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新要闻】鸿门宴:项羽被当作白痴?司马迁另藏深意:他顾形象讲原则有仁义

时间:2022-12-10 12:45:2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和儿子聊项羽,他说项羽这人这不行,那不行,为人过于仁义,不过他很勇敢。


(资料图片)

除了肯定项羽勇敢之外,读四年级的儿子没怎么认可项羽,反而佩服刘邦。

问,谁告诉你的。

儿子说,书上写的。我追问,请说理由。儿子一条条陈述,俨然一个历史学家,我兴奋地吻了他。

我又问高中生,你们喜欢项羽,还是刘邦?

结果不出意料,爱刘邦的多,大多不喜欢项羽。

理由是他没用,"霸王别姬"虽悲壮,但性格过于偏狭,不能正确对待失败。

听到这个回答。有个别说喜欢项羽的同学都不好意思发言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不喜欢人云亦云,在"乌江自刎"这个问题上,我还是佩服项羽的,内心地深深地认同他。同时,我也想挖掘项羽这一形象所具备的正面意义。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刘邦?

刘邦就是一小人嘛,出尔反尔,不守信义,不论道德,若不是项羽不善用人,为人刚烈残忍,使得刘邦得以乘便,否则,历史哪有刘邦的份?

好比当下的米国选举,其实,应不是拜登多么厉害,毕竟一把年纪了,只是相比之下,特朗普太令人厌烦。刘邦、项羽的经历境遇和大洋另一岸的两老头相似。

深层原因,也无非是成王败寇的陈旧思想作祟。成功了,曾经厌恶的小狗也是旺财,说你行你就行:"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细节都不在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另外,"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观点,影响深远,"实用至上"古今相通。于是,司马迁的一片深切同情被掩盖,项羽的正面意义被忽略。

如此思想意识下的言行举止趋利避害,也不顾证据事实逻辑。所以,"项羽没用"的认识根深蒂固。

回到司马迁那里,单就司马迁的经历境遇看,司马迁应是推崇项羽的,内心是认同、认可的。要不怎么把一个失败的"将领"当成帝王来写(《项羽本纪》)?

从体例分类处理来看,有史学家认为,这是司马迁的过人之处:他不以成王败寇的思想来看待项羽,他把项羽当作"人",谈的是人性,究的是性格。

仅这一点,荣格应当佩服司马迁,司马迁早在2000多年前就能跳脱成王败寇的束缚,站在人性角度分析项羽,使项羽成了一个颇具悲情色彩的英雄人物。

对于项羽,历来众说纷纭,你怎么看他就代表你的认知水平。包括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等诗词大家。

我,想站在司马迁的肩膀上更进一步。

认为项羽是一个顾形象、讲原则,有仁义的人,他的这种性格内涵理应得到重视,对劣币驱逐良币也许能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不管怎么说,项羽没有及时对刘邦的逃离做出反应,绝对是项羽顾形象、讲原则和有仁义的表现。

你想,刘邦低三下四,错认了、谦道了,此刻没有面子借故离开,情有可原;何况其手下樊哙、张良说得有理有据,何必急于动手?

真动手,大将项羽的形象何在?原则在哪里?还有仁义吗?岂不是正中樊哙下怀?

相比之下,汉武帝的祖上刘邦是最没有形象、最不讲原则,最没有仁义的。这是不是司马迁隐晦的暗示,或者是对汉武帝的影射臭骂?

总之,项羽不是白痴,没有不堪到那个地步。或许是司马迁另藏深意:说项羽是顾形象、讲原则,有仁义的"失败英雄"。

陪孩子写作业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敬请指教。

在《鸿门宴》里,司马迁的笔力了得,写得跟真的一样。事实上,很多细节应该是司马迁想象的。如樊哙一个小小的马车夫,能敢那么对项羽说话吗?

项羽在当时是连刘邦都怵三分的人物,一个没有资格同桌就餐的下属樊哙就算有胆量。但他能说出那么一番有理有据的极富辩证逻辑的话语吗?樊哙差一点超过了谋士张良,这一点很多人认为是失真的。

当然,如此描述,反过来也印证了项羽顾形象、讲原则,有仁义的性格特征。说明他大度,很皿煮。

对樊哙这个不在同一档次的人,他还是很尊重、很给面子的,最起码能让地位卑微的樊哙说话,说得好听就采纳。

纵使项羽杀人如麻,但他还是很讲原则、有仁义的,什么人该杀,什么人不该杀,他有基本的认知。纵使质疑他的有些"认知"有问题,但他还是根据自己的"良知"固守原则,不随意改变。这在通达圆滑的刘邦那里是行不通的,刘邦一看事情不妙就溜了。

整个《鸿门宴》,对比中有衬托,从文学刻画人物角度来说,我瞎猜司马迁内心里应该也是鄙视刘邦的,临阵逃脱不是男人。

《鸿门宴》里对项羽着墨不多,可能是司马迁另藏的深意,微言大义中有隐含--项羽的确过于仁义,不过此种仁义是顾形象、讲原则的表现。

司马迁的这一笔法是不是高度褒扬项羽,待考证。

自古以来,很多人对项羽的认识过于肤浅,理由是项羽在《鸿门宴》里没有对刘邦行动,因此,把他当作白痴。

司马迁之所以是司马迁,厉害就在此,丰富还原人物的全风貌。项羽在"鸿门宴"里不行动,肯定有他的不得已之处。

《鸿门宴》里写刘邦军营离鸿门宴40里,等刘邦到了军营,张良再入见。这显然是夸张的文学笔法。

项羽手下也有谋士,如范增、项伯、项庄等人,当刘邦、张良离开时,他们肯定有所反应,项羽也应该听到项伯和范增的不同声音。要不后面司马迁怎么突然来范增的一笔"吾属皆且为之虏矣"?文章里省略了项羽的留白写法,是值得深思的。

一是楚怀王有约在先,谁先入关中谁做王,这一点项羽不占理。二是众多将领掣肘,当时的天下纷争大乱,除了楚怀王,刘邦项羽只能是两大军事集团首领而已,就算项羽杀了刘邦,项羽不一定能做得长久,毕竟其它各将领也不是吃素的。这些问题,项羽肯定也在思索。

最关键的,是项羽的见识局限、性格偏狭、处事急躁。从后文"衣锦还乡"、"乌江自刎"可看出。

关键词: 成王败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