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魏忠贤在位期间,的确把持朝政眼里没皇帝,但是却做了一件大好事

时间:2022-10-25 16:40:2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朝最有名的大太监就是魏忠贤,在位期间有着"九千岁"的称号,那可是王爷级别人物的最高"头衔",可想而知魏忠贤独掌朝政权力之大,干脆没把皇帝朱由校放在眼里。

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是魏忠贤的欺君罔上、杀害朝臣,貌似是无恶不作的大奸宦,但殊不知,魏忠贤在位期间,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直接关系到明室的"前景"。


【资料图】

我们来分析一下魏忠贤在位期间明朝的具体情况。

魏忠贤也算是白手起家,目不识丁,却极会谄媚于人,又与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相好,在天启三年,也就是皇帝朱由校即位的第三年,魏忠贤终于爬上了东厂一把手的位子,与当时的东林党开始抗衡。

我们都知道朱由校是并不喜欢朝政的,大多数时间都醉心于制作木匠工艺之中,手艺非常精致,构思也极为巧妙,很多民间的匠人都自愧不如。所以,后世之人经常称朱由校为"木匠皇帝",就这样一个"木匠皇帝"便把很多朝廷大权赐予了魏忠贤。

魏忠贤在位前,东林党在朝廷中就已经拥有很大的"操戈"之势而把握朝政,甚至威胁到皇帝的权威。然而,东林党是一群没有多少政治远见,缺乏治国才能的士大夫,打着"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的幌子,更多的是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

东林党人代表了当时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自己和党派争取更多的好处,其中就包括减免盐税、茶税、矿税等等。

但魏忠贤上位后,不但没有减免这些税收,而且增加了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的税负。由此看出,以魏忠贤为首阉党的兴起,无疑动了东林党的"荷包",给予东林党最实际的打压。

而这些东林党最多属于内部之争,对外明室有着更大的"安全隐患",那就是在北方虎视眈眈的后金。在朱由校刚即位时,努尔哈赤率军攻陷了沈阳,明总兵尤世功、贺世贤都战死。后来去援助辽东战事的军队,和后金军在浑河大战,但全军覆没。之后,努尔哈赤攻取了明朝辽东重镇辽阳,经略袁应泰自杀。

《明史》记载:三月乙卯,大清兵取沈阳,总兵官尤世功、贺世贤战死。总兵官陈策、童仲揆、戚金、张名世帅诸将援辽,战于浑河,皆败没。壬戌,大清兵取辽阳,经略袁应泰等死之。巡按御史张铨被执,不屈死。

可以看出,后金的异军突起,靠着骁勇善战的铁骑,打得明室的军队节节败退。兵败辽东的熊廷弼与东林党关系甚密,魏忠贤借着打压东林党的势头,直接取了他的性命,并且传首九边。虽然这个手段过于极端,并且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熊廷弼战败是事实,而魏忠贤任命袁崇焕守宁远也是事实。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不久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二月,袁崇焕被任为佥都御史,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

《明史》记载:六年正月丁卯,大清兵围宁远,总兵官满桂、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己巳,围解。二月乙亥,袁崇焕为佥都御史,专理军务,仍驻宁远。

要知道,这个时期正是魏忠贤在位期间,也是圣宠正浓之时,朱由校痴迷木匠工艺,一些朝廷要事与决策都是魏忠贤负责,由此说明,袁崇焕是魏忠贤为了抵御后金,为大明江山所安排的一个重要而又安全的北方保护屏障。

为了进一步巩固北方的防御能力,魏忠贤把从南方东林党这些士族、商人手中收来的税赋,大量投入到北方的军事上,使后金始终被隔于山海关外。

魏忠贤在位期间虽然干了不少坏事,但他所做的事经过仔细分析,完全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而做出的一些"过激"的行为,为了排除异己,杀了不少忠贞之士,然而在整个的朝廷政局方面则起到了很好的制衡与发展作用。

可以说,在抵御北方后金这一方面,魏忠贤确实做了一件大好事,延迟了后金的入侵。而这一切在魏忠贤被崇祯杀掉之后,东林党兴起,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而使明朝快速走向灭亡。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词: 在位期间 努尔哈赤 木匠工艺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