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土木堡之变发生前,明朝和瓦剌都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3-02-13 09:04:1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文 |《那些年》悦悦

正统十四年(1449),明朝军队在土木堡被瓦剌包围。土木之变,明朝一败涂地。"数十年之积累尽丧一旦,两千年之英杰命陨一时"


(资料图片)

本来相处尚可的双方,怎么突然就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一个巴掌拍不响,到底哪一方要为这场战争的爆发负责呢?这场战争,究竟是偶然发生,还是蓄谋已久呢?

瓦剌的试探

元朝灭亡后,元顺帝带领蒙古残部退守漠北,之后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

明太祖、明成祖时都曾多次北上打击蒙古残余力量。其中,鞑靼部因为有黄金家族的血统,且实力相对雄厚,所以一直都是明军重点打击的对象。

相比身居正统的鞑靼,瓦剌部实力稍弱,而且主动向明廷献马称臣。所以它在明朝的"忽视"下一度悄然崛起。永乐年间,明成祖敏锐地觉察到瓦剌的威胁,于是帅军亲征瓦剌。此时的瓦剌虽然兵强马壮,但是和明军一交手,仍然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大败之后的瓦剌重新归于安分,并且向明廷贡马谢罪。明成祖见瓦剌态度良好,于是有意"扶持"它,用来制衡鞑靼。

在和明朝联手对抗鞑靼的过程中,瓦剌部吃到了红利,得到了再次崛起的机会。到了正统三年(1438),瓦剌一统漠北。脱脱不花成为蒙古大汗,脱欢为太师。次年,脱欢去世,其子也先继承了太师之位,成为蒙古的实际掌权者。也先是个把野心都写在脸上的人,他继续对外扩张征服。正统十二年(1447),在打败兀良哈部后,蒙古各部全部臣服于瓦剌。

瓦剌对明朝俯首称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维持着经济上的朝贡贸易。即瓦剌向明朝派出使团,携带货物进行交易;明朝按照"薄来厚往"的原则,对使团进行赏赐、接待并且高价收购货物。

明朝的大方让瓦剌尝到了甜头。于是瓦剌常常会突破明朝在出使次数和使团规模等方面的限制,秉承多到多得的原则,一年之中要派使团多次,每次出使的人数动辄就上千。这还不够,瓦剌使团在向明朝上报时还会虚报人头数以吃"空饷"。来者是客,明朝为了厚待来使,不光要出高价进行交易,还要花费高额的招待费用(包括食宿、赏赐等),时间久了,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瓦剌势力不断膨胀,尤其在统一蒙古后,也先的胃口更大了。于是,他常常借着贸易之机,派遣特务前去窥探明朝的虚实,或者命令使者故意制造事端进行挑衅;在军事上,凭借着战斗力极强的军队,瓦剌在明朝的北部边境频频有骚扰之举。

也先对明朝步步试探,在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他也一直在寻找时机和明朝在军事上一决高下。

明朝的实力

明朝的前几十年,在综合实力上对蒙古是占据优势的。

明成祖时,虽然数次北伐并未彻底击败蒙古势力。但他还是一面积极强化边防,一面插手到蒙古各部的斗争之中,通过"抑强扶弱"的办法让各部互相牵制。这样也保障了明朝边塞长久的平安。

到了明宣宗时,明朝对待蒙古的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向。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明宣宗下令停止北伐,而且不再干预蒙古内部的斗争。对于蒙古部落的犯边之举,宣宗也是能安抚就安抚。

宣德年间,明廷曾接收到来自朝鲜、辽东女真部落的数次奏报,内容大致是:瓦剌有异动,其势力已经崛起;也先打着元朝的旗号,擅自发布圣旨,有不臣的野心。女真部落在受到瓦剌威胁时,还曾请求明军支援……然而,即使得到这些军情,明宣宗仍然很佛系:"彼来扰则御之,不扰亦勿侮之"。

宣宗在边防上的"不作为"为瓦剌的壮大创造了条件。虽然并没有给自己的统治招致多大的祸患,但是他的儿子英宗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逐渐强大起来的瓦剌很快就会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到了明英宗时,边防上的积弊更加显露无疑。朝中大臣杨士奇等人很早就提出要巩固边防,防止瓦剌打来。但是明朝仍然没能来的及堵住北部边防的巨大漏洞:

首先,兵力薄弱。宣府和大同是北京周边的两处军事重镇。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年间,这两处重镇中的兵力加起来约四万多人,较之明朝初年的兵力规模已经少了三分之一。

第二,防御体系脆弱。明朝在边防地区不仅兵力分散,而且在大同、宣府这些重镇附近也没有建立起诸如长城这样的防御工事。一旦战争爆发,明军将很难抵御瓦剌骑兵的强势进攻。

第三,国力衰弱。当时明朝内部战事重重。在南疆,"麓川之役"耗时十多年,朝廷先后四次发兵征讨。这场直到正统十四年才宣告结束的战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也使得明朝无暇北顾,最终给了瓦剌可乘之机。

所以,在英宗时期,面对跃跃欲试的瓦剌,已经失去绝对优势的明朝在军事力量方面,已经很难对也先起到威慑作用了。

是偶然还是必然?

听说英宗要亲征,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很快分成了两派:主战派和反战派。支持亲征的是少数,以王振为首。事实上,因为英宗极其信赖王振,所以很多人认为他在怂恿英宗亲征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对亲征的是大多数,兵部尚书邝埜、侍郎于谦上书力劝英宗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为首的百官集体劝说英宗要以社稷为重,不要在战备不足的情况下冒险亲征。然而,群臣的劝说丝毫没有动摇英宗的决心。

英宗一声令下,在几天之内迅速集结起一支二十万人(一说五十万)的大军,并且让兵部尚书等上百名文武官员一并出征,还留下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安排"妥当"后,英宗率领队伍踏上了征途。

英宗、也先很快就要在战场上相见了,雄心勃勃的英宗也许根本没有考虑到战争的残酷性,他这一去将改变太多人的命运,包括他自己。

明朝和瓦剌,一个处于守势,一个处于攻势;一方极力避战,一方火药味十足。双方虽然没有要开打的迹象,但是很多证据都表明也先必将大举入侵明朝。明廷其实早早就得到了这些信息,但他们做出的反应却只是敕令边境的守将进行警戒和防御。

战争的爆发,大多数时候都是预谋已久的。所以,一次小小的擦枪走火或者一个听起来不那么堂皇的借口,都可能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线。

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又一次派遣使者前来明朝进献马匹。太监王振在验看马匹和使团人员时,发现瓦剌带来的马匹质量不高,却要价不低,有以次充好之嫌;而且还大量虚报了使团人数,实际到了两千人,上报的却有三千人。以往王振对瓦剌这些小动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手下留情。于是,他下令削减马价,赏赐也要严格按照实到人数发放。使者回到瓦剌,把情况报告给也先。也先勃然大怒,当下就决定要起兵攻打明朝。

如果在商言商的话,王振这样处置并无不妥。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正是王振的这些举动激怒了也先,从而招致了瓦剌的进攻。不管怎么说,日渐崛起的瓦剌挑起对明朝的战争是迟早的事,也先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或者一个时机。

很快,在当年的七月,也先就亲自率领瓦剌军队入侵明朝边境。双方的战斗从此打响。

主战派的坚持

瓦剌军队来势汹汹,一路南下连战连捷。

也先亲率瓦剌主力进攻到大同,镇守大同的参将吴浩带兵在猫儿庄与瓦剌军力战,最终兵败阵亡。明廷又派宋瑛、朱冕等人率军前来增援。但是,明军受到监军太监郭敬(王振的亲信)的阻挠,在打仗的时候束手束脚,直接导致前来增援的宋瑛、朱冕两名将领战死沙场,明军死的死、逃的逃,几乎又一次全军覆没,大同等地纷纷失守。

明军屡屡失利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明英宗决定亲征。

关键词: 在军事上 兵部尚书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