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崇祯皇帝

时间:2022-12-23 19:49:4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题记: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好大喜功、眼高手低,这样一个人当皇帝,亡国几乎是必然的。


(资料图)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崇祯的历史地位和评价还真不低,比起夏桀商纣周幽隋炀好多了。李自成在《登极诏》里就评价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崇祯帝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崇祯帝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崇祯的性格相当复杂,《明史》说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帝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所以,崇祯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帝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监。与此同时,崇祯虽屡下罪己诏,然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而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也正是其贪财苛政最严重的后果。故而,崇祯尽管勤政,却错误百出,不仅不可能中兴明帝国,其亡国也几乎是必然。

崇祯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可见,直到死,崇祯也没有认识到自己施政方面的缺失、失误、错误。

历代学者们对明朝灭亡进行了诸多分析、研究,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最高领导层都是只懂得权斗阴谋诡计,不懂得治国安邦。

崇祯当上了皇帝,很快就雷厉风行地清除了宦官专政,被当作聪明有为的中兴之主。但除了内斗内行,擅长权谋之术外,之后治理国家、内政外交真的是一塌糊涂。每一次重大决策都错,好心人为他解脱说那是判断失误。

第二,整个统治阶级都被自我吹嘘所陶醉,以自大狂的心理描绘现实,处理危机就左支右绌,动辄得咎。

仔细看看明史,可以看出,明朝其实是有很多次机会和关外的女真、李自成的义军达成协议和平共处的,但最终都没有成功,甚至对方求和也不许,结果只能不断找打,被打得落花流水。

明明打不过别人,可别人要求和称臣还不同意,这其中的逻辑真是奇哉怪也。

其实,也好理解,崇祯不敢和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个统治阶级的自大狂心理,让不敢负责任的皇帝犹豫不决,最终坐失良机。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以自大狂为标志的所谓爱国主义,让他们不能后退半步,否则就是卖国贼,死无葬身之地。这才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三,做官只为稻粱谋,自己的名利地位比国家兴亡更重要。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懂得,文人无行是国家灭亡的必备条件,甚至是先决条件。明末的文人官僚阶级,内斗人才济济,办事却找不到人。所谓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真的没有人才吗?不是,逆淘汰的制度环境下,不干事就不会招致祸害。全力以赴、忠君爱国的,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这样的官场风气,不灭亡就没有天理了。

人民被官逼民反了,不去解决人民的问题,只想着武力镇压。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死了高闯王,还有李闯王,而且越闯越有料,直取了皇帝的老窝,皇帝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

清军作为少数民族,占领中国后为什么能够很快就稳定了统治呢?在明朝无能的官僚阶层,怎么就能很好的为外族统治者服务呢?不断造反的老百姓,怎么就能在外族统治下老老实实过日子呢?这些问题,到现在仍有很多人想不通。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吃有喝,谁就是好家伙,光喊那些假大空的口号没有用,唬不了几天。

公众号:夜读社

关键词: 死无葬身之地 统治阶级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