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视点!冷血薄情谭嗣同父亲贵为湖广总督,为何看儿子被砍头无动于衷

时间:2022-07-19 21:38: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如果说,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是什么?那一定会有很多人回答:是亲情。因为亲情相对于友情、爱情而言,无可选择的多了一层血浓于水,不论对方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亲人总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自己这边。

但是,曾经在中国革新变法历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因为侵犯到封建顽固派慈溪太后切身利益,而迎来了杀身之祸后,身为朝廷重臣湖广总督的父亲,却为何无动于衷不替他求情呢?戊戌变法立新政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长达五千年的绵延历史。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无数的劳动人民,为我们创造了无比珍贵且至今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


(相关资料图)

但是也正因为其社会中传统封建系统的严密与完备,使得很多早已过时的事物,也难以跟随社会进步的脚步而同步发展。

于是,无数有志之士便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来警醒世人、推翻旧制,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谭嗣同,便是那历史长河中,无数为社会变革做出牺牲的英雄之一。1865年3月10日也就是清朝同治四年,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祖籍湖南浏阳。

谭嗣同曾师从唐才常、涂启先、刘人熙等知名学者,著有《仁学》,主要从宗教、哲学、科学三个方面来阐述其毕生学术成果。

由于曾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著作,再加之对照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在家国发展方面产生了较为进步而独特的见解。

1895年,年仅30岁的谭嗣同,在听到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这一消息之后,对清朝政府应对外国欺辱的退缩态度感到不满,开始组织有识之士,与自己一同要求变法。

1897年,谭嗣同与良师好友唐才常共同创办时务学堂,传播变法维新思想。经过不懈努力,谭嗣同等人革除旧制、设立新政的思想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赏识。

1898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谭嗣同等人迎来了《定国是诏》,宣布由上往下的变法新政。

接着,谭嗣同、林旭、刘光弟、杨锐作为变法维新的坚决支持者,得到光绪皇帝的重视,被授予实权封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谭嗣同感到受宠若惊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清朝政府会改头换面,成为像西方国家一样先进的新政帝国。触动慈溪遭杀身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谭嗣同等人的变法维新活动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侵犯了更多的,来自以慈溪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势力的切身利益。所以当谭嗣同等人主张的变法维新活动,发展到一定地步时,便无可避免的会迎来慈溪太后一脉守旧派的反击。

那么,光绪皇帝作为一国之主,又何惧慈溪太后一介女流呢?其实不然,光绪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在当时却并没有掌握大清王朝的政治实权。

很多时候,光绪皇帝都是作为一个傀儡皇帝而存在,不管什么样的国家大事、光绪皇帝极其大臣有着怎样的政治见地,往往都要经过慈禧太后点头才可实行。

慈禧太后与武则天的区别仅仅就在于,她没有明目张胆的喧宾夺主为自己穿上象征天子身份的皇袍而已。

这样一来,当谭嗣同等人主张的变法维新之事落到实处之时,也就是守旧利益维护者慈禧太后对其发起进攻之时。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四处通缉谭嗣同等维新派势力的同时,还对原本就备受限制的光绪皇帝实施了软禁。

得知这一消息,原本还有机会逃脱的谭嗣同,却因为担心光绪皇帝的安危而被捕入狱。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极其同僚纷纷被慈溪耳目"捉拿归案"。

入狱期间,因为一直宣扬变法维新,做着有利于国家大计、百姓民生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替他受死。

面对他人所提议的易容换装之逃跑计划,谭嗣同却视死如归的说出这样一番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流血牺牲,可以用来警醒世人,而不愿意苟且偷生从此亡命天涯。

虽然其做法有些极端、甚至冲动,但是却深刻的体现出其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众多民众的爱国热情。

早就想对维新派斩草除根的慈禧太后自然明白,对于谭嗣同等人的处理刻不容缓,免得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于是没等案件详细审讯,慈禧太后便下旨于9月28日对其进行斩首示众。这一天,"戊戌六君子"成员全部遇难,无一幸免。父亲冷酷无所为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好奇,谭嗣同的父亲作为当时的湖广总督,身居要职,地位并不低,为什么面对即将斩首的儿子却似乎无所作为呢?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在当时来看,属于慈禧太后一派的顽固守旧派,对于儿子热衷并付出全部精力的变法维新之事,谭继洵并不理解而且还十分反对。所以当谭嗣同提出变法维新之初,父亲谭继洵便极力反对,认为儿子这是在违背传统、崇洋媚外,破坏了上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也正因此,父子双方极端对抗的政治见地,使得二人的父子关系变得日渐清冷。

其次,即使自己不同意儿子的政治主张,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听到谭嗣同被捕,并且几天之后即将问斩的消息,血浓于水的亲情让谭继洵感到悲痛不已。

可惜自己生性胆小谨慎,对于朝廷政令向来唯命是从。自己虽然是湖广总督,可是想想连比自己官职更大的张之洞,都救不了自己的幕僚也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自己又谈何容易呢。

最后,谭继洵从小丧父,中年所得官职全靠自己一步步战战兢兢、做事谨小慎微才走到湖广总督这一步。

作为家中能力最大责任也最大的长者,谭继洵深知仅靠一己之力,想要与朝廷对抗是多么的不自量力。

并且谭氏家族百十来号人,都仰仗谭继洵一人在朝廷运筹帷幄才得以安身。

如此境况之下,如果谭继洵贸然前去为儿子游说求情,搭上自己的一条老命倒是死不足惜,但是如若因此而为整个谭氏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岂不是成了谭氏一脉的罪人。

所以,再三斟酌之下,无可奈何的谭继洵只能选择静观其变。太多无奈无力为

虽然自己作为父亲,没能为自己的亲生骨肉保全性命实属无能。但是幸而谭氏一族并没有因此而遭到赶尽杀绝,慈溪太后只是将其父谭继洵革去湖广总督一职,总体而言还是值得欣慰的。

在谭嗣同过世之后,谭继洵不但因为没有救儿子于水火之中迎来了一片骂声,历经丧子之痛也导致身体状况日渐不佳。

众人只知道谭继洵胆小怕事在儿子出事后无动于衷,可谁又能明白谭继洵心中那千丝万缕的无可奈何呢!1901年,谭继洵怀着对儿子深深的歉疚与思念在病榻上与世长辞。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忍辱负重、背负着所有人的期望活在这个世上才叫人痛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关键词: 变法维新 慈禧太后 湖广总督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