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观察:宦官黄皓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诸葛亮为什么不除掉他以绝后患?

时间:2023-01-02 10:51:2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蜀汉后期,有个出名的奸宦名叫黄皓,他很会揣度人心,阿谀献媚,蛊惑了后主刘禅,专权乱政,权倾朝野,为忠良之士所不耻。


(资料图片)

但黄皓虽然受到刘禅信任,却并不是在刘禅一继位时就出头了。他的上位得益于一个人的死,以及另一个人的掌权。

怎么回事呢?

是这样,侍中董允早就看出黄皓不是什么好人,屡次想收拾他,都被刘禅所阻止。但董允从来不给黄皓什么好脸色看,时常严厉地劝谏刘禅不要亲近黄皓,并多次借故责备黄皓,压制他的升迁之路。

据说黄皓十分惧怕董允,看到他就如老鼠遇到猫,始终不敢为非作歹。因而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职小位卑,纵有刘禅的宠爱,也翻不了什么大的风浪。

但246年董允去世,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黄皓的好日子就来了。

陈祗是孤儿,外公是大司徒许靖的兄长,从小在许靖家长大,深受许家政治氛围的影响,20多岁时传扬出才名,被朝廷任命为选曹郎。他还懂得多种技艺,有一些旁门左道的特长,这给他的综合素质加了分。

蜀汉名臣费祎对他极为欣赏,才会让他破格成为侍中。这里说明一下,侍中在秦汉时只是散职,汉武帝之后地位提升,等级超过侍郎,到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说这个是想表明,侍中是个握有实权的高官。而陈祗又是个特别会做官的人,他认识到,要想保住目前的地位并往上爬升,必须在皇帝身边有自己人,如此方能保证皇帝熟识自己,并且不被他人陷害。

没错,陈祗选的"自己人"就是黄皓。两人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史书上的记载是"互为表里",在陈祗的默许甚至推荐下,黄皓开始有机会参与政事。

朝中有人好做官,皇帝身边有人就更好做官了。陈祗对黄皓表现出的善意,让刘禅很是开心。以前董允总找黄皓的麻烦,刘禅颇为烦恼,他就宠信个太监而已,侍中大人干嘛总是指手画脚?

现在好了,新任侍中陈祗与黄皓和平共处,不再有事没事说黄皓的坏话,刘禅觉得很轻松,并且认为陈祗真是个知情识趣的聪明人。因而251年尚书令吕乂去世,刘禅就让陈祗兼任尚书令,并加为镇军将军。

这样一来,陈祗的权力就越来越大了。虽然大将军姜维的职位在陈祗之上,但因他长年在外征战,不怎么过问朝中之事,陈祗是蜀汉当时实际上的朝中第一人,权势高过姜维。

陈祗深知这一切是怎么来的,非常注意维护跟黄皓的关系,黄皓也因此插手了更多的政务,为之后干预政事、操弄权柄打下了基础。

不过这里得说句公道话,陈祗虽然和黄皓交好,被当时的人们看不起,又比较有心机,但他实质上并没什么恶行,对黄皓也起到一定程度的节制作用。还极为支持北伐,和姜维没什么太大的矛盾。

可是,258年陈祗病死了。刘禅极为悲痛,追谥他为"忠侯"。此后,已经逐渐进入政治中心的黄皓真正专秉朝政,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他嚣张到什么程度呢?举几个例子。

刘禅的异母弟鲁王刘永,和黄皓关系恶劣,对他很是憎恶。黄皓掌权后,经常在刘禅面前诋毁刘永,导致刘禅对其渐渐疏远,多年不召见他,兄弟俩跟陌生人似的。

还有姜维,回朝后发现黄皓已失了臣子的本分,遍结党羽,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愿,让黄皓给姜维赔罪。姜维担心遭到黄皓的报复,竟不敢留在成都,自请到沓中屯田。

身为大将军、握有军权的姜维都如此,其他大臣更不用说。要么依附黄皓,要么成为他的敌人被他打击诬陷。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绵竹之前,悲愤地留下两个遗憾,其中之一是未能铲除黄皓。以他的出身以及在蜀汉的资历,想杀黄皓都做不到,可见黄皓已成为蜀汉的大毒瘤。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不解,黄皓既然是这么个大祸害,当初诸葛亮怎么不除掉他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的黄皓只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还没表现出什么野心,也没敢做啥坏事,服侍好刘禅就是他最大的人生目标。哪怕刘禅有点偏爱他,诸葛亮也用不着对付一个小太监,有失身份。

何况杀鸡焉用牛刀,董允在世时就能制住黄皓,假如黄皓敢在诸葛亮活着时作乱,根本不需要诸葛亮亲自出手,自有人料理,分分钟的事儿。

但客观来说,蜀汉的灭亡并不是黄皓造成的,而是大势所趋。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关键词: 权倾朝野 留在成都 旁门左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