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热点评!明朝严格的户籍制度下,为何未能控制住人口的流动?

时间:2023-01-07 18:46:5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在古代社会,人员的流动是不利于地方的管理与统治,容易产生一些诸如盗窃、抢劫等不安定因素,所以封建王朝对于人员随意流动都抱有同样的做法,那就是严厉限制,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期,秦朝以后的各个朝代都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员的随意流动,明朝作为封建王朝的一份子,自然也不例外。相比于其他王朝,明朝的户籍制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严格,那么明朝的户籍制度有多么严格呢?对于明朝人口的流动有何限制?现实真如严格制度管理下人员未曾流动吗?

明朝户籍登记


(资料图)

明朝严厉的户籍制度

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即验文引,如无文引,必须擒拿送官。--弘治《大明会典》

从明孝宗朱祐樘时期编撰的《大明会典》可以看出,明朝百姓流动必须需要路引,其实这一规定最初是朱元璋设立的。朱元璋为了便于管理百姓,建立了一整套的完整户籍制度,将明朝百姓的行动限制在"一亩三分"之间。

朱元璋剧照

限制人口流动,首先要说的肯定是明朝的黄册制度。古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人口登记可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即便是如此,朱元璋为准确掌握全国户籍情况、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稳定社会秩序等目的,下大力气,用时十年之久,在全国范围内普查、登记人口。

黄册之式于天下,令天下之人各以本等名色占籍。--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

何为本等名色占籍?说白了就是你是什么职业就是什么户籍,比如宗室户、官绅户、民户、军户、匠户等,各类户籍是严禁私自脱籍或更换,否则"违者治罪,仍从原籍"。当然,明朝关于户籍比如"异籍"、"军籍"等,还有很多规定,总之一点就是不允许私自更换身份。身份一定,权力也被固定了,农民负责种田,军户负责保家卫国等等。

明朝户籍制度下的分工

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贴、户籍,具书名、岁、居地。--《明史》志第五十三 食货一

其次,朱元璋在户籍登记完善基础上,建立里甲制度,负责最基层的百姓管理。同时,在地方设置巡检司,负责各府州县关津要道处巡检,盘问过往行人有无路引等,当然这些里甲也被赋予了辅助巡检司的责任,执行本地地区的巡查任务。

里甲制度

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度关津论--《明律》

明朝私度关津有何惩罚?最直接的就是杖刑八十,杖刑八十以后整个人估计也就废了。

明朝的黄册样本

据归庄的《归庄集》记载:"洪武五年,有人急于为母亲看病,而未去当地政府开设路引,被巡检司抓获,移送法司论罪"。从这段记载看出,明初对于人员流动限制是多么苛刻,百姓根本就没有自由流动之言。凡是被发现并非此籍之人,被官府惩罚的之时还会被遣返回原籍。与此同时,朱元璋设置的所谓路引,也是提供给有特殊需要流动的人。明《大诰》要求工、商之类无论远近,水路、陆路,都需要路引,且必须随身携带。如果不是此类身份之人,根本就没有四处流动的可能。

严厉的户籍制度的"破灭"

1、官方的人口迁移

民初面对的对年战乱留下的满目疮痍之地,南北方人口与土地的比例失衡,北方人口严重减少,大量的田地无人耕种,明初税收也受到影响,因此朱元璋必须采取人口迁移的方法,解决人口与土地失衡问题。同时,南北方人口与土地比例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刺激无地百姓自发的迁移行动。

田地

《明史》--张廷玉

《文园漫语·儒仙佛》--程希尧

《明律》、《大明会典》

《杨园先生全集》--张履祥

《归庄集》--归庄

朱元璋与朱棣时期,官方有组织的迁移就有数十次,例如洪武三年,将杭州、湖州、松江等地无业农民迁往濠州种田。朱棣迁都之时,为了充实北京人口,仅在直隶、江浙一带就迁2万多户到北京。

明朝有组织的迁移,朱元璋与朱棣时期最多,而后代皇帝组织迁移的事情非少见。虽然是官方有组织的迁移人口,但人口迁移巨大,势必也会刺激不允许迁移之人趁机流动,这样以来,即便是在严格的户籍制度,也会被官方的行为破坏。

2、流官与兵的寄籍

公讳申,字维降,东海剡人,永泰元年寄籍京兆府。--寄籍出自唐李翱《岭南节度使徐公行状》

寄籍,长期离开本籍,居住外地之人。在明朝,如何才会有寄籍之人产生呢?战乱,士兵跟随大军征讨,战乱平息后,驻守在战乱地开始屯田,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这样就产生了一大批的移民。明初著名的沐英,金庸先生《鹿鼎记》中的沐王府的创始人,就是寄籍其中优秀的代表。

反映明朝现实生活的图片

明初之时,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土司由于过错被明政府废除,朝廷改派一些官员管理此地方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流官。流官大多数为杂役,仕途无望,因此在此地终老一生,但是他们后代却在此地"扎根生长"下去了。不论是流官亦或者是兵卒,他们虽然是合法的人口流动,但也破坏了明朝的户籍制度。

3、读书人的冒籍

与现代高考一样,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是实行不同地区,录取不同人数不同的原则。明初,北方受到战乱的严重破坏,北方的学子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肯定竞争不过南方学子,而且有些地方的学子就是擅长考试,如果不区分对待的话,擅长考试地方的学子在朝廷做官之人越来越多,后果是朝廷内部拉帮结派,皇帝难以命令群臣,因此朱元璋将各地区录取人数区分对待。

科举考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竞争激烈之地科举考中的概率不高,那么就往竞争不激烈之地去,冒充此地的考生。由于明朝对于读书人的优越条件,他们也可以像商人一样四处流动,明朝中后期开始流行游寓之风,学子们四处游历是常事,因此许多参加科举考试之人,混杂在其中,前往易考之地考试。不论是游寓,还是科举考试的作弊行为,都是非法,而且破坏了明朝的户籍制度,但社会常态下的流动,政府也无力管控。

4、资本经济的发展,无业游民的增多

明初,地多人少的情况,使得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得以缓解,但是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也日趋严重,出现了大量的无地之人。同时,明正德以后,赋税增加、徭役也加重,很多农民承受不住政府压力,开始放弃土地,走向社会成为富人或者官家的佣人,这种数量巨大的流动,严重破坏了明朝传统的里甲与户籍制度。

明朝中后期,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资本经济的发展,商人活跃于全国各地,例如著名的徽商、晋商等等,常年在外经商,即便是在原籍娶妻生子,但在异乡,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再娶妻生子,因此明朝专门设立了商籍。商籍,为商人在原籍之外获得了客居他乡的合法地位。合法的户籍,致使他们的子女能够在客居之地参加科举考试,这样成了科举作弊的普遍现象。

十九皆徽商占籍,商亦籍也。--程希尧《文园漫语·儒仙佛》关于山东临清徽商占籍的描述

徽商老家

资本经济的发展,商人与无业游民的流动,把本就脆弱的明朝户籍制度又"践踏"了一遍。

5、能工巧匠与游方道僧的流动

明朝的户籍制度限制百姓修改身份,而且他们的身份也是世代相传的。朝廷需要修建大型工程之时调集四方能工巧匠,亦或是工匠每次的徭役期,因此每年的工匠流动人口也是巨大的。另外,有些工匠为了生计,也四处寻找生意,也增添了社会上的流动人口。

与能工巧匠比较起来,游方的道僧就显得"明目张胆"的人口流动了。明初,朱元璋加强对佛、道控制,严格控制其人数,建立道僧籍制度,以及为他们颁发《周知册》,无人能够冒充道僧四处游走,将僧道人数严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知册》也无法反应道僧人数增长情况,尤其是私度与买卖《周知册》的广泛存在,导致道僧人数更加无法统计。

关键词: 户籍制度 科举考试 能工巧匠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