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今亮点!朱棣为修长陵,派人在云贵川干了一件事,后世的帝王只有羡慕

时间:2022-11-08 09:40:4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于公元1402年在南京称帝。在朱棣登基之后不久,他就开始筹备迁都北京的计划,同时也在北京修建了陵寝,即后来的明长陵。值得一提的是,朱棣为了修长陵,派人曾到云贵川的深山老林干了一件事,让后世帝王们都羡慕不已。朱棣究竟干了什么的事情呢?下面,就让小编就来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修建帝王陵可不是小事,尤其是陵寝的选址极为费力,毕竟帝王们都是"风水"的忠实信徒。自朱棣称帝,他就多次派人在京城周边寻找合适的陵址,后来经过两年多的筛选,陆续给出几个比较合适的选址,比如京城西北郊的羊角山和西郊的燕家台,但不过朱棣都不满意。因为羊角山靠近狼儿峪,朱棣觉得"猪"和"狼"在一起不安全,而"燕家"又和"宴驾"谐音不吉利,所以最后诸如此类的陵址,也都被朱棣一一否决了。

两年选址无果,朱棣在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亲自到京城选址,最后经过数月的勘察,他偶然间发现西北郊外的燕山山脉雄伟壮观,而且中间有一处平原三面环山。朱棣经过一番考虑,就决定在此修建陵寝,作为他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宿,这就是明代帝王的皇家陵园,即现在的北京明十三陵。

从公元1407年开始,长陵的修建就正式开始,按照帝王陵的礼制,陵园内还要修建一座享殿,明朝叫做祾恩殿,不过我们都俗称为大殿,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祭祀的。在陵园内,享殿的规格也是最大的,所以朱棣在修建享殿的时候就尤为煞费苦心,他并非不知道该怎么修,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修得奢华。一段时间之后,有位来自云南地区的大臣,就给朱棣献上一个妙招--用金丝楠木做享殿的梁柱。

金丝楠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生长在云贵川一带的深山老林里面,而且是数量也极少(现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历史上,用金丝楠木制作家具就已经是奢华的了,而用来修陵墓建享殿则更是鲜有之事,因此大臣的提议让朱棣感到很新鲜。于是,朱棣当即就下令,派出了数万人到云贵川寻找金丝楠木。

就现在来说,我们进入云贵川的深山都不是易事,在当时进山的困难更是大得难以想象,所以在云贵川当地,也就有了"进一千,出五百"的民谣。至于砍伐金丝楠木的过程就不多赘述了,反正最后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陆陆续续地将60多根金丝楠木运到北京。在修建享殿时,仅内部支柱就用了足足32根之多,而且都有3人合抱之粗,根据年轮判断也都有数百年的生长历史。

其余的金丝楠木也一点都没浪费,全用在了修建享殿上,比如房梁,窗户和大门等等。或许您心中还有疑惑,金丝楠木为什么很奢华呢?主要还是因为金丝楠木千年不腐,所以我们如今再看长陵的享殿,也依然如新,其次金丝楠木还有万年不散的异香,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到明代中期,金丝楠木就已经濒临灭绝,因此清代皇帝乾隆想用金丝楠木时,因久寻不得就在暗地里打起了长陵享殿的主意……

由于朱棣的过度砍伐,带动了明朝砍伐楠木的风潮,也等于将金丝楠木推向了灭绝的边缘,仔细想来真是暴殄天物,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就破坏了有限的自然资源,这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不该被提倡的做法。对我们来说,除了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更要拒绝浪费自然资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关键词: 金丝楠木 深山老林 自然资源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