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今日观点!面对仅一千守军的陈仓,诸葛亮为何出动八万之众,此举另有深意

时间:2022-12-13 18:42:1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发生在陈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郭淮、郝昭和姜维。故事梗概如下:

孙权在武昌称帝,任命顾雍为丞相,陆逊为上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为太子左辅。随后,孙权又召集群臣商议伐魏之事。老臣张昭提出,可派人前往蜀汉,展开联合行动,孙权随即命使者来到成都。

诸葛亮认为,可以建议孙权派遣陆逊兴师伐魏,等司马懿被曹睿派去抵抗东吴之际,自己再从西北出兵。于是,诸葛亮派太尉陈震出使东吴,将自己的作战计划转告孙权。孙权大喜,下令陆逊在荆襄地区训练兵马,择日出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没过几天,诸葛亮得知陈仓守将郝昭病重,密令魏延和姜维率五千兵马赶往陈仓城下,待火起之后全力攻城。魏延和姜维走后,诸葛亮又对关兴、张苞进行了一番战前部署,二人受命而去。

得知郝昭病重,郭淮连忙命张郃率领三千兵马火速前往陈仓。谁知张郃尚未赶到陈仓,北伐大军已经攻克该城,守将郝昭在守城过程中病重而亡。张郃率部来到陈仓城下时,不仅遭到关兴、张苞的阻击,又在退军途中被魏延追杀,伤亡惨重。此后,诸葛亮又命姜维和王平分别率领一万兵马袭击武都和阴平。

得知陈仓失守,郭淮连忙上表向魏明帝曹睿求援。此时,大臣满宠告诉曹睿,孙权已在武昌称帝,陆逊正在训练兵马,准备出兵犯境。曹睿大惊,向群臣问策。司马懿认为东吴只是坐观成败,只要击退诸葛亮,东吴必然不会出兵。于是,曹睿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接替病重的曹真指挥西北战局。

小说中描述的此次诸葛亮攻占陈仓及击败张郃的这场战斗,在历史上并非发生过,完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自从诸葛亮兵败陈仓后,就再也没有沿这个方面方向进犯曹魏,因此也就不会出现小说中所描述的诸葛亮攻克陈仓、郝昭被活活吓死的故事情节。

这里附带说明一下,陈仓之战结束后,魏明帝曹睿下诏命郝昭来到洛阳,赐爵为关内侯,并继续驻扎陈仓。不过,不久以后,郝昭病情加重,最终不治而亡,他的死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除了陈仓并未落入诸葛亮之手及郝昭也并非被诸葛亮吓死之外,小说中描述的张郃与北伐大军的交锋也是作者的虚构。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诸葛亮围攻陈仓之际,张郃奉命增援。但当张郃率部进至南郑一线时,诸葛亮已经因为军粮耗尽而撤回了汉中。

既然史料中并无诸葛亮攻占陈仓、吓死郝昭、击败张郃之事,为何小说作者会进行如此虚构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是为诸葛亮遮丑。在小说当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作者又岂能让诸葛亮败在名不见经传的郝昭手中。因此,作者才不惜笔墨,虚构了诸葛亮复仇的一幕,让郝昭死于非命,以此体现诸葛亮的高明。

不少爱好者或许会对陈仓之战产生一个疑问:诸葛亮此次出兵的兵力达到八万余众,为何拿不下仅有一千多人镇守的陈仓呢?有人认为,此战仅仅是诸葛亮为了配合东吴在淮南一线的战斗而发动的一次牵制性作战,目的是减轻东吴的压力。因此,当得知张郃被调离荆州前线驰援西北时便主动撤军。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

以诸葛亮此次北伐的兵力来看,总计兵力达到了八万余众。这样的规模与"一出祁山"时相差无几,这就说明了诸葛亮对此战的重视程度。如果仅仅是进行牵制作战,诸葛亮大可不必调动如此庞大的兵力去围攻小小的陈仓。对于陈仓之战,诸葛亮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利用张郃所率的曹军机动兵力被调往荆州、西北兵力空虚时拿下陈仓这个曹魏西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并以此为起点,威胁曹魏西北重镇长安,从而实现占据曹魏西北地区的宏大战略目标。

不过,令诸葛亮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陈仓守将郝昭依托险峻地形进行了顽强而高效的抵抗,硬是将诸葛亮的数万大军阻挡在陈仓城下。双方激战二十多天,诸葛亮想尽了各种办法,却一直无法拿下该城。

最终,诸葛亮选择全军撤退,看似因为张郃率部赶来增援,但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却是自己的军粮耗尽。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的战前准备严重不足,过于自信,自认为以自己的数万之众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易拿下陈仓,却没想到在陈仓城下栽了一个大跟头。还是那句话,内政、外交都是诸葛亮的强项,两军对垒、决胜疆场实在不是诸葛亮所擅长的。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关键词: 陈仓之战 三国演义 西北地区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