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虽然是孔子的第六十三世孙,但孔贞运并不适合担任内阁首辅 环球热门

时间:2023-02-25 13:55:5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张至发担任首辅后,延续了温体仁的溜须拍马和欺上瞒下,终于遭致了朝臣的纷纷弹劾。特别是,受到"田惟嘉案"和"黄应恩案"的牵连,崇祯已经下定决心更换首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体面的离开,张至发开始上疏请辞,其中列举了三条辞职理由。结果,崇祯都没有对他进行慰留,很快就以"回籍调理"为由批准了他的辞呈。

那么,问题来了,张至发在辞呈中的理由有三条,可没有提到过自己患病啊。显然,崇祯皇帝已经对他失望至极,借此故意羞辱他。

这件事,在当时还被传为了笑谈,官场纷纷讥讽张至发是"奉旨患病"才退休的。据《明史·张至发传》记载:

至发乃具疏,自谓当去者三,而未尝引疾。忽得旨回籍调理,时人传笑,以为遵旨患病云。

张至发离开内阁后,接替他出任首辅的是孔贞运。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明王朝的第六十位内阁首辅。

孔贞运(1574年--1644年),字开仲,号玉横,安徽建德(今安徽省东至县)人。他的祖籍在山东曲阜,是孔子孔圣人的第六十三代孙, 个人诗词书法俱佳,可惜政治能力欠缺。虽然官至内阁首辅,但与其说他是一名政治家,还不如说他是一名文学家来得更加准确些。

1574年,孔贞运出生于孔家这样的天下第一书香门第,自然接受到了最正统和最严格的封建教育。而作为孔子的直系后代,孔贞运也不负众望,自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分,而且本人也刻苦好学。

不过,正当所有人都认为孔贞运会一路兵不血刃通过进阶考试时,他却每每都名落孙山。甚至于,就连孔贞运自己都开始怀疑,科举之路还是否要继续坚持下去。

到了1612年,都已经年届四十岁的孔贞运才终于通过了当地的乡试,在成为举人的同时,他也终于获得了参加会试的机会。

又过了七年,已经四十五岁的孔贞运才终于考取了进士的身份。之后,他在已未科的殿试中取得一甲第二名的成绩,成为了"榜眼"。这个成绩,比起我们普通人来说依然足以耀眼,毕竟明朝科举考试极难,能成为进士实属不易。但是,比起之前在"大明首辅系列"中出现过的绝大部分首辅而言,无疑逊色不少。

此后,孔贞运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之职,开始在此熬资历和等位子。好在,他的出生的确太显赫了,刚开始排队就获得了参与纂修《神宗实录》的机会。结果,《神宗实录》刚开始修订,《光宗实录》也开始了,因为朱常洛当了二十八天皇帝就嗑药致死了。

凭借这两次连续参与修订实录之功,孔贞运很快崭露头角,为更多人所关注。1625年,他担任了当年会试的考官,这对于刚入翰林院没几年的生瓜蛋子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朱由校不理朝政,朝局被魏忠贤所把持,阉党势力已经逐渐击败了东林党的势力,到了气势熏天的地步。而对一心沉浸于学业的孔贞运而言,无论是东林党得势,还是阉党得势,他都选择"不粘锅",不选边。

对于孔贞运这样的异类,无论是东林党亦或阉党都不愿意过多搭理。反正,若想得到重用不可能,若要担任一些虚职嘛,随你便。就这样,孔贞运升任为左春坊左谕德。

1628年,一代优秀的木匠朱由校终于稀里糊涂的死掉了。死后无嗣的明熹宗,他的江山只得由其弟信王朱由检继承,也就是后世著名的那位崇祯皇帝。

在崇祯即位后,他立即开始重用东林党人,开始雷厉风行的对魏忠贤及其阉党势力展开清算,但凡与阉党勾结或往来的朝臣,但凡疑似与阉党勾结或往来的朝臣,通通都问罪下狱。这件事,成为崇祯皇帝平生干得第一件大事,也是唯一干成的一件大事。

具体到孔贞运,他不属于东林党,自然也不被东林党人所喜欢。可是,他又实在和阉党牵扯不上关系,而且还是孔子孔圣人的直系后代。因此,对于这种无害一般存在之人,东林党还是授予了他虚职,继续在国子监中担任祭酒,从事他们孔家的老本行教育工作。

1629年,听闻孔贞运的学识渊博,而且授课精彩,崇祯皇帝还御驾亲临国子监专门听取孔贞运讲授《书经》和《皇明祖训》。

此事,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远在唐贞观年间,祭酒孔颖就曾经向太宗李世民讲授《孝经》。一千年后的崇祯朝时,同样担任祭酒的孔贞运再次为当朝天子授课,再现了儒学的盛世。据《明史·孔贞亮传》记载:

二年正月,帝临雍,贞运进讲《书经》。唐贞观时,祭酒孔颖达讲《孝经》,有释奠颂。孔氏子孙以国师进讲,至贞运乃再见。

1644年,随着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帝在前殿召集群臣,结果无人奉旨前来。崇祯绝望地走向煤山,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了自己,衣服里面用血写有一道遗诏。据《明史》记载:

朕自登基十七载,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已经退休在家闲居的孔贞运,听闻"甲申国变"的消息,竟开始痛哭不已,一再重复"主上圣明,诸臣误国"。之后,他竟然绝食数日并在家中悲恸过世,享年六十九岁。

流亡的南明小朝廷闻讯,还特旨赐谥号"文忠"。乡人为了纪念这位生得豪横,死得也豪横的首辅,特意建了孔氏宗祠,门口一副对联--"圣人之后,帝者之师。"

1630年,孔贞运辞官归乡为父丁忧守制。在守孝期满后,他被朝廷重新起用,担任了南直隶礼部侍郎一职。虽然官位获得了升迁,但南直隶毕竟远离大明权力的中心北京,远离崇祯皇帝。

对此,孔贞运并没有丝毫的泄气或者不满,仍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任职期间,孔贞运对于弥漫于江南各地的奢靡之风非常反感,对于弥漫于文坛的风花雪月也非常反感。正是在他的大力整饬下,才逐渐扭转了南直隶的文风和政风,使其更加的求真务实。

1634年,孔贞运调任了吏部左侍郎,重新返回了北京任职。这段期间,崇祯皇帝更换内阁大臣已经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阁臣像走马灯似的频频更替,而孔贞运也被授予了礼部尚书之职,成为朝廷六部的正职。

两年后,崇祯再一次更新内阁班子,孔贞运被授予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获准入阁参预机务。当时,担任首辅的是温体仁,此人一贯溜须拍马但却深得崇祯信任,成为崇祯朝在任时间最久的首辅。

按照常理,已经六十二岁的孔贞运入阁已经偏老了。而明朝是一个严格按资排辈的朝代,尤其在内阁中更是如此,谁先入阁谁为尊。要是同年入阁的,那就谁先进入翰林院谁为尊。显然,孔贞亮应该与首辅无缘了,除非奇迹出现。

结果,崇祯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皇帝,他更换阁臣就像换件衣服这么随便。排在孔贞运之前的阁臣们,有的被骂走,有的被逼走,有的被吓走。反正,孔贞运进入内阁还什么正事都没干呢,排名就蹭蹭地前移。

首辅温体仁被罢职后,张至发成为了大明的继任首辅。不可否认,张至发在处理具体政务方面,还算是有点儿手段,但在其他方面甚至还不如温体仁,搞得朝廷混乱不堪,对内对外皆无建树。

面对崇祯的失望和群臣的弹劾,张至发只得不情不愿地递交了辞呈,主动离开了内阁归乡养病去了。就这样,入阁还不满两年的孔贞运,就成为了新一任首辅,这样的升迁速度,只能出现在崇祯时期。

担任首辅之初,崇祯对孔贞运的确宠信有加,寄予厚望。一来,孔贞运是孔子的第六十三世孙,名气大;二来,孔贞运长期在国子监和礼部任职,学问好;三来,孔贞运和东林党或阉党之间都没有勾联,无朋党。

可惜时日不长,崇祯很快就发现孔贞运这个首辅,只适合于纸上谈兵,具体的实务能力并不高明。也就是说,孔贞运只适合坐而论道,只适合担任幕僚,而不适合管理朝政和运营内阁。尤其是,在如今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内阁更需要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阁揆。

于是,崇祯帝借着郭景昌上疏弹劾孔贞运的契机,很快就将他罢职了。从继任首辅上台到离任首辅下课,孔贞运前后还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据《明史·孔贞运传》记载:

适新御史郭景昌等谒贞运于朝房,贞运言所下诸卷,说多难行。景昌与辩,退即上疏劾之。帝虽夺景昌俸,贞运卒引归。

关键词: 内阁首辅 溜须拍马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