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他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券,儿子却依旧被杀

时间:2022-12-12 17:42:1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清朝康熙皇帝曾经对朱元璋有治隆唐宋的评价。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在南方先后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一众枭雄,在北方攻破元朝大都,迫使元顺帝败退漠北,朱元璋能够取得这一系列的成就与他身边的能人异士不无关系。

这其中有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有处理内政堪比萧何的李善长,有神机妙算,屡献妙计的刘伯温,还有一个人,尽管他的名气不如以上几位,却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这九字箴言后来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这个人就是朱升。

朱升画像


(资料图片)

九字箴言,大明立国之本

朱升,出生于安徽休宁,从小饱读诗书,在中得进士之后,曾经担任过池州路学正,类似于现在教育局的局长兼教师,因为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政治腐败,担任池州路学正期满之后就辞官而去,隐居在自己的老家开馆讲学。

1356年,朱元璋率领大军攻克南京,并将南京作为大本营向外发展。在攻打徽州之时,从大将邓愈处得知朱升此人名气很大,有大智慧,因此虚心的向朱升请教时务,朱升以九字箴言来回复,这九字箴言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箴言最后也成了朱元璋的立国之本。

朱元璋剧照

高筑墙,顾名思义就是要将自己城池的围墙建得又高又坚固,实际的含义则是要巩固自己的根据地,自己的根据地稳固之后,才有了对外扩张的资本。

广积粮,古时候强调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从中也可以看出粮草对打仗的重要性。朱元璋后来让手下大将康茂才担任都水营田使,主要负责屯田,一年以后,就收获了一万五千石的粮食。

缓称王,指的是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要延缓称王。尽管朱元璋当时拿下了南京,有了自己的大本营,但是此时朱元璋面对的外来威胁同样不少,当时与朱元璋同处长江流域的还有两股势力,分别是在苏州称王的张士诚和陈友谅的陈汉政权,朱元璋面临着张士诚和陈友谅东西夹击的危险。

在朱元璋的北面,则是与元朝军队对抗的龙凤政权,此时的朱元璋还是龙凤政权下面的官员,朱元璋不称王,就可以得到龙凤政权的保护,避免和北方的元军正面交锋,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对付长江流域的另外两股力量。

朱升剧照

得到九字箴言之后,朱元璋欣喜万分,朱升从此之后就跟随朱元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朱元璋征战浙东之时,朱升向朱元璋举荐了刘伯温、叶琛等人,这些浙东名儒最后都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刘伯温更是被朱元璋比作是自己的张良。

大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升为大明王朝的礼制,政制的完善出力不少。朱升为大明王朝制定了祭祀,斋戒等礼制,封赏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等开国功臣的诏书也多半由朱升所撰写。为防止后宫干政,朱升和其他名儒修撰《女诫》一书。

拒绝封爵,执意归乡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升以年老为由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尽管朱元璋百般挽留,但是朱升心意已决,执意辞官归乡,为此甚至拒绝了朱元璋封爵的赏赐。

朱升之所以执意辞官归乡,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升已经看透了朱元璋这个人。

朱元璋剧照

徽州之行之后,朱升就一直跟随者朱元璋,经过长年的相处,观察之后,朱升发现朱元璋是一个猜忌心重,薄情寡义之人,对一些有才华的儒士特别不放心。

在建立大明之前,需要这些儒士为其出谋划策,两者尚能和平相处,但是在平定天下之后,这些以前的开国功臣就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因此,在朱元璋诛杀功臣之前,能够告老还乡,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是一种最好的保全手段。

朱升的判断非常准确,晚年的朱元璋为了加强皇室对权力的控制,先后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诛杀大批功臣。

蓝玉剧照

结语

朱升所提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箴言是朱元璋的立国之本,朱升对大明王朝功不可没。相比于同时代的李善长,汪广洋等一批开国功臣来说,朱升无疑要幸运得多。

朱升能够幸免于难,与其做事谨慎,淡泊名利的性格不无关系,对朱元璋性格的了解,使朱升担忧自己终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一天,因此急流勇退,告老还乡。

但是朱升的儿子朱同却没有那么幸运,尽管免死铁卷在手,却依旧逃不过被赐死的结局,朱升"不得老死牖下"的忧虑最终成为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删除。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觉得丞相权力过大,为了加强皇权,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九族,此后明朝不再设置丞相,而以权力相对较小的内阁替代。

胡惟庸剧照

胡惟庸案发生十年之后,晚年的朱元璋觉得自己百年之后,权力过大的功臣会对自己子孙的皇权产生影响,又借铲除胡惟庸同党为由,除掉了韩国公李善长等一批开国功臣,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诛杀的人数高达三万余人。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又借凉国公蓝玉谋反为由,诛杀功臣。蓝玉案之后,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也因为遭到朱元璋猜忌,先后被朱元璋赐死。

胡蓝两案之后,大明王朝一大批开国功臣被杀,只有汤和等寥寥数人幸免于难。

朱升请辞归乡,从而避免了朱元璋日后对其的清算,但是朱升的后代却没有那样的好运。

朱升执意归乡之前,朱元璋问朱升有没有儿子可以为自己效劳,朱升老泪纵横,说自己确实有一儿名朱同,但是担心朱同会触犯刑法而宁愿其老死家中,如果朱同真触犯了刑法,请看在老臣的份上,能够赐朱同全尸,朱元璋为之动容,专门制作了免死卷赐予朱升。

在蓝玉案中,身为礼部侍郎的朱同也牵涉其中,免死卷没能保住朱升的命,朱同被赐死。

关键词: 开国功臣 胡惟庸案 立国之本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