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为何王朗说的句句在理,最后还是输了?

时间:2023-02-26 12:02:0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嘴乃是出了名的厉害,当年曹操挥军南下,打算一举平定江东,顺便剿灭苟延残喘的刘备,把混乱的天下推向大一统。于是,为了两家的利益,诸葛亮只身来到东吴,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孙刘联盟",把曹操打了个落花流水。可以说,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优势,就像诸葛亮与王朗的"骂战"一样。

据书中所载,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大都督曹真领命出战,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叫王朗的老先生。当时,王朗已经76岁高龄,他是东汉末年举世敬仰的大才子,不但盛名在外,还有一定的话语权,若论辈分的话,诸葛亮比他低了不止一等。不过,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却没有什么前辈、后辈之分,虽说王朗算得上是"德高望重",但诸葛亮却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敢"舌战群儒"的男人。

不过,无论大战小战,"先礼后兵"的规矩却是少不了的,诸葛亮自然是蜀汉的"骂将",而曹魏一方,自然是王朗出战了。实际上,这场"骂战"是由王朗发起的,由此可见,他是有备而来。反观诸葛亮,他完全是随机应变,他没想到王朗竟会搞这一手,若是落了下风,不但会影响士气,甚至还会左右战局,所以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

一上来,王朗就摆出了论点:盖天地有变,神器易更,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汉世数尽……法唐尧禅位虞舜之道,以治天下,岂非天心人意?王朗的意思很简单,汉朝之所以会灭亡,乃是气数已尽,曹魏将取而代之乃是天命所归,逆天行事只会自取灭亡。再说了,凭啥这天下是姓"刘"的?想当初,刘邦不也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么?若是这么论的话,下一个也可以姓曹。

不过,诸葛亮是何人?他很快便发现王朗这段话存在诸多漏洞。首先,汉室并不是"气数已尽",而是有人犯上作乱:十常侍作乱于宫中;黄巾贼扰乱于边内;董卓、傕、汜,相继而起。诸葛亮仅有2句话便驳倒了王朗的第一个论点,之后,他又顺着这个论点,把背叛汉室的恶人,延伸到了王朗身上: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致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诸葛亮认为,汉室的倾覆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就在天下大乱之时,朝中的大臣居然毫无作为,他们除了会出些馊主意,或者抱头痛哭之外,几乎没什么别的本事了,非但不能剿灭乱党,也不能匡扶社稷,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要知道,当时的王朗正好是汉朝大臣,诸葛亮此言,也是在暗讽他毫无建树。最后,诸葛亮放了一波大招,他说王朗享受了一辈子汉室的俸禄,却反过来投降曹魏,对付汉室宗亲,实在是人神共愤,如此无父无君之人,留在世上何用?

就这样,当上了年纪的王朗被诸葛亮驳倒之后,当即便从马上栽倒,很快就一命呜呼了。实际上,王朗输就输在他的身份敏感,以及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他本以为自己的一番准备会打乱诸葛亮的阵脚,但没成想,年轻人不讲武德,诸葛亮三言两语就把他骂个半死,使他无言回嘴,最终落得个被活活气死的结局。

关键词: 随机应变 气数已尽 犯上作乱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