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大宋第一耿直大臣,贬着贬着就死了...

时间:2022-11-23 07:54:1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01

进士送行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东京汴梁郊外西短亭。


(相关资料图)

杨柳依依,细雨霏霏。

这一年录取的三百五十三名进士,在状元孙何率领下,在桥边送别一个中年文士。

文士两鬓微霜,从容对孙何说:"替我谢过苏公。行旅之人,没带笔砚。随手写首诗,就此别过。"

言罢,拱一拱手,大步走下官桥,登上泊在河边的小舟,不再回头。

众举子看着小船漫漫顺河而去。

微风拂面,如人轻声叹息。

其中有位感情丰富的叫窦元宾,忍不住热泪盈眶,仰天叫道:"老天爷啊!难道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吗?"

举子无不变色。

送别的文士叫王禹偁,字元之。

是当时文坛的领袖级人物。

这是他第二次被贬到地方,地点是滁州,更是边远荒芜。

新科的进士,看到这位传奇色彩的卓越前辈如此坎坷的人生,免不了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这一年的主考官是苏易简,时任副相(参知政事),特意向太宗皇帝请求:"王禹偁是诗文的领袖,连连被贬。我想让这一榜的进士们去送一送。"

太宗同意了,这才有众举子都门送别的一幕。

苏易简这么推崇王禹偁,并不是个案。

后来执文坛牛耳者欧阳修、苏轼都对王禹偁倾心佩服。

老王文章学韩愈、柳宗元,诗歌推崇杜甫、白居易。

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

苏轼称他:

02

或许宋真宗希望王禹偁回来替自己写封禅文章?

宋真宗见文章大吃一惊:"哎哟,禹偁要死了吗?"

果然王禹偁移到蕲州,不上一个月就死了,才四十八岁。

三次贬黜

这样一个遗世独立的耿直大臣,仕途却连连遭受打击,这和王禹偁那种碰上不平的事敢说敢做,喜欢臧否人物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他进士及第,才华出众,连太宗皇帝都欣赏。

大宋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禹偁却给皇帝上书要戒骄戒躁,反对奢华,皇上您要带头艰苦朴素。

灾年来了,他建议大臣们大家减一级工资,用来赈灾。

把大伙儿都得罪了,工资又不是你老王发的,要减你自己减去。

太宗心里不舒服,表面上还容他。

有一回在琼林苑宴会,太宗把他一个人叫到面前,当面说:"你啊,文章比得上韩愈、柳宗元。但人太直,眼里容不下沙子。别人都讲你的坏话,连我都保护不了你。"

把老王感动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性格决定命运。

才在中央工作三四年,碰上一个案子,文学家徐弦被告和侄女通奸。

查无此事,原告尼姑道安,不知道为什么,上面下令不处分。

在法院工作的王禹偁路见不平,上书坚决要治道安的罪,太宗怒了,被贬为商州团练使。

几年后回到中央,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书。

这个写文章的本事,大家还是任可。

摔了一跤,老王却没有学乖点。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宋太祖最后一任皇后"开宝皇后"去世。

按照礼仪,太宗的皇位来自于哥哥太祖,太祖的皇后去世,是国丧。

宋太宗却不给皇嫂服孝,百官大臣也没穿孝服。

因为在宋太宗继位这件事上,开宝皇后有不利于太宗的举动。

据说当时宋太祖去世很突然,开宝皇后是叫人去请太祖的小儿子赵德芳。

但请的人却叫来了赵光义(宋太宗),因为大家都以为太祖的意思是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

--太宗上位,对待这位嫂子,就薄情了。

关键词: 太宗皇帝 兔死狐悲 翰林学士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