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独家】靖康之耻的百年复仇,700万金人只剩下10万

时间:2023-02-03 08:51:1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岳飞

一代名将岳飞口中的靖康耻就是我们这期所要带大家了解的""靖康之耻""。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将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分两路向南进军攻打宋朝,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破汴梁城,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


(资料图)

""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可以说是中原在历史上面临的一次巨大危机,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后来有了名将岳飞,南宋才在南方站稳了脚跟,但其实北宋并不是没有机会,究其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北宋皇帝和朝中众臣消极不抵抗所导致的,一说到这就来气,你就说这两个皇帝是个什么玩意吧,先说宋徽宗,一国之主,坐拥当时最富饶的国家,见金军攻来,竟然吓得直接禅位于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再说说宋钦宗,人家大军都攻到你城下了,你以为人家是来遛弯的?你一个国家的领袖竟然一心想着求和,还去金军大营求和,结果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虏了送上门的北宋皇帝,从而直接控制了开封。

1125年金军第一次攻宋,完颜宗翰率领西路军攻破朔州、代州,包围了太原,但在太原遭到了顽强抵抗,进攻受阻。完颜宗望率领东路军进攻燕山府,北宋将领郭药师投降,宋朝在燕山府一线的防卫全线崩溃,此时完颜宗望东路军围攻开封,完颜宗翰的西路军被拖在太原动弹不得,在这紧要关头种师道率领十万西军赶到开封,完颜宗望见北宋援军已到,只有自己一路军队围攻开封,胜算不大,于是便后撤,在开封西北孟阳扎营。

这里要提到一位将领,他叫姚平仲,曾率军多次打退金军的先头部队,是宋金劫寨之战的率军将领,但这一战却中了金军的埋伏,姚平仲手下精锐几乎被全歼,他本人靠着亲卫的拼死护卫才逃了出去。

劫寨之战失败以后,主战派李纲、种师道被撤销了军权,金军再次攻打开封,所幸被西军击退,完颜宗望见一时攻不下开封便率军撤退,这时种师道、李纲建议派军队""护送""实际上是想等到金军渡河一半之时突然发动攻击,如果成功足以消灭一半的金国精锐,但是投降派又站了出来,拼命阻止,吴敏、耿南仲等人命令手下在黄河边上立起旗子,命令军队任何人不得越过大旗,否则全部处以死刑。随后种师道又提出在黄河两岸屯兵,以防止金国再次攻打,可惜又被投降派阻止了,可怜主战派名将种师道被因气成疾,李纲也被边缘化,至此主战派彻底没有了希望。

而金军看宋朝如此软弱无能,很快便卷土重来,1126年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再次进攻北宋,9月出征,12月便再次打到了汴京城下,这一次北宋面临的是更多的金军,1127年金军攻破城池,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至此,北宋灭亡。金太宗大笔一挥废除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并命人脱去二人龙袍,押送回金。两路金军押送着北宋皇室工匠百姓等十余万人返回金国,这就是""靖康之变""因为过程实在凄惨,又称""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有多惨

据史书记载,金军在汴京""掠致宋国妇不下二十万······妇女分入大家······十人九娼······""意思是说金军在汴京掳走了20多万的妇女,其中绝大部分都被逼迫成为了娼妓。北宋皇室妇孺3000余人,最终活着到达金国的只有1000。宋徽宗扛不住金人的折磨最终病死,据传宋钦宗是从马上摔下,被乱马践踏,死的十分凄惨。

""天道好轮回,从天饶过谁"",可能当年不可一世的金国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一百多年后,会遭到南宋疯狂的复仇。金国建国后推行严酷的种族压迫政策,成吉思汗的自选就曾被金国处死,并对蒙古实行""减丁之策"",这一切都激起了蒙古人的怨恨,1211年蒙古开始了对金国长达24年的蒙金战争,1234年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一个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匆匆忙忙传位后便自缢而死,更惨的是刚刚当上皇帝的完颜承麟,传位大典还没完成,宋蒙联军就已攻入城内,完颜承麟只得仓促应战,不到一个时辰便被乱刀砍死,完颜承麟达成了两个皇帝之最成就,一个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另一个是最短的年号""盛昌""。至此金国灭亡。

当年的惨状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只能从史书的记载中了解只言片语,据《金史》记载,金国时期全国人口从730万户减少到110万户,其中女真人约为700万,最后被杀到仅剩10万。

从1127年至1234年,可能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王朝经历了百余年的时间,历史的悲剧便再一次上演,只不过当年的胜利者,现在沦为了阶下囚,当年他们对北宋所做的一切现在又都报应在了他们的后人身上。历史终将证明,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 完颜宗望 靖康之耻 完颜宗翰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