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新资讯:孔融被诛曹操本不想杀他子女,最后为何反悔?曹操:不敢留!

时间:2023-01-13 13:56:4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孔融被诛,一双儿女本可保全性命,最终为何仍被曹操所杀?孔融乞求不要杀孩子,小孩从容说出一句千古名言,闻者无不动容!

能入得了《三字经》的人物,都可称是那个时代的楷模,比如孔融之"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因让梨而成为后世儿童的楷模,但是,他的人生结局并不美好,最终被曹操罗织罪名给杀了。孔融被诛时,家中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另一说为一对兄弟),男九岁、女七岁,因为其年幼,曹操本来是想饶过他们一命的,但是,最终,曹操还是让人将孔融的一对儿女给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关资料图)

关于孔融子女的被杀,现在流传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正史的《后汉书》,一个是野史的《世说新语》,两个版本的差异不少。先说《后汉书》是如何记载的吧。

孔融被害时,他的一双儿女寄居在别人家中,男孩九岁,女儿七岁,因为年幼得以保全。孔融被捕时,两人正在下棋,即使是得知父亲被捕,也不为之动,安之若泰,照样下棋。旁边的人很不理解,就问他们兄妹:"你们的父亲被逮捕,你们为什么还如此从容不起?"孔子融的孩子答道:"这世上哪有鸟枪被巢毁坏而卵不破的事情呢?"

看着两孩子可怜,主人家就给他们准备了肉汁。哥哥口渴,就喝了。妹妹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你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

有好事者将兄妹二人的表现对曹操说了,曹操觉得这两个孩子太厉害,小小年纪能处变不惊,看事那么透彻,长大后不就成为另一对孔融了吗?这样的人再留着,肯定会妨碍曹氏子孙的建国大业的,于是,就下决心将这兄妹二人生都杀掉。等到奉命捉拿他们的官差到了,妹妹从容地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吗!"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闻者无不悲伤动容。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到了南朝时期,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在其率人编撰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中,对于这件事又进行了再加工,主人公却由一对兄妹变成了一对兄弟。据《世说新语·言语》的记载是,孔融被逮捕时,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惶恐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所有的罪责我一人承担责,两个儿子是无辜的,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却从容地对父亲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果如孩子所言,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差役就到了。这就是成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出处。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世说新语·言语》)

"琢钉"是古代的一种儿童游戏,玩法不详。玩"琢钉"也好,"弈棋"也罢,都是形容二子的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样的人,内心有多强大?难怪连有天下枭雄之称的曹操也闻之惊心,只好来个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有时,太过聪明,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聪明如郑板桥也奉行"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无论什么时候,太过清醒的人,总是难见容于世的。"众人皆醉你独醒",谁还敢带你玩啊?!

(图片来自网络)

关键词: 世说新语 颜色不变 这样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