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热推荐:余新:萧何散记-读《史记》萧何世家

时间:2023-01-12 09:55:2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萧何散记

-----读《史记》萧何世家

作者|余新


(资料图片)

少小之时,母亲常常带我去隔壁伯母家,那时内向的我,不爱讲话,但喜观察。母亲常常把我撂到伯母家的炕沿上,然后就去和大人忙了。我也就大半天地坐在那里,眼巴儿巴儿地捧着个伯母的胆罐儿,因为实在没有别的伙伴,那是屋里唯一的趣儿品。罐子上画着俩个古人,宽袍大袖,一人牵马,在河边溜达,一人在呼喊,颇具神奇感,之后伯父告诉我,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从此以后这个情节便深深地植入我的脑海里。以后人来人往,日月更替,长辈儿们皆已故去,在品味思念和流年的孤独之余,这个故事常常凄凉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它在挥发着往事的印迹,也使我不断地思考萧何的问题。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萧何这个人物,因为作为政治家,他的变化太大了,虽然免不了争议,但是他对韩信的冷酷无情,侍君设计,让人流涕,一代贤相、一个知己的形象于韩信这里瞬间倒地,韩信至死都蒙在鼓里,"夕阳残血挂天涯,风雨之后有人家。一代萧何关山月,难辨世间真与假",形容他一点不为过呀。于人性之初、之中,之末,是什么解构了当初的萧何?惧死、保君主义?他可能认为在吕后面前美言韩信是螳螂挡臂,所以韩信死也凄凄!撼动山河的一代大将就这样悲壮而去,被沉入到了时代的谷底。历史是什么?天下是皇帝的,就可以随意绞杀可疑的异己?我叹息人才的逝去,毕竟历史是大家和英雄共同创造的,尤其英雄具有更大的推动力。

摒弃用情绪衡量萧何,我们还是看一看萧何的功绩,因为历史是理性的,终究会碾压人的情绪,会呈现给我们更大的规律。

历史,首先淘汰的从来都是那些只知战争、不懂仁政的愣头青,而萧何的为人恰恰相反,他能高瞻远瞩,顺应潮流和民意,积攒图书、律令,分门造册,留待备用,他机智地掌握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经济强弱,民风民习,这大大助推了日后汉朝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晚年,他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又采用摭秦六法,重定律制,作为《九章律》。

不仅如此,在巨大的官场风险漩涡中,他适时自污名节,保全了生命和地位,趁机为百姓争取利益,让百姓能够进入皇帝荒芜的上林苑开发土地,收获粮食,此胆识无人能及,他是汉家百姓真正的知己,在那种刚刚冲出炼狱般战争的年代,他把仁政执行得就算很彻底,不愧是汉朝的福气,他帮助了汉朝的早日统一和经济复苏。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琼布等皆已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太史公所言何其周到啊!

收获的真可谓八百里长空若眉兮,山河壮丽!

作者简介:余新,笔名余心,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唐山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翻译,作品曾在国家和地方发表。

关键词: 约法三章 楚汉战争 经济复苏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