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赵匡义被封为晋王,之后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3-02-15 08:58:2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对于母亲和弟弟,赵匡胤始终存有温情,所以当年母亲临终的嘱托他有在认真地考虑。他没有因为德昭"太子"是自己的儿子就偏袒他,把他作为皇位唯一的继承人,他从不排斥弟弟也有继承自己皇位的可能。赵匡义暗中做了很多事情,把各种勇武的将领和有才华的谋士招揽到自己麾下、利用身份地位提拔了很多官员为自己所用,但是在赵匡胤看来,这些都是一个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应该有的作为。

但是当赵匡胤把皇弟封为晋王以后,他的权力已经大过了朝中的宰相,这个时候赵匡胤猛然发觉事态已经不在自己的控制中了。原本他是希望旁观赵匡义与"太子"之间的争斗和成长,希望自己这个善良温和的弟弟能多一些上位者的魄力,希望自己这个不善招揽势力的儿子能再老练有能力一些。但是当赵匡义权倾朝野,而曾经能与他分庭抗礼的赵普又被皇帝赶出了京城,朝中再也没有人去和赵匡义做对了。

官员们纷纷唯赵匡义马首是瞻,他的排场和仪仗越来越豪华,手下办事的幕僚们到哪里都颐指气使,偏偏其他官员还不敢得罪他们。甚至有些文字功底的文臣和士人们,争相发表作品来赞颂晋王的功德和品行,一时之间竟然掀起了一股拍晋王马屁的风潮。原本很多站在"太子"一边的人受到了不少排挤和打压,而软弱的太子没有有力的手段来迎击自己沉稳老练的叔叔的手段,所以"太子"这一派逐渐式微,赵匡义那一派逐渐作大。

赵匡胤心里有了危机感,他想要看见的是两方相争,通过互相的牵制来维持权力的平衡,而绝不是这种一家独大,这都不是选继承人的问题了,甚至他自己的统治地位都有可能不稳。于是赵匡胤放出风声,说自己的心中还没有敲定皇储的人选呢,到底是晋王接替他,还是让"皇太子"继承,这都还是未知数呢。

这一举动想要达到的目的很多,首先是震慑那些支持晋王的官员,让他们不要以为晋王一定能荣登九五,就不能肆无忌惮地行事。其次是稳住那些想从支持"太子"转向支持晋王、还有那些想要保持中立的官员,万一将来是"太子"即位,他们现在总不好做的太过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警告赵匡义,他现在还是臣子,权力和生命都掌握在赵匡胤的手中。

皇帝的这些情绪都被赵匡义手下的人添油加醋地形容给了他,赵匡义心里也感到不平。母亲濒临去世的时候答应他,会和哥哥交待立他为储君,但是赵匡胤一直以来都藏着母亲的遗诏,没有公布给天下人。再者赵匡义的年纪也是他担心的一个因素,他比哥哥小12岁,此时的赵匡胤依然身强体壮,只要他再健康地活个十年,"太子"就34岁了,正是精力和智力都很好的中年,到时候"太子"将比晋王更适合接替皇位。

自从赵匡胤把皇弟立为晋王,围绕着不同立场形成的权力中心愈发明确,皇帝和两方势力之间的冲突也愈发激化,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一场手足相残的悲剧就将再次上演了。

关键词: 分庭抗礼 肆无忌惮 保持中立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