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热头条丨三国人物志:蜀汉右将军辅匡,参与两次重要战役

时间:2022-12-22 14:47:4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宿刘温书斋(张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

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它处于战乱之中,无论是各个军阀的碰撞、吞并,还是打破并且重建秩序的过程,都少不了一些英雄人物的推动。大多数的目光都聚焦在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这些大人物的身上,他们在史料上有详实的传记;在文学作品中更是被进一步地加工,形象更加鲜明。这些显赫的大人物对历史发展固然做出巨大的贡献,足以站在三国历史舞台的中心处,但是要想维持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的良好运作,显然还需要更多的人才。有一些人物没有个人传记,也不入小说家的青眼,虽然在史料中经常出现,却等同于销声匿迹。比如蜀汉的右将军辅匡。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人物。

跟随刘备入川,成为巴东太守

辅匡在《三国志》中没有个人传记,也没有裴注的内容作为补充,不过好在他在蜀汉还算占据一席之地,蜀汉大臣(后被姜维免为庶人)杨戏撰写的《季汉辅臣赞》中,提到了辅匡这个人物。《三国志·蜀书·杨戏传》中引用《季汉辅臣赞》,并且在其中对一些没有个人传记的人物进行简单介绍,非常具有史料价值,也算是提供了一些辅匡的信息。

辅匡字元弼,是荆州南郡襄阳人。辅匡是怎样加入刘备集团的,这个没有具体的记载。襄阳这个地方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南下之后,就一直在曹操集团或者曹魏的控制范围内。关羽的襄阳太守实际上是虚领,孙权倒是极其短暂地摸到了襄阳,但也转眼丢失。辅匡投奔刘备,大概是两个途径,第一是刘备蛰伏荆州北部时期;第二是曹操南下,刘备从新野(或者樊城,史料记载有冲突)向江陵撤退路过襄阳的时候。"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小编个人倾向于第二种可能。

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刘璋邀请刘备以及孙权入川(孙权方面入川的人是吕岱,试图引诱、消灭张鲁失败),辅匡也是随同之一。从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七年(公元211年到212年),刘备在葭萌树立威信,可能还与张鲁暗通款曲;从建安十七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2年到214年),刘备与刘璋撕破脸皮,最终兵临成都城下,迫使刘璋投降。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对"三巴"的行政划分做了调整。刘备将巴东郡先后改名为江关(郡守为江关都尉)、固陵郡,最后在朐忍县徐虑、鱼复县蹇机等人的请求下,更名为巴东郡(因为徐虑、蹇机争求"巴"这个名称,刘璋分巴郡的时候也面对过这样的问题,这或许是古代人的乡土情怀的体现之一),以辅匡为巴东太守。

参与"夷陵之战",后成为蜀汉右将军

辅匡在巴东太守任上的时间,至少到蜀汉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这个时候曹丕已经取代汉献帝开创曹魏;孙权不久之前偷袭荆州、杀死关羽,为避免两线作战站在曹魏的一方,没有自己的年号,至少在史料中的记载是这样的;刘备也开创了蜀汉,正准备对孙权动手。巴东郡就处于益州与荆州的边境,是刘备伐吴的前线基地,几乎也可以说是刘备率军出川的唯一通道。这个时候辅匡作为巴东太守,承担了更多的军事上的职责。

在章武元年七月,刘备正式发动对东吴的战争,并陆续攻取巫县、秭归县;章武二年二月,刘备率军进驻夷陵县,另外派遣马良从佷山进入武陵策反五溪蛮。主要是夷陵和荆南地区的两个战场。结果刘备两个战场都收获了惨败,马良被步骘牵制,最后死于这次战役;而刘备的主力部队更惨,史料记载"仅以身免",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刘备这次失败确实是非常惨烈。程畿、傅肜、冯习、张南、沙摩柯等人战死;杜路、刘宁投降;黄权投奔曹魏。辅匡也参与了"夷陵之战",身份为"别督",或为独领一军。不过他比较幸运,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安全撤回到蜀汉。

在"夷陵之战"之后,没有见到太多的关于辅匡的记载,只知道辅匡在蜀汉建兴年间(即公元223年到237年)做到镇南将军,这个时间至少持续到延熙四年(即公元241年),因为杨戏写《季汉辅臣赞》的时间是在延熙四年,《季汉辅臣赞》中称呼辅匡为"镇南"。之后辅匡成为右将军,封乡侯。再之后的记载就没有了。

辅匡的人物形象

辅匡这个人在蜀汉做到右将军,虽然不能算是顶尖的一批,但也确实是一个重号将军。《三国志》、《华阳国志》包括《季汉辅臣赞》等史料中均有辅匡的记载。然而这种记载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在"益州之战"和"夷陵之战"中辅匡虽然也有所参与,但完全没有体现出作用。这或许是蜀汉史料缺失的缘故,或许也是辅匡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所以没有史家为其宣扬。

不过从一些零星的史料上,还是能够看到辅匡的一个大致的形象。在《季汉辅臣赞》中费观一条的补充里,就提到了辅匡。李严这个人物的地位比较尴尬,在刘备惨败到去世这段时间,蜀汉出现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刘禅所在的成都,一个是刘备所在的永安(就是鱼复)。李严这个时候的官职是尚书令,是在刘备所在的永安。刘备临死之前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不过这个"内外军事"并非是蜀汉的军队,而是永安一带的军队,李严的实际职责其实是永安都督。而这个时候辅匡的身份是巴东太守,难免与李严打交道。不过两个人的关系却不怎么样,李严反而跟江州都督、巴郡太守费观的关系很亲切。

再看《季汉辅臣赞》中辅匡的评价:"镇南粗强",大概是比较粗暴刚强的形象,又与刘邕"并豫戎任",还是军事上的任务。辅匡除了巴东太守以外,镇南将军、右将军还有护军的军衔(从《弹李严表》中的排序来看,护军低于军师、督军、监军;高于典军、参军)都是和军事有关。巴东太守在当时也是面对东吴的前线。所以小编认为辅匡整体上是一个武人的形象,和同样没有立传,但是赫赫有名的陈到或许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

关键词: 夷陵之战 这个时候 镇南将军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