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实力称帝,曾国藩为何甘愿一生称臣?原因竟然是它|信息

时间:2023-02-21 13:04:2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按正常思维来说,曾国藩手握三十万湘军,实力雄厚,当时的大清朝,朝局动荡,内忧外患,八旗子弟组成的八旗军,军心涣散,战斗力低落,八旗子弟们整日遛鸟赌博下窑子,可以说此时曾国藩只要振臂一呼,扶汉驱满,率军拿下南京,顺势一路北上直取北京,推翻满清还是有机会的,既然有机会推翻满清,有机会自己称帝,我什么曾国藩宁愿一生为臣呢?是不是有着其他的原因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曾国藩到底有没有足够实力推翻满清呢?答案是有的!

作为曾国藩来说,完全有足够实力在当时动荡的朝局下顺势成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因为湘军号称拥有军队三十万,战斗力极强,在之前剿灭太平天国起义是立下赫赫战功,在当时湘军在大清朝各军序列里排名前列。

原因之二:自清朝入主中原以后,针对汉人的一些政策导致汉人与满人积怨已久,反清复明可不单单是汉人的口号,而是付诸于行动的,而曾国藩是恰恰是汉人,只要曾国藩愿意,振臂一呼,反清复明,驱除鞑虏,匡扶汉室,此义举,此大业相信会得到很多人支持。

二,那么既然已经具有称帝的实力为什么还甘愿一生为臣呢?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自古以来,造反也好起义也罢,讲究时机,作为曾国藩,时机也正好,当时清政府时局动荡,各地民怨四起。曾国藩起兵口号也有了,驱除鞑虏,匡扶汉室,军队也有了,三十万湘军,为什么不愿意动手呢?其实曾国藩也算是聪明的,表面看来军队有了,人心有了,但是要顺势起兵,还差很多,很难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下:

第一,清政府对于汉军湘军的使用策略是既用且防。

作为剿灭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力军,曾国藩的湘军在战斗中渐渐壮大,实力不断扩充,这些,清政府统治者是看在眼里的,以汉制汉,湘军是必须要用的,但是随着它的壮大,大清朝廷对这支湘军防范心越来越强,疑心越来越重。湘军打下南京之后,清政府阿便做了相应部署限制湘军,比如江宁将军富明阿入驻南京城,镇江驻扎了冯子材绿营军,蒙古铁骑僧格林伈部也已经南下。

第二,湘军虽然号称拥兵三十万,但是派系众多,内部矛盾激烈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曾国藩占了,大清朝局动荡,正是乱中争夺天下的时机,人和呢并没有占?三十万大军里,曾国藩的嫡系只有吉字营和水师,其他各营军队,山头林立,各自为政,并不一定听从曾国藩调遣,到时候,一旦曾国藩高举反清义旗,估计军中反对者不少,还没出战自己内部先乱,怎么取胜。

结束语:利弊上文分析的很清楚了,趁势起兵,看似条件成熟了,当时清朝朝局不稳,自己又有雄兵三十万,打上反清复明旗号便可以得到广大百姓支持,实际上呢?朝廷对于湘军早就有了防范,既用既防,刚取得胜利就布置富林阿冯子才僧格林伈等军队严密监防,加上自身三十万湘军又派系林立各自为政,试问该如何反清如何造反?这种情况之下,本身就深受儒家思想,忠君卫道的曾国藩主动选择了削军减俸的策略,来缓解朝廷对他的疑虑,可以说曾国藩不选择臣势起兵,甘愿一生为臣也算是正确的。

关键词: 反清复明 天时地利人和 匡扶汉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