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热点评!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二十六):古今名将第一奇人——说关羽

时间:2023-01-26 19:53:2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古今名将第一奇人--说关羽(一)


【资料图】

文 | 郭英德

一、引子:第一名将

毛宗岗本《三国志演义》评价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毫无疑问,《三国志演义》所写武将如云,但形象最为感人的是关羽。

千百年来,不管喜欢不喜欢关羽,关羽的形象总是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古往今来,关羽不仅仅以一位名将著称,而且以神灵著称,成为著名的"关公"、"关老爷",甚至"关帝"。

直到现在,"关羽热"在海内外一直在升温。近20年来,出版的有关关羽的专著就有20多部。学术界还常常召开学术会议,研讨中国文化里面的关羽。可以说,关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当然,讨论中国文化里面的关羽,这个题目太大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所以我这里将主要以《三国志演义》小说为主,围绕毛宗岗所说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谈谈关羽作为"名将",究竟"奇"在何处?为什么堪称"第一奇人"?究竟哪些特点使他成为"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二、智勇双全:儒将风采,勇冠三军

(一)红脸关公

首先,关羽形象最奇特的当然是他的容貌。一提到关羽,大家眼前就会出现这么一个形象:身长九尺三寸,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胸前五绺长髯,胯下赤兔马,手持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人物形象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面如重枣",那是一种暗红色的脸,后代戏曲中演"红脸关公"的专门行当,被称为"红净"。据说脸红象征着忠义,民间口传,喝酒脸红的是忠臣,喝酒脸发青、发白的则是奸臣。红脸和白脸,变成忠和奸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其实那是后人的看法,当时的人们可不这么看。因为在《三国志演义》小说里,还有一个人也是"面如重枣",那就是魏延,可是他一出场,诸葛亮就给他定了调子,说他脑后长着"反骨","久后必反"。可见红脸的人也可能不是忠臣。

所以,小说里写关羽"面如重枣",与其说是忠臣的面相,表现出忠贞的品质,不如说这是威严的武将的面相,突出了刚勇的品质。

与"红脸关公"相媲美的,是"黑脸包公","黑脸"成为一种严峻的法官的面相,表现的是铁面无私的性格。所以,关羽的红脸,在当时只是性格化的脸谱,还不是道德化的脸谱,跟后世戏台上曹操的"大白脸"还是有些不同的。

(二)勇武绝伦

毫无疑问,勇武绝伦肯定是名将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比如《史记》记载项羽,就说他"力能扛鼎",像举重运动员挺举一样,两手可以把鼎举起来。关羽作为"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他当然有着过人的勇武。历史上的关羽就是一位威猛神勇的武将,他和张飞一样都是"万人之敌",小说更是不惜笔墨描写关羽的这种勇武绝伦。

"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一次很重要的亮相(卷一《曹操起兵伐董卓》)。

小说先作了大量的铺垫。当时在汜水关,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手下第一员骁将华雄,坚守沂水关,先斩了鲍忠,又把孙坚打得落荒而逃。

诸侯商议迎战。先是袁术手下骁将俞涉出战,不到三合,被华雄斩首,"众诸侯大惊"。接着太守韩馥手下上将潘凤出战,又被华雄斩了,"诸侯皆失色"。

这时袁绍感慨地说,如果我手下的颜良、文丑,"得一人在此,岂放华雄施威哉!"这当然也是一种铺垫,因为咱们知道,后头刺颜良、诛文丑的还是关羽。

正当诸侯一筹莫展的时候,关羽挺身而出,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关羽引人注目的外表相貌与他卑微的社会地位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时帐中三位统帅的表现各自不同。

袁术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乱棒打出!"袁术十足地是一位自负的豪强,表现出对平民出身的关羽的极度轻蔑。

而袁绍不像其弟如此无礼,语气稍显缓和,说:"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耻笑。吾等如何见人?"袁绍还是有一定眼光的,他后来成为曹操的劲敌,并非偶然。他愿意让关羽试一试,又死要面子,怕让董卓知道让一个弓手出去打仗,这太丢人了。重面子,这是袁绍的性格。

最后还是曹操出面斡旋。他先说:"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广学。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诛亦未迟。"接着又说:"据此人仪表非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由此可见,曹操善于使诈,而且善于用人。他想到,关羽出战,打赢了很好,打输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那只是一个弓马手,输了也不丢脸。可以看出来,曹操的见识、胸襟和心机远远高出于袁氏兄弟之上,他最后能够击败袁氏兄弟,也不是偶然的。

这时关羽昂然回答说:"如不胜,请斩我头。"这句话说得不免有点牛气,假如他输了,不等袁术、袁绍、曹操斩他的头,华雄就可以斩他了。

于是华陀拿一个大盆子接血,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用刀刮骨头,"刮之有声","血流盈盆","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只有关羽一边饮酒食肉,一边谈笑奕棋,满不在乎。

手术完了以后,关羽大笑说:"此臂屈仲如故,并无痛矣。"华陀不禁赞叹道:"某为医一生,未曾见此君侯,真乃天神也!"

其实,谁都知道,不敷麻药,直接用刀子割肉刮骨,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疼痛感呢?关羽肯定感觉到疼痛,但他要做出英雄的样子,表现出非同凡人的勇武,就忍痛不说罢了。而且他还夸口:我是英雄,跟别人就是不一样,一点儿也不觉得疼痛。这不是作秀是什么?

《三国志演义》小说写关羽勇武绝伦,写他是"古今中名将第一奇人",既然是第一,就要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奇人必有奇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京师文会

于是曹操让他喝一杯酒壮壮胆再去,关羽说了一句:"酒且斟下,某去便来!"然后提刀出帐,上马而去。

小说写道:"众诸侯听得寨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却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是关羽"威镇乾坤第一功",小说写得相当有气势。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两位武将之间一刀一枪的厮杀招数,这是为了加快小说叙事的节奏,让关羽夸下的海口能够迅速兑现,给聚于帐中的诸侯,也给阅读作品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历史记载,斩华雄的是孙坚,与关羽无关。而在小说里,却写孙坚被华雄打败了,最后才让关羽出场。小说歪曲了历史,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英雄。

接下来,小说又用相似的笔法写"虎牢关三战吕布"。这次不是关羽单打独斗,而是刘、关、张三兄弟齐上阵,跟吕布群殴。

小说写"吕布英雄,无人可敌",诸侯八路军马,眼睁睁地看着吕布杀死穆顺,打败武安国,却只能面面相觑,"心丧胆裂"。

这时,先是张飞大战吕布,"渐渐枪法散乱"。接着关羽上前助战,"又战到三十合,两员将战不倒吕布"。刘备又驱马向前,"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这下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

从这儿也可以看出来,如果单论武功,关羽恐怕不是吕布的对手,吕布可以说是《三国志演义》小说中武功第一高手。

关羽的勇武,还可以从刺颜良、诛文丑里显现出来(卷五《云长策马刺颜良》、卷六《云长延津诛文丑》)。

当时袁绍派遣大将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华州),与曹操对敌。关羽主动请战,但曹操生怕关羽立功后远走高飞,所以没有答应他。

这时小说又用了同样的铺垫手法,写颜良先后斩了宋宪、魏续,打败徐晃,"诸将栗然"。于是曹操只好用程昱的计策,调关羽前来出战,"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看看关羽值不值得他如此重视。

关羽到了白马,先跟曹操上土山,远望颜良,夸口说:"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他丝毫不把颜良放在眼里,说:"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首级来献丞相。"看来关羽是很善于推销自己的,大话、满话,张口就来,一点儿不打磕巴。

于是关羽"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

这时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羽到来,正要问他话呢,没想到关羽的赤兔马跑得太快,一下子就跑到颜良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他斩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

关羽下马,把颜良的头割下,"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回到军中,献首级于曹操面前。

颜良好歹也是一员大将,怎么还没交手,就被关羽杀了呢?小说在这儿有个小注:"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可见,斩颜良并不足以体现关羽的勇武,他只是机会凑巧,令颜良措手不及罢了。要不然,不至于战未一合,关羽就斩了颜良。

当然这也是因为关羽实在求胜心切,他想胜了以后,就可以为离开曹操去找刘备提供一个借口。所以他恨不得马上立下战功,在战场上根本顾不上跟颜良搭话。

后来袁绍又派文丑率十万军前来迎敌。刘备正在袁绍军中,愿同行。文丑说:"刘玄德乃累败之将,于军不利。"他不愿意用刘备,后来刘备好说歹说,才答应分给他三万军,让他作为后部。

文丑到了延津,先与张辽、徐晃交合,张辽、徐晃战他不过。这时关羽恰好赶到,"与文丑交马,战二合,文丑心怯,拨回马绕河而走"。

看来文丑也被关羽的名声镇住了,如果竭尽全力,也不至于这么不济,只战二合,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当然文丑战不到二合就跑,也有他的讲究。因为在战场上,众目睽睽之下,他不好跟关羽说话。所以先跑走,引着关羽追他,追到没人的地方,好告诉关羽刘备在袁绍那儿,这样两人就可以不打了。

文丑没想到,关羽骑的是赤兔马,一下子就赶上他,根本没顾上搭话,脑后一刀,就被斩下马来。

关羽刺颜良的事见于史书记载,而斩文丑则是小说的虚构。张辽、徐晃双战文丑,都未能取胜,而关羽不到三个回合便将其斩于马下,两相对比,关羽的神勇愈加突出。

关羽在战场上的勇武,在后来和蔡阳、黄忠、庞德等的对阵中,还有精彩的描写,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关键词: 在战场上 中国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