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猪”与“朱”同音,那明朝人管猪叫什么?答案出乎意料

时间:2022-12-04 11:52:5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古代有一种很常见的制度,叫做"避讳",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而形成的。《公羊传》中总结了避讳的大纲:"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打个比方,雍正皇帝叫胤禛,他即位之后,其他兄弟就得把名字里的"胤"改成"允",表示不冒犯皇帝,也表示皇帝的地位独尊。

古代有"三纲五常",等级森严,于是"避讳"制度大行其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个个都有一本避讳账。比如说,陆游写的《老学庵笔记》记载,有个叫田登的州官从不许百姓们提起和他名字"登"相同的字眼,所以正月十五士兵发布放灯通告的时候,发出来的内容是:

"正月十五元宵将至,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然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笑话儿流传了下来,如今演变成俗语。当然,这只是州官通过避讳自我显示身份,在古代,"避讳链"的顶层站着的是皇家,如何避皇家的讳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这里举几个明朝前的例子:汉朝时,汉宣帝原名叫做刘病已,登基后为了不让百姓们连常见的"病"字也不敢说,改名为刘询;唐朝时,唐太宗名字叫李世民,原来"六部"(包括吏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户部)里的"民部"就改成了"户部",后世沿用。

避讳制度正是从唐朝开始格外盛行,发展到明清时期,可谓达到了顶峰。那么问题来了,明朝的皇帝都姓朱,百姓们年底杀猪的时候,如果直接嚷"杀猪了杀猪了"的话,不就是对皇家的一种不尊重吗?至少古人会这么想,毕竟"猪"与"朱"同音。

但这并不能难倒古人,因为"猪"并不止这一个名字,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这个"彘"就是指猪;同时,大家也可以选择"豕"字,所谓六畜"马牛羊鸡犬豕",里面的"豕"就是猪的意思。那么,如果不说"杀猪",只是在生活中提到猪字呢?比如买点猪肉什么的。

答案出乎意料,其实古代的避讳主要是避"名讳",姓氏一般不需要避讳。就好比朱元璋的名字里有个"元"字,所以他登基后,民间有个叫开元县的地方,为了避皇帝的名讳特意改成了"开原县"。同时,民间如果生了男孩,也不能再说"弄璋之喜",得找别的词汇代替。

明朝皇帝通常并不在意"猪"和"朱"的联系,但明朝历史上确实有个皇帝曾经下令禁止所有人吃猪肉。此人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明实录·武宗实录》记载:"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就是说他不让民间养猪、卖猪或者杀猪。

这事在很多典籍里都有记录,《万历野获编》也有说明,不是空穴来风。明武宗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出生于1491年,生肖属猪,并不是因为他姓朱。值得一提的是,明武宗自己还是照吃猪肉不误,后来因为祭祀先祖不能少了猪肉,民间也有怨言,他又下令解禁了。

关键词: 正月十五 出乎意料 不许百姓点灯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