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讯息:损不足以奉有余:漫谈郑和下西洋停止的根本原因

时间:2023-01-19 16:54:4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前言


(资料图片)

明成祖时期,深受朱棣信任的内宫监太监郑和,曾在1405至1433年之间七次率领大明舰队远赴西洋。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

在这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郑和舰队的足迹遍布亚非诸国,其踏足过的航线更是有万里之巨。客观来说,郑和的这一举动,对于明朝扩大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成祖皇帝死后,直至明末,这样的远洋贸易却几乎再未曾出现,这也使得许多读者喟叹,认为若是明朝可以继续坚持这种西洋贸易,那么明朝中期开始逐渐显现的经济困局也不会如此严峻。

但也有人认为,明成祖朱棣好大喜功,他所组建的远洋舰队,虽然有所获利,但相较于庞大的物资成本而言,却是入不敷出。这样的状况屡屡出现,才招致朝野反对,最终导致远洋贸易被迫停止。

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如何呢?明代的西洋贸易究竟是否是由于获利不丰才最终被朝臣阻止呢?

笔者认为,最终导致明朝决定停止西洋贸易的,并非贸易本身获利不丰,相反,这些利益的分配失衡才是导致它成为弊政并最终被禁的关键。

一、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分析:怀柔远人与耀兵异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郑和下西洋似乎是一件由朝廷主导的单纯政治活动,对此,《明史》的编纂者张廷玉是如此分析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在他看来,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要构建舰队远洋,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寻找尚存人间的明惠帝朱允炆,二是"耀兵异域",即宣扬明朝国威。

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些主观色彩在内的。如果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的具体细节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在七次远洋活动中,

第七次时已经到了宣德六年,此时距离朱允炆称帝,已经经历了三代帝王。而即使不讨论第七次远洋贸易,光是之前的几次,也距离朱允炆登基已久,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久已不在帝位的皇帝究竟能给于朱棣多少威胁,恐怕也是未知之数。

相比较而言,所谓"耀兵异域"的说法似乎还更加符合逻辑。

第七次下西洋之时,郑和曾经在当地树立石碑,记载他对于七下西洋的总结:

"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琮贽,重洋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绮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来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而如果从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行为来看,他的另一个目的其实与当时肆虐的海盗有关。当时,以陈祖义为首的海盗集团盘踞于旧港等地,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各国朝贡使臣的船只也屡遭劫掠,史称"贡使往来苦之",而郑和的舰队,为此曾经多次出兵旧港,最终将之剿灭。

可见,打通与西洋各国的联系,并宣扬明朝国威,才是郑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而与之相比,财物的获取则是意外的收获。

从这点上来看,对于明朝统治者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因此,在具体决策时,他们往往会更加考虑政治影响而忽略经济的实际收益。这样的情况下,这场持续近三十年的远洋,其效果如何,则多半需要取决于执政者本身的意愿了。

二、七下西洋的物资消耗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在古代社会,物资的消耗与收益并不能等同于经济效益的增减。这是因为,由于生产力的关系,即使再充裕的财物储备,也很难在短期转化为物资。

譬如在建造船只的过程中,郑和下西洋所选用的远洋航船,其载重量为"

参考文献:

1、《明史》

2、《灜涯胜览》

3、《明宣宗实录》

4、《殊域周咨录》

五千料

",所谓的"料"是明代一种用于衡量船只载重的计量单位,换算成今天的数据,则是在400吨左右。这在造船仍然依靠木料为龙骨的古代,已经是不可多见的庞然大物。

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所率领的舰队,每次平均携带将近六十艘如此规模的船只。而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明成祖朱棣仍然在同一时期开展了

大运河、南京大报恩寺、迁都建陵

等八项大型土木工程。

为此,朝廷不得不选择从更加遥远的湖广、云贵等地开采木材,而

由于同一时期骤然展开的数个大型工程,木材的开采、运输乃至加工成本都在剧烈提高。而与木材的消耗相对应,舰队武器装备的补给、船只加工时的人力消费乃至种种特殊耗材的损耗,累加起来将成为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即使是以明朝初年洪武帝时期积攒下来的底子,也很难以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根据《剑桥中国明代史》所言,在永乐朝时期,

因为这些工程而出现的财物支出,是永乐朝税收总数的三倍左右。

而这自然就带来了一个悖论,

一个王朝是如何承担长达三十年的收支失衡的?其"秘诀"在于,明朝政府大部分消耗和使用的人力物力,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为手段将摊派下去。

比如前文提到的远洋航船,就是由长江新江口到三汊河一带的造船厂负责建造,而这些造船厂,所使用的工匠与民户则多出自于当地。

与造船类似,郑和舰队中进行远洋贸易时的种种贸易物资,也是大量征调自民间。《灜涯胜览》中记载:"国人(指爪哇国)最喜中国青花瓷器"。而"锡兰山、古里、天方"三国,则同样是青花白瓷器的忠实拥趸,因此,"瓷器博易"成了舰队远洋过程中重要的贸易手段,然而,

这些贸易品却并非政府以平价在民间购得,相反,是利用类似于采买的方式以低价在民间征收。

这种状况不仅仅存在于造船业和瓷器制造业,苏州、杭州等地的丝绸也遭遇了相同的待遇。

因此,从结果上来看,这些民间产出的货物,被政府以低廉的价格征收,转而成为了明朝郑和舰队交通诸国的重要资本。

这也是为何在宣宗时期,在朝臣的激烈反对下,皇帝为了禁止官方远洋贸易的再次兴起,会下令"

凡采办、买办物件并打造海船木植物料等项营造物料悉皆停罢

"。可见在当时人的心中,

这种远洋贸易最大的弊端是对于民间盘剥过甚。

另一种消耗则与舰队归国后的赏赐有关。众所周知,远洋航行的条件极为艰苦,即使是在明朝,航海业得到一定发展后依旧如此。每次远洋航行,底层水手与士兵都会有大量的损失。为了鼓舞士气,每次航海结束后,朝廷均会对船员进行赏赐。

根据《论郑和下西洋》一书中考证,仅是低级船员,每人的赏赐就有10锭,以舰队每次出行数万人的规模来计,光是时候的赏赐就足有30万锭。

除了对船员的封赏,在远洋途中,郑和遵照朝廷旨意,也会对承认朝贡关系的属国进行封赏,比如《奔山堂别集》中就记载了永乐三年朝廷对占城国王的赏赐:"赏赐占城国王黄金百两,白金五百两。六年,又赏赐黄金百两,白金五百两,锦绮纱罗五十匹,彩绢百匹。"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远洋贸易 明成祖朱棣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