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观察:秦末汉初名士,打得刘邦无力还手,怼得汉文帝无话可说

时间:2023-02-23 15:57:3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不鬼先生

刘邦和他的儿子汉文帝都是九五至尊,贵为皇帝,虽然不能真正地随心所欲,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别人拿捏的。

但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把刘邦和汉文帝这父子两皇帝都拿捏得死死的,让他们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人从秦朝末年开始跟着项羽打江山,项羽死后,他熬死了刘邦,又熬死了惠帝,一直活到汉文帝时期,他叫做季布。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季布就已经是个声名远播、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季布的出名主要是因为他注重承诺,注重到什么地步呢?

因为太重承诺,当时的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就有了"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流传了千年。

季布是个胆子比较大的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楚汉争霸的时候,他曾经把刘邦打得屁滚尿流,险些丧了命,以至于项羽一死,刘邦就下令全国悬赏季布。

在刘邦看来,项羽死了,这个天下就是他的了,杀一个敌军将领,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然而事实却没有他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季布是个忠臣良将,而且声名远播,如果杀了季布,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最简单的一点:项羽死了,刘邦要屠杀项羽旧臣,不给他们活路,项羽的旧将拼死抵抗,战争就会被延续,天下太平的到来就会被推迟。

而且,项羽刚死,刘邦也不希望无端又冒出更多的竞争对手出来,他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对他忠诚。

所以,他需要推广"忠君"的理念,而季布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代言效果。

首先,季布是个名人;其次,他因为忠于项羽,差点把刘邦杀了。

刘邦如果能够不计前嫌释放他,再表扬他一番,给他个官当,那就可以给天下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就是名人效应。

为了国家大计,刘邦只好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咽下去。

汉文帝时期,季布已经是河东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一省之长。

因为季布的政绩做得不错,汉文帝就想把他调到中央,担任御史大夫。

可是,刚下完诏书,就有人进献谗言,说季布这不好,那里不好,听得汉文帝心里直发毛,心里不由得犹豫了起来。

一纸诏书下去,季布很快就来到了长安。可是,来到长安后,他却被汉文帝晾在了驿馆整整一个月。

被晾了一个月,按照季布的性子,不发泄一番,那是不行的。

于是,他直接来宫里找汉文帝,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说:"臣在河东做得好好的,陛下却突然召见微臣,微臣猜测估计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说了臣什么。如今,臣来到长安整整一个月了,陛下不召见我,就要让我回去,这肯定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诋毁微臣。"

短短两句话让汉文帝颜面全无,接着他有烧了一把火:"陛下听人夸我,就召见我;听人损我,就让我走人。臣很担心陛下这样做,会让那些天下聪明人一下子就猜出陛下心里在想什么,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一个皇帝被臣子当面讽刺,偏偏这件事是汉文帝理亏在先,季布只是据理直言。

话里话外虽然透漏出一股浓浓的讽刺之风,汉文帝也拿他没办法。

汉文帝只好找了一个拙劣的借口:"河东郡是肱骨之郡,所以才召你会京聊聊。"既然如此,干嘛还把人晾了一个月,逼得人家自己来找你呢?

季布能够把刘邦和汉文帝拿捏得那么准,让他们对他无可奈何,原因很简单。

季布是个聪明人,第一次是提醒刘邦治国之道,第二次是向汉文帝提出为君之道。

对于封建王朝的皇帝来说,最应该考虑的无非就是这两种。至于其他的御下之道、治军之道等等其实也就是这两者的延伸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关键词: 声名远播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