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热讯:刘禅是“扶不起”还是大智若愚 诸葛瞻临终前留下的24字遗言, 说出了真相!

时间:2022-12-04 09:05:5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蜀汉先主刘备,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陈寿在《三国志》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相关资料图)

刘备的父亲早亡,从小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不过,有的人大概是天生就有不甘于平庸的志气。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于,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刘备一生,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但百折不挠,终成帝业。不过,后人对他的评价却并不完全正面,其中固然有《三国演义》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儿子--后主刘禅。

人们谈起刘禅,一般都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笑谈和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衷心又无奈的谆谆教诲。可是,刘禅真的如世人眼中那么不堪吗?

《三国志》记载: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悄悄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大笑。从此,多起的司马昭对刘禅放下了忌惮之心,而刘禅也因此得以安享晚年。

单以此事看来,刘禅似乎确实昏庸无能,不过,刘禅若不装"傻",如何能在司马昭的眼皮底下保住自己和旧臣的性命?刘禅或许没有继承到他父亲刘备的雄才大略,但绝非世人眼中的愚蠢,否则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又如何能继续执政将近三十年?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让蒋琬和费祎相互牵制,并在蒋琬去世之后,开始亲政。在费祎去世之后,姜维开始把握兵权,致力于北伐,使蜀汉陷入了穷兵黩武的状态,于是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逐渐膨胀的权势能让他与姜维内外相争,使蜀汉有了喘息之机。但这仍然只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不过刘禅还有后手,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三国志》有言: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

诸葛瞻自幼聪慧,可惜少时丧父,没能继承父亲的衣钵,幸而得刘禅善待,十七尚公主,一路被不断提拔,年纪轻轻身居高位。《三国志》记载:"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刘禅所做一切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诸葛瞻能成长起来,无论是能力还是声望,都继承其父的衣钵,便可以内制黄皓,外制姜维,使蜀汉得以休养生息,再发展壮大。

不过,理想总是美好的,一来刘禅并非能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睿智君主,否则蜀汉何至于此,二来诸葛瞻能力实在稍有欠妥。《元和郡县志》记载,诸葛瞻临终之前曾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此言即出,说明了刘禅并非昏庸无能毫无作为的君主,也证明了诸葛亮称赞刘禅"天资仁敏"并非只是哄刘备开心的话,只是大业功成需得看天时、地利、人和,曹魏势大,人才济济,刘备和诸葛亮的大汉梦,只能随历史消散了。

关键词: 穷兵黩武 逐渐膨胀 安享晚年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