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资讯!游牧民族为何很少杀投降或俘虏的汉将,反而优待他们?

时间:2022-12-06 10:03:2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游牧民族为何很少杀投降或俘虏的汉将,反而优待他们?

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有着数千年的战争史,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秦国等都与游牧民族有过战争,汉朝和匈奴打了几百年,三国的曹操征过乌桓,唐朝和突厥等国经常爆发战争,宋朝和金国、辽国、大元战争不断,明朝和满清也是死对头。两国交战,牺牲是免不了的,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般来说,游牧民族对于俘虏的和投降的汉将非常好,甚至是优待。

比如说汉朝的时候,匈奴对于降将李绪和卫律等人十分器重,并封他们为部落的国王,卫律就做了丁灵国的国王。即使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满清依然厚待明将,比如皇太极封洪承畴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可以说是权力非常大了。按理来说,这些汉将顽强抵抗,给游牧民族造成不小的伤亡,有的还是"伪降",但是这些游牧民族仿佛一根筋似的,继续优待这些降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是出于改变落后面貌的心理。游牧民族为何一直热衷于进攻中原地区?就是因为太穷了,他们所活动的区域,在当时大都是苦寒之地,比如西伯利亚、东北深山、西北荒漠,虽然也放牧牛羊,但是远不足以养活自己的人口,碰上雪灾、风暴、旱灾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对种族形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经常进攻中原掠夺财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各种技术是他们非常缺少的,所以他们招降汉将之后,也会相应地招降汉将的手下,这会帮助游牧民族改变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制度也是他们所仰慕的,比如满清建国时就听从汉臣的建议制定了一些的政策完善国家机器。

其次是为了战争需要。一方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招降汉将之后,可以更好地研究对方的作战方式、军事部署等情况,只有详细掌握了对方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排兵布阵,比如满清招降洪承畴、吴三桂等汉将,就对清军大败明军、顺利入关起了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俘虏或招降的汉将,很多也是有本事的将军,汉军队里也有很多高明的战略战术,利用他们训练自己的兵马,可以扬长避短,更好地提高战斗力,增加取胜的机会。

最后是为了民心的需要。"用兵之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两军交战,攻城略地少不了,但是能攻心是最好的。攻心战不仅伤亡小,收获的成果还比较大。优待汉将,既可以让对方的士气得到瓦解,又可以让对方的百姓服从自己,可谓是一举两得。在今后的作战中也可以减少阻力,招降更多的汉将,帮助自己入主中原,夺取天下。比如满清在刚入主中原的时候,经常是派遣明朝降将和南明打,等到打得差不多了八旗兵再上,这一招屡试不爽。

不过,很多游牧民族也是希望自己能被中原承认,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分子。而结果也确实如此,很多游牧民族在战争中融合,最终都成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不是简简单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清史稿》

关键词: 游牧民族 中原地区 入主中原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