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被污蔑的民族英雄,留给我们的,依然熠熠生辉

时间:2023-01-25 10:52:1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着一定的个人主观臆断。而且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来说,同一历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就拿题主所说的"袁崇焕对中国的破坏有多大"来看,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袁崇焕不是明末抗击满清的民族英雄吗?何来破坏之说?

其实,对于袁崇焕,争议还是有的,但是丝毫也不能影响其是爱国将领的身份定位。当然,他所爱的国是朱元璋的"明帝国",换句话说,其实对于国家的定义,古人是含糊不清的,跟我们现在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历史总是进步的,我们不能说他们有错,但是如果现在还跟他那种思想一样,那就是大错特错。

而这些所谓的破坏,应该是来自对其个人所有认同点的争议,这里主要说五点。


(资料图片)

争议之一擅杀岛帅毛文龙

毛文龙,明末著名将领。毛文龙在对抗来自东北女真族的入侵可以说作用是非常大的。明朝在东北和华北之间设置了最重要的防卫关卡--山海关。

为什么说山海关重要呢?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山西省境内的延伸出来的山西高原出来的燕山山脉,将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分割开来。古代交通不发达,通道也多是沿着最平坦的平原而走,而在伟岸的山脉面前束手无策,而华北和东北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线就是位于滨海一侧的山海关。

山海关所在的辽西走廊,长有百里,最狭窄处仅有几公里,果真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整个防线有三处防守之处:最北端的锦州,中间的葫芦岛市和最南端也是最窄处的山海关。一旦三关尽失,女真的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一举攻灭明朝。

这个道理,自然明朝皇帝是懂得。所以从女真族在东北崛起,建立后金政权以后,山海关之防便是明朝的重心。明将袁崇焕等人便分别守卫着这几个重镇,而毛文岛镇守的东江镇(在今朝鲜)是抗击女真防线中重要的一环。每当清军南下入侵以后,毛文岛便带兵绕到金兵侧翼,从后方牵制金兵。在军事上,毛文龙是成功的,对于明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然后就是这样一个重要将领,却被袁崇焕砍了。

失去了毛文龙,使得明朝在明金之间的斗争中,失去了重要的一环。这也便成了众人对袁崇焕口诛笔伐的原因之一。那么毛文龙为何会让袁崇焕对其有了杀心呢?

毛文龙虽然军事卓越,但是此人问题同样颇多,妄报捷战,杀民献俘,急于邀功,又跟后金有私底下的贸易。这样种种迹象表明毛文龙这个人是一个两面三刀,虚伪自私的人物。从政治上也可以看出,他一边做着明朝的官,又占着朝鲜人的便宜,又跟后金有利益往来。你说不杀他杀谁?而且即使后来崇祯以这条罪状杀袁崇焕,但是却并未给毛文龙平反,可想而知,崇祯也觉得杀得对。

争议之二市米资敌

关于袁崇焕的第二个争议便是:袁崇焕是否市米资敌?有人说袁崇焕市米资敌的对象是蒙古部喀喇沁,另外一种说法是袁崇焕其实是资后金,因为喀喇沁最后是投奔了后金的。如果真要说是袁崇焕将交易所得大米资助给了后金,还不如说是明朝对蒙古各部的影响力下降,袁崇焕自身是不背这黑锅的。

争议之三与清廷议和

就袁崇焕和皇太极议和之事不可否认,确实如此,但是这是在崇祯皇帝的授权之下,并且在崇祯的同意之下而去的。只能说袁崇焕所托非人,崇祯皇帝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又猜忌心极强。与清军议和干过可不止一回,之后派出陈新甲前去议和,因事情不周密,弄的不少朝臣知道,其结果不过是杀陈新甲以平息众怒。

争议之四袁崇焕没有救援朝鲜

这一看就是一个随意安置的由头,支不支援朝鲜如此重大的决策绝对是不可能由袁崇焕一个边将可以决定的,古往今来如此重大之事皆由皇帝宰相拍板,按照当时明朝的情况,这个决策时期实在有点喜人。再说更何况袁崇焕远在葫芦岛,而支援朝鲜最近的当属毛文龙所在的的东江,完全是轮不到袁崇焕来救援。

争议之五己巳之变,故意放清军入关

古时打仗,边墙范围广阔,从东北入华北平原远不止只有山海关这一条路,清军绕开辽东防线并不是什么难事,从史书中记载从东北入华北还有另外两条道路--卢龙道和古北口道。

翻看历朝各种战例,虽然这两天路不好走,比如卢龙道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被叫做"蠮螉塞"。蠮螉是古代给一种带毒刺的黄蜂所取的名字,用这个名字可见这条道具是多么"狠毒、艰难"。但是从这两条路南下的军队也不在少数。比如十六国时期前燕慕容皝攻打后赵,就是率军两万由此道而进,慕容皝自称"诡路出其不意",最后大破石虎。可见这条道路用的少,虽然很险阻,依旧可以通行。除了这条道还能翻到蒙古高原,越长城而过,而皇太极南下便是绕道山海关南下。

皇太极南下包围北京,从战术来说,袁崇焕是处理的相当好的,背靠京城高大的城墙,避免在平原与后金骑兵决战防止在作战上不利,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在皇城之下与清军交手,最后逼退清军,解皇城之围,何来故意放清军入关之说。可以说袁崇焕是明末极为重要的人物,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存在才阻挡了清军入关的脚步。自他之后,明朝再无可与清军抗衡之将。其死后不过十四年,清军即攻破北京城,明朝随即灭亡。

更何况,明朝的灭亡绝不仅仅是由一两个人所能决定的,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由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

关键词: 清军入关 就是这样 华北平原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