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精选!明朝对日战争——万历平倭援朝战争,拖垮明朝了吗?

时间:2022-12-21 14:43:0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万历三大征之朝鲜之役,也称为万历平倭援朝,是明朝派兵击退入侵朝鲜日军的一次远征作战,它也是三大征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


(相关资料图)

这场战争深刻影响了今后数百年的东亚局势,明军的远征在历史上除了肯定其必要性之外,也普遍认为它给明朝造成很大负担甚至是拖垮了明朝,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数据不会说谎,先从财政上看看明朝为这场战争花了多少钱。

根据万历朝曾任户科都给事中,时任工科给事中的王德完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奏疏里说得很清楚:

如宁夏用兵甫数阅月,约费饷银一百八十七万八千余两;朝鲜用兵首尾七年,约费饷银五百八十二万二千余两,又地亩米豆援兵等饷约费银二百余万两;平播之师未及朞年,约费饷银一百二十一万六千余两,连川中凑办共约二百万三千余两。

朝鲜之役的军费大约是5822000多两,并且他还进行了补充,还要加上"地亩米豆援兵"等费用200多万两,这样总数就是780多万两。

在万历三十年曹于忭的奏疏中,又确认了这一数字,"倭之役费饷银七百八十余万"。

这780多万两白银,对明朝是个什么概念呢?确实是一笔巨款。

根据万历五年的统计数字,明朝的财政收入是四百三十五万两白银,结余是八十五万两,此后历年都比较平稳。

按照这个数字,这场仗一打,明朝得搭进去近两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将近十年的财政结余,这确实是一大笔钱。

不过,账不是这么算的。

明朝的财政到了嘉靖晚期已经比较恶化,长期的倭乱和吏治的腐败使得财政空虚,海瑞《治安疏》里说的"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正是对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

"嘉靖家家净"的局面自从隆庆即位后开始得到扭转,随着与蒙古达成封贡协议,也就是"俺答封贡"以后,又随着张居正改革的开始,大明王朝一口气又缓了过来,边疆的军事支出大幅减少,又能从互市中得到收入,从隆庆五年起,明朝已经度过了财政危机,财务状况开始转好。

虽然隆庆皇帝没熬太久,第二年就在过度放飞自我中驾鹤西去了,但张居正改革却继续推行,一直持续到了万历十年(1582年)他去世之后,这段时间也就是"隆万中兴"。

即使张居正改革被废除,朝廷也继续坐收红利,万历十五年,巡按御史孙愈贤在奏疏中把封贡前后十几年的数据做了比较,结论是光宣府和大同两镇就省下了1128万多银两。

"北虏款市已十六年,取既款后十五年与未款前十五年较之,通计二镇所省几一千一百二十八万有零。又城堡赖以修,边地赖以垦,盐法疏通,蓄积称富,而生齿亦号蕃庶,款市之利,不既彰彰哉!"

万历时期的国库有多少钱?

那么万历时期明朝的国库有多少存银呢,两个字:疯涨。

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户部的数据是:"银共二百五十二万五千六百一十六两、金四百六十五两、铜钱一千六百一十九万九千四百八文。"

到了年底十二月的数据是:"太仓银库实在金四百六十五两、银四百三十八万五千八百七十五两有奇、铜钱一千六百四十万六千四百有奇。"

明穆宗在当年五月驾崩,第二年就是万历元年,太仓库的存银在万历即位后继续保持着增长势头,因为隆万中兴还在继续。

但是,明朝后期最有钱的衙门还不是太仓库,而是太仆寺。

真正拖垮明朝的,还是万历末期开始辽东局势的崩坏,以及随后国内遍地而起的农民军。明朝与后金作战,据不完全统计消耗的军费就达到了六千多万两,就这就已经是三大征军费总和的数倍。

如果光是在辽东开战,明朝砸锅卖铁缝缝补补或许还能再撑一段时间,更要命的是关内蜂起的农民军,他们对明朝经济的破坏是致命的,相当于掐断了财政收入的很大来源,并且明朝还要花费巨资来平定,就算赶走了农民军,地区上的人口、生产遭受的破坏也不是短期能恢复的。

一边是关外战争的开支,一边关内也由于农民军的破坏导致民生凋敝,税收大幅下降,同时还要派出军队镇压农民军,最终逼死崇祯的也不是皇太极而是李自成。政治制度上的缺陷、双线作战的内忧外患再加上一部分天灾原因,最终把明朝给彻底拖垮。

太仆寺在明初只是掌管马政资源,随着明朝赋役折银政策的实行,从明朝中期开始太仆寺的资源转化成白银成为财政收入,这笔钱从成化皇帝开始就成为了财政应急的选择,到了嘉靖时期更加重要,从嘉靖开始,太仆寺的财政地位就逐渐超过了太仓库。遭遇财政危机的嘉靖皇帝就先后122次从太仆寺常盈库里支取了642万两左右的白银。

财政状况逐步好转后,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年太仆寺的存银又超过了四百万两,同一时期太仓库的存银也不下四百万两,两者相加有八九百万之多,这还不包括其他的府库,从嘉靖到万历初期,明朝财政的好转是显而易见的。

明朝的经济压力。

话说回来,就算府库充盈,一场朝鲜之役消耗掉780多万两那也是吃不消的,相当于多年攒下的家底一下子被败光了。

其实这里有个误区。万历平倭援朝之战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到万历二十七年宣告结束,时间跨度有七年,如果按照780万两白银的数据来计算,平摊到每一年就是111万两左右。

嗯,每年111万多两白银,这看上去也不少啊,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从开战到日军撤回本土,七年的时间里并不是都在作战,也并没有常驻大军在朝鲜,真正大规模作战的时间段是两个,加起来不到两年。

一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李如松率军入朝收复平壤,在碧蹄馆之战后收兵回撤,只留下查大受率少量兵马留守林津江北岸。这次明朝派出的兵力前后总共是四万余人,规模并不算太大。随后李如松在1593年8月就带走了三万多人撤出朝鲜,留驻的只有数千人,明军远征的时间是从十二月到八月共9个多月。

二是过了四年之后,和谈破裂,丰臣秀吉再次侵朝,明朝出兵平倭。这次动员的兵力比较多,前后数次增兵总计有十一万多人,但战争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从1597年初持续到年底,一共一年不到的时间。

也就是说,朝鲜之役带给明朝实质上的经济压力,加起来是两年左右的时间,并且这两次之间有近四年的间隔。在这前后七年多的时间里,战争并没有影响到明朝本土的收入,该收的钱还是照收,即使一次军事开支比较大,也可以动用府库的存银来支持,还不至于让大明帝国伤筋动骨。

还有一方面,朝鲜之役明朝固然招募了许多士兵,但更多的是调动国内原来的军事力量,比如辽东的骑兵、刘綎的川兵、陈璘的水师等等,这部分基础的军队,本身就是常备军事力量,即使不打仗也是要耗费粮饷的。

明军平时的军饷,以隆庆六年兵部尚书、宣大山西总督王崇古的奏疏来举例:

"大同原募补军已减五千名,可以省年例主饷五万五千两,余银照旧解发户部"。

王崇古的意思是俺答封贡后边境太平,大同镇裁军5000名,省下了55000两银子的军饷,由此可以推算大同边军的军饷是平均每人每年11两白银。

不管有没有朝鲜之役,常备军的这部分基础军饷开支显然是省不了的。

万历时期的财政,还可以从上文说过的太仆寺常盈库的支出来加以观察。明神宗朱翊钧执政时间最长,在位48年,他支取的常盈库次数和数目也是最大的,总计有194次,数目达到了2171万多两。

支出大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万历朝战争多发,二是太仆寺承担了许多原本其他部门该负责的支出,在财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但从反面来考虑,支出大也说明收入大,如果太仆寺常年入不敷出,可能撑不到三大征结束就被支取光了,太仆寺能承担如此庞大的支出,也是当时明朝财政状况的一个反映。

从军事上来看,明军的实力也没有因为朝鲜之役而受到严重削弱。

大家津津乐道的名将李如松,第一次入朝作战后就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在任上和蒙古作战中阵亡,与朝鲜之役显然扯不上什么关系。

至于现在还有李如松之死是文官出卖的阴谋论,真假这里不予置评,只说一点,李如松阵亡时是50岁,萨尔浒之战要再过20年,如果李如松活到那个时候也已经是70高龄。

或许70岁的李如松还有能力指挥作战,但20年过去,即使当年的青壮年也已年近花甲或古稀之年,当年的士兵必定早已更替,一两代人的交接已经完成。

军队需要新鲜血液,指望着在朝鲜之役战损的士兵去完成萨尔浒之战是不现实的,何况许多人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是个未知数,名头很响的辽东铁骑在明末人数也一直不少,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山海关时手下还有好几万,他们在与后金作战中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战绩。

关键词: 朝鲜之役 财政收入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