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报道:马超是三国最令人惋惜的悲剧英雄?别再被骗了,他纯属自作自受

时间:2023-01-12 13:59:4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国志·马超传》记载:"(马超)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意思是说,公元222年,马超临终前上书对刘备说,自己二百余口家小,全被死在了曹操手中,只有一个堂弟马岱,可以为自己这个衰微的家族祭祀先祖,请陛下多多照顾他。读到马超这段临终遗言,再结合演义中,他得知自己的家小全部被曹操杀害时的悲愤,相信很多人都会忍不住泪目。

甚至,有很多人提到,马超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他原本是一方诸侯,却落得了家破人亡的下场,最终自己也没能保住地盘,反而只能寄人篱下,先被张鲁部下排挤,又被刘备当成了吉祥物,甚至"常怀忧惧"。再加上年仅四十七岁就早早病逝,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令人惋惜的人物。毕竟他不仅武艺高强,还颇有谋略,曾让曹操感慨"马儿不死,吾无葬地",是不可多得名将。

可是,如果我们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就会发现,马超凭借这段临终遗言,以及演义中的形象,骗过了大多数人,真实历史上的他,虽然比我们前面提到的还要悲惨--潼关之战他在冀城的家小再度被杀;他投奔刘备后,留在汉中的儿子被张鲁手刃,庶妻董氏,则被赐给了阎圃为妾,沦为了玩物。可是,他的这些遭遇,并不值得同情,反而完全是自作自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首先,在真实历史上,他发动潼关之战,并非是为了替父报仇,而是曹操派钟繇出兵汉中的时候,需要在西凉借道,他和西凉的其他割据军阀,认为曹操准备打着借道的名义,吞并西凉,这才起兵反曹。正是因为他的不管不顾,曹操在战后,才拿马腾以及他的二百家小泄愤。也就是说,马超为了保住地盘,以防万一,在父亲家小处于曹操手中为质的情况下,发动了潼关之战,他在战前就主动放弃了家小的性命。这种情况下,他有什么颜面,在临终时为家人惋惜,表达自己的不忍和悲哀呢?

其次,他在潼关之战失利后,走保诸戎,很快就借助自己在羌、氐人心目中的地位,重整兵马,东山再起,不仅夺下了陇右诸郡,还拿下了冀城。在冀城,他不仅重新站稳了脚跟,还重新组建了家庭,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可这个时候,他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杀降将,而且杀害的是在西凉地区有一定根基的韦康。这不仅激起了曹魏降臣的反心,还降低了他在少数民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于是阴沟里翻船,被逐出冀城,家小也再度遇难。

他仓皇逃命的时候,前往了汉中,依附张鲁。肯在这个时候收留他,张鲁算是对他有大恩的,可是他不仅没有感恩,反而一直打算借张鲁之势,重新夺回西凉,再度拥兵自立。发现张鲁为他提供不了太大的助力,无法帮他实现愿望之后,他则向刘备密书请降,背叛了张鲁,还将自己的庶妻和儿子留在了张鲁手中。这种情况下,刘备怎么可能还敢信任他、重用他?张鲁又怎会善待他的家人?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演义中那个白袍小将,那个成为无数人男神的"锦马超",仅是一个杜撰出来的虚假形象。真实历史上的马超,虽然以悲剧收场,却不值得惋惜,毕竟他不管是家庭的悲剧,还是事业上的挫折,都是自作自受导致的。说到此处,再回头看他的临终遗言,你是否依旧会为他流下同情的泪水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关键词: 潼关之战 自作自受 临终遗言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