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资讯:打垮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称帝呢?

时间:2022-10-05 18:53:0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864年,湘军攻入南京,端掉了洪秀全的老巢,此时曾国藩的权势到达了巅峰。

曾国藩的湘军人数有30万之众,如今又打垮了太平天国,威震天下。更厉害的是,曾国藩贵为四省总督(苏、浙、徽、赣),光一个江苏省的税收占到了整个帝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实力不容小觑。而且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都是出自湘军,可以说,曾国藩已经控制了半个清朝。


(资料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为何不反清称帝呢?其实,曾国藩看似风光无限,却处在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之中。

忠君爱国的理念,一直约束着曾国藩

在击败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他的手下纷纷劝他自立为帝。其中胡林翼说得最为露骨。

胡林翼曾经悄悄的递给曾国藩一张纸条,曾国藩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现在半个清朝都没人管,只要您老振臂一呼,我们必会拥戴您做皇帝。但是,曾国藩不为所动,只是悄悄的把纸条撕了。

更加厉害的是,连敌人都劝说曾国藩自立。太平天国降将李秀成曾经暗示曾国藩,只要他肯称帝,李秀成必会带领太平军残部投靠,助其成就大业。曾国藩听完之后,也是一言不发,判处李秀成斩首(而非凌迟),让他死个痛快。

甚至在弟弟曾国荃带领众将士想要拥立自己,上演黄袍加身时,曾国藩亦是用沉默表达了抗议。为此,他写下了千古名联:

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如

由此可见,曾国藩忠于清朝、绝无二心,这种人又怎会造反呢?

内忧:湘军内部开始分裂

曾国藩的军队虽然有30万人,但是这些军队并不全归曾国藩管,曾国藩的嫡系部队其实只有5万多人。

而且此时湘军内部,各位将领开始不服曾国藩管制。先是左宗棠和曾国藩闹起了矛盾,慈禧趁机提拔左宗棠为总督,让他带走了几万人去了浙江。

后来沈葆桢又因为军事物资的问题,与曾国藩决裂,带走了一部分军队驻守江西。

曾国藩名义上是四省总督,但其实浙江和江西他已经管不了了。湘军中的将领们也纷纷开始自立山头。如此一来,曾国藩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

外患:朝廷的猜忌与监视

曾国荃在攻破南京之后,曾国藩欣喜若狂,赶紧将捷报上奏,却换来了一顿臭骂(让洪秀全的儿子跑了),慈禧还威胁曾国藩交出太平天国的财物,此时的曾国藩意识到朝廷对他已经不信任了。

朝廷在利用曾国藩的同时,也在打压他,为了防止曾国藩拥兵自立,慈禧可谓是煞费苦心。慈禧先是煽动湘军分化,后来又扶持了李鸿章,让其成立淮军,与曾国藩的湘军进行对抗。

在得到朝廷的扶持之后,淮军迅速壮大。而且淮军的成员多是太平军旧部,对湘军可谓是恨之入骨。如果曾国藩起兵谋反,淮军必是一道难过的障碍。

在这期间,曾国藩曾遭遇五次大劫。最惨的一次,曾国藩在南昌被石达开打得大败,都准备自杀殉国了,如果不是因为天京事变,石达开赶回去救援,恐怕曾国藩早就身首异处了。

而且在战役中,曾国藩的二弟和三弟都相继战死。敌人的折磨和亲人的惨死,都让曾国藩身心俱疲,这其中的痛苦,一般人难以承受,曾国藩累了,真得累了。

于是乎,曾国藩在攻破南京一个月之后,就展现出激流勇退的大智慧。他不但亲手裁减掉自己一半的兵力,还让骁勇善战的弟弟曾国荃主动请辞退休。

这些举动终于换来了朝廷的信任。八年之后,曾国藩以两江总督的身份病逝,位极人臣,极尽哀荣。

千百年来,除了郭子仪之外,又有谁能做到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得以善终的呢?

服,大写的服。

此外,慈禧还派满清第一勇士僧格林沁驻守长江沿线,以此对曾国藩进行包围监视。

到了北方地区,多以陆战为主,而湘军又擅长水战。曾国藩如果胆敢起兵北上,必然占不到什么便宜。

曾国藩身心俱疲,不想再打了

在和太平天国长达11年的对抗中,曾国藩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关键词: 太平天国 身心俱疲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