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匈奴一度碾压汉朝,为什么没能成为延续千年的东方强国? 今日关注

时间:2023-02-22 20:47:4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就在中原地区统一后不久,北方的匈奴帝国也统一并且崛起了。中原相继出现秦汉帝国,相继出现了秦始皇,刘邦,项羽等帝王,且在战国末期,秦汉交际之时,华夏大地出现了不少人才。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即使是中原战乱频繁,北边的游牧民族也根本不放在眼里,对华夏来说那些不过都是一些没开化的蛮夷罢了。

匈奴的崛起,不世出的天才领导者冒顿单于

在中原人才辈出的时候,匈奴也出现了不世出的领导者,那就是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弑父自立,大破东胡,驱逐月氏,吞并楼烦等部落,收复被蒙恬夺取的匈奴领地。其雄才大略对于匈奴来说,不亚于秦始皇之于中原。冒顿单于本来是匈奴送去月氏的人质,可见当时游牧民族的霸主应该是月氏,匈奴只能算是小弟。但是冒顿上位以后,使匈奴帝国空前强大。


(资料图)

有人说匈奴的崛起是生不逢时的,因为恰好撞见了秦汉帝国。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完全对的,两个东方大帝国同时出现或许不是巧合。但是要说生不逢时的应该是大汉朝了。经历过几百年的战乱,中原地区刚刚统一,但是天下百姓并没有得到休养生息,于是秦末农民起义,狼烟四起。秦王朝灭亡后,大汉朝并不是顺顺利利的进行政权交接的,楚汉相争又打了些年。到刘邦终于坐上了皇帝的时候,中原地区已经是伤痕累累。汉初是一个虚弱匮乏的时代,而这时汉朝内部还有很多矛盾尚未理顺,很多组织架构急待调整。

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的匈奴已经不给你时间去喘气了。冒顿单于与刘邦进行了一次领导人之间的直接会战,白登之围。汉军主力北上本来是为了平乱而已,结果两大帝国统治者却在平城白登山进行了一场正面战争。不幸的是,刘邦被围了七天,最后是以屈辱的条件求和。

白登之围给予了年轻的汉帝国的自尊心以沉重的创伤。这还只是军事上的耻辱,冒顿甚至还写国书给吕雉,说自己死了老婆,吕雉死了丈夫,不妨两人干脆结婚算了。这对于汉帝国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然而极度愤怒的汉王朝也只能委曲求全,因为匈奴太过强大,汉帝国只能近似卑躬屈膝的态度,然后还要求匈奴高抬贵手。

这两桩国耻足以说明在当时的东方,两大帝国并存的时候,匈奴是占尽上风,处于绝对优势的。然而最终存活下来的却是华夏子孙,而匈奴最终被驱逐,直至被历史遗忘。强大的匈奴缘何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不能继续壮大,继续发展,进而成为一个延续千年的东方强国呢?

草原帝国只是一个野蛮的强盗

匈奴击败月氏,称霸草原,已经成为一个雄霸东亚和中亚的草原帝国。其国境东至辽河,西部则囊括今天的中亚五大国部分。为了控制西域小国,匈奴还专门派驻了僮仆都尉。从这个官名来看,可见匈奴的狂妄骄横,把这些西域国家全部视为奴仆。

在白登之围之后,汉朝也服软了,严格遵守和约,送上宗女,按时缴纳岁币。总之汉王朝就是要换取和平,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而匈奴看待汉王朝,就是一个软蛋啊,一副可怜的弱者的形象。匈奴认同"狼性",讲究实力至上。汉朝的服软更是刺激强盗的欲望,匈奴开始大肆南侵,掳掠中原。文帝景帝时,匈奴多次大举入侵,河南,关中,云中,上郡等地无一幸免。每年被匈奴杀掠的平民数以万计,了事之后还得礼送匈奴出城。强大的匈奴帝国只晓得恃强凌弱,强盗行径令大汉朝咬牙切齿,举国上下皆知汉匈必将大战。

匈奴在老上单于时期又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可见匈奴人是嗜杀成性,毫无道义可言。对服软的汉王朝屡屡撕毁和约,大举入侵,对其它游牧民族也是不施一点恩德。如此,匈奴帝国的强大还能维持多久?

匈奴本就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其经济非常脆弱,更无文化文明底蕴可言。相比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和技术,以及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匈奴不过还处于原始阶段。然而匈奴并没有去寻求和平以求文明与技术,而是凭着强大的骑兵,低成本的进行掠夺,不用耕耘就有大把大把的收获。然而时间会教会匈奴这些短浅的目光是不可取的。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当汉武帝即位的时候,汉帝国已经在屈辱中度过了六十多年了,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终于使得大汉朝从满目苍夷中恢复,变得富裕充足,有了可以和匈奴一战的国力。开荒,兴水利,广积粮,备战备荒,蓄养战马,中原终于有了本钱。

不仅如此,汉帝国还对匈奴实施了战略包围,凿空西域,断匈奴右臂。在对匈奴作战的过程中逐渐摸清了匈奴的作战习惯和生活规律。匈奴的袭扰虽然是来无踪去无影,令汉军很是烦扰,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匈奴虽然经常靠掠夺度日,但是他们也是有产业的,那就是畜牧业。于是汉军对匈奴的策略就是在春季牲畜最虚弱的时候利用骑兵突入腹地进行扫荡。

匈奴不是喜欢秋后丰收时南下掠夺吗?那么大汉就春季突入腹地,逼着你在最虚弱的时候进行长途迁徙。这样几次下来,匈奴的经济几近崩溃。王明珂教授说这种攻击方法"几近恶毒"。然而对于汉军来说,这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匈奴帝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口不过是汉朝一个郡的水平。其强大主要由于机动性强的骑兵,号称的三四十万大军一旦大败,整个匈奴帝国也就彻底衰落。说到底,匈奴帝国就好像汉初的刘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身的弱点都被掩盖了,或者在不断胜利和不断的尝到甜头的情况下,得意忘形,忘了自己有几斤几两。

衰落的游牧民族,再也难以掀起大浪。

矛盾激化,内乱与分裂

匈奴的经济也好,结构也好,都是非常脆弱的,在战争,天灾等情况下,匈奴的领土和人口不断减少。匈奴帝国处境日益困窘,内部纷争开始激化,出现了五单于争立的现象。匈奴的衰落对于双方都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匈奴弱了,所以和平了,史书说,"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

由于汉匈形势的逆转,汉朝对匈奴占有优势,所以在王莽时期,王莽才有能力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以削弱匈奴的势力。不过这种做法也激怒了匈奴,导致匈奴连年侵扰北方边塞。不过这时候的匈奴已经和曾经强大的匈奴帝国没法比了。

匈奴在东汉时期因为统治阶级争夺权力,开始分裂为南北匈奴。一个帝国一旦开始分裂,那么它的末日也将不远。匈奴帝国本就已经不再是不可一世的了,这时又分裂为南北两部分,于是北匈奴战败西逃,南匈奴依附汉朝。

南匈奴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虽然又乘机作乱,试图恢复昔日强盛,在汉族疯狂反击之后,中原的匈奴人几近灭绝,遗留下来的匈奴人也逐渐被汉化或者融入其他民族。西迁欧洲的北匈奴也辉煌一时,给欧洲人带来极度恐慌,但最终也是惨遭覆灭瓦解,散落消遁而不复存在。就这样,曾经强盛一时,骄横不可一世的匈奴自此被历史遗忘。

倘使匈奴能够放眼百年,守信义,尊礼法,以和平为主,在其强大占优之时,力求与汉帝国和平贸易往来,学习先进文明技术,想方设法改善脆弱的经济结构。据《史记》记载,匈奴当时也是有自己的农业的,而且还有一定规模。匈奴最强盛时期,其领地也不乏沃野。匈奴人要是能学习中原地区认真经营这些地方,并且在对待西域各国采取合理的政策,估计用不了多久,匈奴帝国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在汉帝国恢复国力之后,匈奴帝国也会有国力消耗,并且占优势,那时候进可伺机南下,退可和平共处。若如此,今日的西伯利亚也许就不姓俄了吧。

关键词: 中原地区 游牧民族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