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焦点速看:专家解开宋朝第一谜案, 四点理由证明: 赵匡胤拱手将皇位让给弟弟

时间:2022-12-26 18:03:1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导读:


【资料图】

开宝九年(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与弟弟赵光义饮酒之后,暴死宫中,年仅五十岁。赵匡胤死时,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分别是检校太傅赵德昭(26岁)和检校太保赵德芳,可最后继承皇位的确实他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赵光义继位,完全违背了封建社会皇位继承的传统,所以,自从赵光义登上皇位之后,关于他得位不正的各种阴谋论,就在朝野上下传扬开来。不过历史专家认真研究了宋朝初年的历史、政治之后,认为赵匡胤是将皇位拱手让给弟弟赵光义的,并且给出四点理由,证明赵匡胤早已内定赵光义为皇储。

第一、赵匡胤在位十六年,却迟迟不立太子。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当时他的长子早亡,次子赵德昭已经10,岁,这时赵匡胤没有立太子,可以说是儿子年纪还小。可到了976年赵匡胤驾崩前,赵德昭已经26岁,早已成年,相比历史上著名的孙权、魏明帝曹睿、汉武帝刘彻等人掌权时都要年长,但赵匡胤依旧没有册立他为太子。

第二、让弟弟赵光义位居高位,辅佐朝政。

赵匡胤坐上皇帝之后,不断给弟弟赵光义加官进爵,在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按照封建继承制度,皇帝的儿子、兄弟成年之后,除了太子其他人都要出外就藩,远离政治中心。

但赵光义不仅没有离开京城,反而入阁拜相甚至做了首都开封府的行政长官,这就让人很迷惑,是不是赵匡胤在为赵光义培养他的"班底"。如果赵匡胤想要传位儿子,那么早就应该让赵光义出镇外藩,这样赵光义绝不可能夺取皇位!

第三、册封晋王,打击反对者赵普

赵匡胤在位时期,宰相赵普是反对赵光义的,可在973年,赵匡胤竟然将赵普免职调离京城,相反册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权力还在宰相之上,其实这就是赵匡胤要传位给弟弟的准备,不然他何苦要打击赵光义的反对者赵普。

第四、不给儿子、其他弟弟机会,让赵光义一人独大。

赵匡胤不顾朝臣反对,坚持将赵光义最大的"对手"赵普赶出京城,还将赵光义册封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可对自己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弟弟赵廷美,赵匡胤却都没有让他们出任要职,掌握实权。

比如赵廷美,职务是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两个儿子职位也已虚职为主,次子赵德昭职务是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完全不能与赵光义相比。如果赵匡胤要传位给儿子赵德昭,完全可以让他以太子身份监国,这样赵光义根本无法夺权。

虽然赵匡胤想传位给赵光义,但应该还没有最终下定决心,所以也迟迟没有正式册封赵光义为皇太弟,这也使得赵光义继位缺乏第一手的"合法性"。

为了解除继位的"合法性危机",在赵光义即位的第六年(981年),他突然向外界公开了一份盟约,内容大意是说:哥哥赵匡胤之所以传位给自己,是因为妈妈昭宪太后杜氏,在建隆二年(961年)临终前,要求赵匡胤这么做的,还让他们兄弟约誓了,大臣赵普也参与了整个过程。这就是北宋初年最著名的"金匾之盟"。

但"金匮之盟"出现的时候,最关键的两位当事人昭宪太后杜氏、宋太祖,早就死了多年,所谓死无对证,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遐想空间。

诸位对于宋太宗继位有何看法?认为他的皇位是否合法?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金匮之盟"呢?都可以说说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同平章事 政治中心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