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明朝不是有16位皇帝吗?为何皇陵却叫明十三陵?别忘了这些大事

时间:2023-01-24 19:57:4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文/史小二记

明朝兴于1368年,亡于1644年。

1368年,朱元璋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

其间经276年,历十六帝。

有人感到奇怪,既然明朝有16位皇帝,为什么皇陵却叫明十三陵?

不叫明十三陵,难道叫明十六陵?

不可能的,顶多最有可能称明十四陵。

为什么?

第一,朱元璋葬于南京紫金山。1381年开建,1405年建成。依山为陵,极具美感,人文价值极高。它就是明朝第一座皇陵--明孝陵。尽管后来朱元璋打算迁都,但也不可能迁陵,注定了,他扎根在南京。明十三陵在北京,朱元璋不可能跑到儿子朱棣的藩地建陵。

第二,朱允炆没有皇陵。明朝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靖难,清君侧,叔叔夺取侄子的皇位。吃瓜群众在吃瓜,朱棣挥师南下,一路畅通,直逼南京。京师破,皇宫起火,朱允炆随之葬生于火海,不知所踪,是生是死,总之留下历史谜案。朱棣即位称帝,但他废除建文年号,建文的四年,续在洪武末尾。朱棣不可能为朱允炆建陵,朱允炆自然没陵墓。

北平乃是朱棣龙兴之地,刚即位不久,便打算迁都。自然,他的陵建在北京。择陵地址,选在黄土山,这里前后有龙虎二山,形成吉壤。因此,长陵就在这里兴建。不过,黄土山改名天寿山。之后的皇帝都是在这里营建帝陵。

综上所述,明孝陵在南京,朱允炆没帝陵,明十三陵不可能叫明十六陵。之后是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到此为止,天寿山共有四座皇陵了。

皇位传到明英宗时,明朝发生了件继靖难之后的大事--土木之变。天子守国门嘛,瓦剌南下侵扰,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不幸,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

当时,太子朱见深才两岁,为免主少国疑,朱祁镇弟弟朱祁钰登基为帝。受命于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但皇权蚀骨,大权在握的感觉,深入骨髓。所以,朱祁钰就不想放手了,一心一意巩固皇位。尽管朱祁镇被放回,但朱祁钰也将其软禁。

一山不容二虎,朱祁钰就是大明的"老虎"。八年后,朱祁钰病重,皇储是谁?议论纷纷。朱祁镇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正统始终是正统,半路出家的,赶不上变化。英宗成功复辟!

朱祁钰八年皇帝,朱祁镇八年幽禁,人生唏嘘。他继续为帝,而他被废,成了郕王。没多久,离世,谥号郕戾王,戾是恶谥。朱祁镇以亲王礼,将他葬于北京海淀的玉泉山。尽管后来的皇帝有所平反,恢复帝号,但规格仍低,最起码连庙号也没有。南明朱由崧给上庙号--明代宗。

你方唱罢,我登场。自英宗后,再也没发生"临危受命"的事儿。明朝皇陵最终为十三陵,名为"明十三陵"。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关键词: 明十三陵 临危受命 不想放手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