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速递!宋朝武功乏力,根本原因便在于此

时间:2022-11-19 18:34: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北宋土地广、人口多、财富大,为什么就视辽军为老虎呢?北宋的军事制度的设计是主要原因之一。

北宋拥有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也拥有"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北宋统治层极其信奉中央集权,恨不得把天下鸡毛蒜皮的事情全都给管起来。为此,北宋人为制造了机构和人事的复杂性。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系统繁多;地方上军事、民政、司法和财政分属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长官;官员名实不符,本兼职乱飞,频繁调动。一个地方上的县令要面对四五个管他的顶头上司,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中央某部的郎中,地方事务仅仅是"临时出差"。名正言顺的县令可能正在几百里外的其他州衙中"帮忙办事"或者干脆就在京城汴梁等着"分配工作"。结果整个国家机器遇事推诿,效率低下。


(资料图片)

机构无能也就罢了,更大的问题是它日益臃肿,反过来吞噬国民财富。政府本身成为了政府最大的问题!北宋拉拢士人,规定文官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结果造成宋真宗景德年间在任官员超过一万人(不包括胥吏、衙役等吃皇粮的人),同宋初比"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仅仅是支付众多官员的俸禄,保证他们的待遇,就耗费了大量国家财富。北宋一年的收入不过缗钱6000余万,其中军费开支就达5000万,剩下的1000万远远不足以支撑政府运转。唯一的方法就是盘剥百姓,征收苛捐杂税。北宋不可避免地进入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困局。宋真宗在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曾试图解决"三冗"问题,曾一次裁掉195800多人,结果引起官场的激烈反对,不了了之。像癌细胞一样,"三冗"这个制度性问题已经深入王朝肌体深处,非断骨换血不能解决了。

北宋缔造者们的脑袋进水了吗,怎么制定出这么愚蠢的制度来?

王朝的缔造者们一点都不笨,他们在刀光剑影的五代十国中一路厮杀过来,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北宋王朝,比绝大多数人都聪明能干,也比绝大多数人要珍惜北宋王朝。残酷的政治斗争告诉他们,五代十国乱世的根源是武人争雄,掌握枪杆子的将领们割据一方,厮杀不止。其间的血腥阴谋、宫廷政变和王朝更替都离不开两样东西:枪杆子和武将。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是在部下一拥而上,半推半就地披上龙袍当的皇帝。如今身份地位转换了,赵匡胤、赵匡义兄弟反过来要防止武将们有样学样,也披件龙袍把自己赶下台。为此,他们才制定了高度中央集权和权力复杂制衡的制度来,宁愿把武将和军队都养起来也不愿意他们造反。任何事物在它产生的当时当地都有合理之处,日后让北宋王朝羸弱不堪的制度在它产生之初存在着合理的因素。只是,害怕狗叫也不能活生生把狗的舌头剪掉或者把狗活活打死--毕竟狗的作用摆在那呢。在巩固权位的问题上,赵匡胤、赵匡义等人矫枉过正了。

军事领域是矫枉过正的重灾区。宋朝历代皇帝都奉行"崇文抑武"的原则,把防止将领拥兵自重作为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防止将领和军队形成固定的上下级关系,北宋实行"更戍法",每年不是调动部队将领就是调动军队,力求"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结果,北宋的军队官兵每年都在东南西北调动之中,去年还在河北今年就去江西了,没准明年就去四川了,至于前年的部队指挥官是谁几乎没有人记得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将帅无权,指挥失灵。

在北宋当将军非但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且地位尴尬、杀机四伏。种种制度限制了将领们有所作为(宋朝最有作为的将领都出现在朝廷控制力弱的时期,比如北宋建立初期的杨业,比如宋室南迁时的岳飞),即便个别干得出色的最终都受到文官的排挤和朝廷的猜忌,下场悲惨--想想杨业和岳飞吧。朝廷不信任、不重视,将领们不主动、不作为,都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清代王夫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曹彬之谦谨而不居功,以避权也;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将避权而与士卒不亲;将避功而败可无咎,胜乃自危;贸士卒之死以自全,而无有不败者矣。"曹、潘二人都在宋太祖时期征战南北,是战功赫赫的名将;王朝建立后,二人却在宋太宗北伐中表现拙劣,畏缩不前。潘美甚至在杨业孤军深入、奋勇杀敌的情况下拥兵自重,坐观成败。这两个名将是出了问题,可问题的根子在于宋太宗的猜忌和钳制。

宋太祖监于唐季五代之失,于是改革军制,用文官来辖制武将。这样,武将就不能在地方上培养私人势力了,也就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藩镇问题。这样的制度如果是在承平时代,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碰到了边境冲突需要打仗了,那就很麻烦了。自从宋与辽议和以后,三十多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等到李元昊僭号称帝了,而且不断地侵扰西北边界,从而不得不打仗的时候,不仅宿将基本上都死光了,就是经历过战事的宿将的孩子们也死了,比如曹彬的儿子曹玮。所以这仗基本上没办法打,不但失去不少边塞要冲,而且损兵几近二十万。后来换上来的韩琦、范仲淹,虽说勉强算是"备御得法",也就不过是稍微能抵挡住进攻罢了,至于收复银、夏二州,通西域贡使道路,那是一点都不敢想的。

宋朝武功乏力,根本原因便在于此。司马光修通鉴,对汉武大帝非议颇多,也不想想失地丧国之徒,有何资格议论秦皇汉武!

任何规定亦即是否定,这两个范畴并非自外的,否定即在规定之中。解决问题的手段往往自身就成为问题。问题总是断不了根,所以人类总是需要不断地"折腾"--包括改革和革命,以及对"改革"进行改革。

(百韬网刘琅)

关键词: 北宋王朝 拥兵自重 根本原因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