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热点评!此人手握80万兵却不肯救驾,崇祯殉国后,他喊出四个字吐血而死!

时间:2023-02-02 17:02:1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左良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是明末很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说他重要并非因为他打仗有多厉害,而是他身上有一部分,压着大明江山。

当时崇祯帝就等着左良玉发兵来救,而左良玉磨磨唧唧,迟迟不发兵,呈现观望状态,崇祯急了,说只要左良玉出兵可以答应他任何条件,封他为南宁伯,他的儿子为平贼大将军,将印信交给他儿子,等于说是把地区的兵权交给了他们父子,而且是世袭的。

崇祯说事成之后武昌给他们父子了,也就相当于封了藩王,左良玉才制定出一份出兵计划,可是这封计划书还没到京城,京城就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帝自杀。


(资料图片)

所以左良玉是个毁誉参半,确切地说谤多于誉的人,他也是一个人性很复杂的人,说他不爱国吧,崇祯死后他恸哭不已,吐血三升而死,这也体现了一个忠臣的节操,说他爱国吧,他又不见兔子不撒鹰,迟迟不肯发兵。

左良玉不是那种常胜将军,他是时而大胜,时而大败,大败之后又大胜,不过这种人可塑性比较强,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又翻身了。

左良玉曾经把张献忠打得一见到他就跑,但他害怕李自成,一见到李自成就跑,左良玉跟李自成作战屡战屡败,但军队却越败越多。

崇祯帝对他的逃跑不以为意,还给他加官进爵,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不过他却只认一个恩人,就是军队中举荐他的恩师侯恂。

左良玉这种性格跟他童年是分不开的,他是山东人,从小就是孤儿,他不知道自己母亲是谁,童年寄人篱下,十二三岁叔父不愿意养他,他只能投军,因为能混饭吃。

他一路吃着军饷到辽东,要不是军饷他早就饿死了,他除了打仗之外没有生路,所以他内心没什么安全感。

左良玉是当兵的好苗子,很快就以军功获得职位,步步高升,但因为左良玉贪吃,经常偷偷打猎打野食吃,有一次抢用了军用物资差点被杀头,后来官职丢了,吃不上饭了,这时侯恂出现了。

侯恂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之父,手中颇有一些权力,他让左良玉去跑堂打杂,他管饭,然后暗暗观察左良玉的为人处世。

他觉得这个小伙子虽然不言不语,但是一个人物,而且是做将领的好苗子,所以他举荐左良玉带兵与皇太极打仗,左良玉被一夜之间由普通士兵提拔成援军主将和军区副司令,有点"韩信拜将"的意味。

左良玉也很争气,这一场他打赢了,论功劳他居第一,所以被封为"总兵官",跻身大将军之列。

左良玉出身卑微,有名无字,侯恂很细心,就亲自翻阅古籍给他取名字,因为"良玉出昆山",所以侯恂赐其字"昆山",对于一个将军而言,这个名字寓意吉祥,十分合适,其中包含着侯恂对左良玉的期许,侯恂对左良玉恩同再造,而左良玉也很感动,待他如父。

左良玉没有辜负侯恂的期望,他身经百战,悍勇无敌,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可能是"一物降一物,一将降一将",张献忠特别怕左良玉,虽然张献忠有四个"义子",个个能征善战,他的义子李定国后来守在南疆,还跟清廷对抗了十多年,清廷都没把他干掉,可见张献忠的实力,但左良玉对他每战必胜,这是个谜。

然而更令人费解的是,左良玉一看就李自成就跑,拼命逃窜,这也是个谜。而左良玉的队伍越跑越多,越败越壮大,开始只有二千人,后来发展成二十万,崇祯末年发展成八十万。

因为左良玉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这样的人征召的兵在他眼里就是府库里的钱,是他的资本,也是他生存的砝码,所以他光攥着不花,生怕花光自己本钱。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崇祯自杀殉国前,左良玉手握重兵,明明可以迅速救援京师,却迟迟不发兵的原因。

以左良玉这样缺乏安全感的人拥兵自然就会自重,崇祯对他不敢怒、不敢言、不敢骂,更不敢杀,一代皇帝混成这样,也是令人心痛。

而左良玉在崇祯帝死后,途径九江时因袁继咸的质问以及部下的焚掠场面而愧恨交加,大叫:"我负临侯",呕血数升而死,也是悲壮至极。

左良玉是忠臣吗?历史或许会给我们答案。

关键词: 毁誉参半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