣服,冲到河中去救这个男子。

这个跳河的青年男子叫做朱标,是朱元璋的爱子,也是大明朝的储君。


(相关资料图)

strong太子为什么跳河?/strong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殿下为何会跳河呢?难道是手中的权力还不够吗?当然不是。跳河的背后藏着他和自己的父皇朱元璋难以调节的矛盾。

朱标是马皇后所生,马皇后和朱元璋本来就感情甚笃,朱标又是朱元璋的嫡子。朱元璋当然十分认真地栽培自己的孩子,想让他在未来担起一国的责任。于是从小,他就为自己的孩子聘请名师教导,并且自己也将他带在身边教授为君之道。

父子两人的矛盾就在这里有了苗头了。父亲为孩子聘请了一位名师,浙东名儒--宋濂。所谓浙东名儒,这位先生传授的大多知识都是仁爱宽容得民心的儒家教化之道,本性善良的皇太子朱标,也就被培养成了性情温厚的仁慈之人。

而再来看看他的父亲--乞丐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可是从社会底层一步步爬到权力顶峰的,深知创业艰辛,筚路蓝缕。上位之后也严刑峻法,手段残忍地将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这时的父子二人,政见不同主张不一,这就产生了矛盾。我们回看历史上,父子政见不一而产生矛盾的例子,比如汉武帝刘彻和他的孩子刘据,他们最后的结局不就是刘据不满汉武帝的主张,起兵反对皇帝,最后丢了性命吗?

幸好,朱元璋对孩子还是抱有期待的,两人政见不同,那就是老师教导不周,这个锅老师来背。正好宋濂老师陷入了胡惟庸案中,此时不杀更待何时呀?

不过朱元璋把事情想得太好了,在胡惟庸案中,已经杀了够多的人,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逝去,看着这血流成河的景象,儿子朱标不忍了。心中本就郁闷的他听到自己的老师也将受到牵连,午夜梦回时分,内心更加愧疚。

就在又是惆怅的一天,朱标站在桥上,"唉,"他连声哀叹,"尊师重道,我却救不了师父。"心中太过伤怀,他便想用跳河结束这一切。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strong苦命的"吃瓜群众"/strong

"太子落水了,快救太子。"宫中的侍卫都吓住了,他们没有看错,是太子自己主动落水的。"太子要是在我们眼皮底下落水,我们小命不保呀。"大家心里都是这样的想法,连忙脱下笨重的衣服,跳入河中救那尊贵的人。

太子被救了,朱元璋也被吓到了,于是太子的示威也有了成效。面对自己的孩子豁出性命也要保护的人,朱元璋决定放他一马,担心这个蠢孩子又不知道会闹哪样。

后来,宋濂被流放茂州,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度过余生,他没有被皇帝杀害,只是一场风寒要了这位老人的命。

朱元璋对待儿子和宋濂,算得上是仁慈了。但其实在朱标被救出后不久,他抛出这样一句可笑的话:"太子溺,侯汝等解衣而救之乎?"太子落水了,为什么你们还要等到脱了衣服才去救他?于是这位严厉的帝王下了旨意处死了当时场脱了衣服才去救人的侍卫。

其实朱元璋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当然不是了。朱元璋想的是自己儿子和自己闹脾气,你们这些外人知道了可还得了?天下掌权者和未来掌权者不和,说不定就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威胁朱家天下。

为了消息不流传出去,减少动摇朱家天下的隐患,这些精壮的侍卫变成了刀下亡魂。

最后要强调一下,朱元璋这次杀侍卫的说法,是民间传说版,目前没有明确的正史资料记载。

strong思考感叹/strong

侍卫们尽力了,他们有什么错吗?当然没错,他们尽了一个侍卫的本分,可依旧失去了生命,他们只是为了维护皇家尊严、安全的一些小小工具。而作为权力巅峰的朱元璋,做出此举也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朱元璋是成功的帝王,也是一位疼爱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威胁下满足了他,父亲的慈爱溢于言表。孩子呢?朱标也的确仁慈善良,敦厚温文,可他对父亲残忍呀。与父亲政见不一,还懂得威胁父亲。

如果我们不去看皇家权力的交锋,放在现代,朱元璋就是不懂孩子的父亲,而朱标就是叛逆时期的孩子,那些死去的侍卫,也只是不小心受到牵连的吃瓜群众。可是古代就是古代,皇家就是天下。底层的性命,比草还轻贱。

参考资料:朱标为救老师宋濂跳河,侍卫脱了衣服救人,朱元璋为何却杀了侍卫--湘西小木鱼

太子朱标跳河,侍卫奋不顾身去救,为何事后却被朱元璋全部杀掉?--剧透历史

关键词: 胡惟庸案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