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即时:一句民间流传的谣言助赵匡胤改朝换代,赵普奋斗篇章之-以谋定国

时间:2022-11-06 07:36: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后周世宗柴荣,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精明强干,心怀一统天下之志,更因治国有方,深受众人的拥戴,然而他英年早逝,39岁就病逝了,他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而更没有想到的是,如此的明君因为听信民间的流传的一句谣言,将自己开创的大好江山拱手送与了他人。

影视剧中的柴荣形象


(相关资料图)

959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开始北伐契丹,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当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是,却因身患重病不得不退兵回朝,

就在他回朝途中,他却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人事变动,罢免了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此举让众人惊诧不已,因为张永德可是柴荣的自家亲戚,是他养父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而同时他将自己一手提拔资历尚浅的赵匡胤任命为殿前都点检。回朝后,柴荣又将另一位握有重兵的亲属,后周太祖的外甥李重进调离了京城。

柴荣做出这一决定,正是受到他回朝途中,偶尔听说到了一句民间的谣言"点检作天子"的影响。

可为何精明过人的柴荣会凭谣言就做出如此决定呢?

这只能说是他的无奈之举,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彻底扰乱了他的心智,他或许已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而此时他的儿子尚幼,如果他一死,就会出现臣强君弱的局面,为了确保自己开创的江山能持续下去,必须为自己的后代做好打算,谣言出现正好验证了他心中的担忧。而选择赵匡胤,也是因为他认可赵匡胤的忠心,觉得被破格任用的他,一定会很好的辅佐小皇帝。

然而柴荣想错了,他低估了至高的权利对人心的诱惑,

960年,正月,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赵匡胤奉旨出兵,在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然而纵观整个事件,似乎有一个无形的手在引导。

从谣言开始,就有人为运作的成分,谣言让张永德、李重进失势,而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赵匡胤,陈桥驿的兵变也应该早就有预谋,要不为何"黄袍"早就准备好了,反正不管如何,赵匡胤顺利的当上皇帝,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作为赵匡胤的亲密战友的赵普,在这次事件肯定也是细心的筹划,功不可没,宋太祖即位后,论功行赏,为维系旧官员之心,继续使用后周宰执范质,王溥以及魏仁甫为相,赵普辅佐有功,任为谏议大夫,并充枢密直学士。

此时的赵普,看似官职并不高,但他枢密直学士的身份不一般,他坐镇的枢密院是新朝廷权利关键部门,其实就是太祖特意安排的,好做政权的平稳过渡。事实也是这样,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范质,王溥以及魏仁甫尽管还是相,其实朝中的大事都是要靠太祖的身边人赵普来拿主意。

964年,大宋朝建国第四年,范质,王溥以及魏仁甫在皇帝安排下,光荣退休,赵普由枢密使转任宰相,而且是少见的一人独掌相府,时年赵普42岁,正值壮年的他,就到达了仕途的巅峰。

"马上天下,下马治国",初建的大宋朝面对的五代以后的乱局,以及宛如乱麻的弊政,该如何解决?于是,作为赵匡胤身边股肱之臣和"大管家"的赵普,开始了一系列他辅佐明君,开创盛世的谋划。

五代之乱,根源在于藩镇割据、君弱臣强,武力至上,以至于皇帝的权利过于的分散,武人出身的赵匡胤明白这些,久经动乱的赵普更明白,他在建国之初就向太祖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手握重兵的将领,夺其兵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方法是由内而外,先从身边的禁军开始,再逐步撤藩,最后将兵权和财权都抓在皇帝手上。

961年,宋太祖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桥段,通过自身的魅力及筹划,用"赎买"的方式,将身边重要将领的兵权收了回来,随着武将们的光荣退休,969年,太祖再次上演了一次"后苑之筵",通过宴请资深的节度使的方式,将在外的兵权也收归了自己。就这样,困扰朝政的军权问题解决了,皇帝成了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

在解决朝廷内部问题同时,国家统一大业也必须进行,可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先从何处下手,如何下手,是决定了统一大业完成的关键。

赵普一直在考虑,北边是强大的辽国,西北有辽国支持的北汉,而南边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小朝廷存在,依据目前的大宋的国力等因素,赵普认为应该先易后难。

一天,大雪漫天的傍晚,赵普忽闻一阵阵的叩门声,他出门一看,宋太祖站在风雪中,不一会儿后赵光义也来到,不胜惶恐的赵普赶紧铺设厚垫子在地上请他们坐在堂中,用炽红的炉火上烧肉招待赵家兄弟,当赵普的妻子过来敬酒,宋太祖还亲切的称她为嫂子。

就在这其乐融融的家宴上,太祖与赵普商议起了攻伐北汉的太原之事。赵普知道赵匡胤已经在考虑统一之事,现在在权衡如何开始。

于是,赵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太原地当西、北二面,太原如果攻下,则我们面对就是强大的辽国,以目前而言,对国家不利,所以,现在应该先向南发展,收拾那些小国,等削平诸国以后,再向北用兵为妥。"宋太祖听完后,笑着说:"我的意思正是这样,特地来试试你罢了。"就此,君臣同心,宋朝确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从963年开始,到976年,先是南唐小朝廷,然后是盘踞在两湖、四川、岭南以及江南等地的割据政权都被一一消灭了,而两浙和福建的军事势力也走上了归顺之路。

至此,到宋太祖统治的后期,宋朝将前朝及五代留下的积弊基本解决了,国家开始走上了正轨,大宋朝的盛世之气已开始显现,而赵普作为皇帝最信赖的规划设计人,他也做出了不可置疑的贡献,此时的赵普,深受皇帝器重,史书记载"视若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

然而,花无百日红,处在人生巅峰的赵普,又将要面临着人生的低潮。

文刀木公历史大家说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点评!

资料出处:《宋史》

关键词: 后周太祖 殿前都点检 枢密直学士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