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曾国藩创建了湘军 李鸿章创建了淮军 谁的战斗力更强-全球最新

时间:2023-02-16 09:02:2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853年,曾国藩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创建了一支军队。由于这支军队的主要成员是湖湘子弟,人们便称之为"湘军"。


(资料图)

1862年,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安排下,从安徽江淮一带招募并组建了一支军队。虽然这支军队脱胎于湘军,且相当一部将领和兵员直接来自于湘军,但人们为了区别起见,还是重新取了一个名字:"淮军"。

湘军和淮军,是晚清最有名的两支军队,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那么,如果将湘军和淮军作对比,谁的战斗力更强?

首先来看武器装备。

湘军创建之初,中国还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阶段。湘军的主要武器装备是抬枪、刀矛、小枪等长短兵器。水师配备了火炮,但仍然有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便于近距离作战。

后来,湘军从国外购买了许多洋枪洋炮,还自己开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但总体来说,湘军直到大规模裁撤,都装备着冷兵器,是一支冷热兵器混杂的部队。

在武器装备上,淮军初创时与湘军相差无几。毕竟,淮军本身就脱胎于湘军,且有10个营直接从湘军划拨(包括曾国藩送给李鸿章作为"赠嫁之资"的亲兵2营)。可是,当淮军开到上海后,李鸿章见识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后,"尽改旧制,更仿夷军",迅速装备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对军队进行训练。

到1865年,李鸿章指挥的淮军几乎全员装备洋枪洋炮,远远强于湘军。

其次来看作战胜负情况。

湘军创建后,主要作战对象是太平军。太平天国虽然只存在了14年时间,可名将辈出,将星璀璨,如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李开芳、林凤祥、林启荣、罗大纲、黄文金、胡以晃、陈玉成、李秀成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湘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之初,屡遭败绩,连主帅曾国藩都被打得信心全无,数次要自杀殉国。

后来,湘军坚持"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发挥"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湖湘精神,终于先后取得安庆之战、天京之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终结了太平天国的命运。这是湘军创建历史上获得最重大的功绩。

淮军在成军后,活跃于江苏等地,与太平军作战约2年。此时,太平军已经走过了鼎盛时期,战斗力大不如前。因此,淮军没有与太平军打过什么恶仗、硬仗,体现不出他们的真实战斗力。

太平天国覆灭后,捻军成为清朝统治新的威胁。清朝一度命令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统帅淮军为主体的军队进剿捻军。可是,由于捻军作战飘忽,来去无踪,加上曾国藩无法有效指挥捻军,作战不理想。于是,清朝以李鸿章替代曾国藩,进剿捻军。1868年,李鸿章在左宗棠的配合下,先后消灭了东捻军和西捻军。

这是淮军最辉煌的时候。

看到这里,读者或许会觉得纳闷,湘军消灭了太平军,淮军消灭了捻军,他们难道不是半斤八两?可是,鉴于太平军的整体实力远远强于捻军,我们不得不说,湘军战绩的含金量,要高于捻军。

最后来看军队纪律。

军队纪律,也是战斗力的一部分。湘军纪律较为严明,特别是王錱率领的老湘营。1853年7月,老湘营一支先头小部队赶到桂阳县田墟庄驻扎。当地一个姓黄的士绅带着自家的大米、猪肉前来犒军。可是,士卒没有得到王錱的命令,不肯进食,挨了一天一夜的饿。

第二天,当王錱赶到田墟庄,了解情况后,才下令让士卒进食。

在严明的纪律约束下,湘军极少出现不战而逃的现象。

在军队纪律上,淮军就差远了。虽然淮军武器装备比较精良,但他们没有配以严明的纪律,战斗意志不及湘军。为了维持淮军的战斗力,李鸿章对他的部将和属官的贪财行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淮军在战场形势顺风顺水时还好说,一旦出现劣势,就容易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形。

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里,淮军大将叶志超在平壤之战中临阵脱逃,狂奔500里,将朝鲜全境拱手让给日军;另外几名淮军大将龚照玙、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等在金旅之战中不战而逃,将渤海湾送给日军,让北洋水师基地威海港暴露在日军的炮口之下,对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资料:《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湘军志》《淮军》等】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武器装备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