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今日讯!刘伯温告老还乡后,朱元璋送来一个枕头,有何用意!

时间:2022-10-24 18:50:1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刘伯温告老还乡后,朱元璋送来一个枕头,有何用意?

开国功臣一直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存在,历史上很多人都是辛辛苦苦陪着帝王打下了江山,但是自己却得不到善终,甚至还有人盼着自己早点死。这也就是典型的可以同患难,不可共富贵,作为一个皇帝,他要时刻盯着那些功高震主、还有名望的人。不得不说,无论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开国功臣都是蛮累的,尤其是那些臣子,每天都是如履薄冰的感觉。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而刘伯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用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后世人看来,当时得刘伯温是一个可以和诸葛亮并论的人物,可见其地位以及名望之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伯温是元朝时期的进士,但是他的仕途之路也是十分坎坷,之后对朝廷失望了便隐居山林。其实有一点他和诸葛亮特别像,就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三顾茅庐",而当时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的时候也是去拜访了多次。而且刘伯温和诸葛亮一样也是名声在外,但是刘伯温却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

最开始朱元璋去请刘伯温的时候,刘伯温也很坚定的拒绝了朱元璋的请求。后来刘伯温在见了朱元璋之后对朱元璋这个人也比较有好感,他觉得朱元璋很有英气,交谈之后也觉得诸葛亮这个人很稳重,再加上朱元璋也很会治理军队,他所带的军队纪律严明,是一个可造之才,于是刘伯温答应了朱元璋的请求。

当时刘伯温给朱元璋提出了建议,就是要避免两线作战,要各个击破。朱元璋采取了这个方法,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二,此后顺理成章的建立的"大明"。刘伯温虽然是一个谋臣,但是对于作战方面也能做到军纪严明,当时陈友谅十分嚣张,再加上攻陷了太平,顿时火力全开,想一直向东打去。当时很多人都劝朱元璋投降,可是这朱元璋也是心气高敖之人,怎么会就这样放弃。

后来他询问刘伯温的意见,因为知道刘伯温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这时候刘伯温说对于那些主张投降的人,全部应当诛杀,从而避免他们扰乱军心。而我们可以凭借陈友谅目空一切,嚣张跋扈的性格诱敌深入,一举歼灭。果然这个计谋取得了成功,最后大明渐渐走上了正轨,发展得也比较稳定。

刘伯温看着这番景象,也觉得自己是时候该离开了,于是主动请辞告老还乡,其实朱元璋心里可能也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刘伯温怎么会不知道。于其朱元璋大费周章的处置自己,还不如自己请辞。最后朱元璋假装挽留了一下,也同意了刘伯温的请求。

刘伯温回家之后,朱元璋也经常派人送一些东西来,生活方面照顾得也很周到,什么金银细软、白面大米应有尽有。最开始刘伯温还觉得很感动,觉得朱元璋心里还是感谢自己的,可是直到有一天朱元璋派人送来了一件东西,刘伯温才体会到朱元璋这个人是有多可怕。

没错,朱元璋派人送来了一个枕头,最开始刘伯温依旧很开心,这个枕头材质很好,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或许有利于睡眠。于是当天晚上刘伯温就枕着这个枕头睡觉了,效果果然很不错。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刘伯温就觉得不对劲了,自己的枕头昨天刚刚坏掉,为什么第二天朱元璋就知道了,还派人送了枕头过来。

其实朱元璋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他就是想告诉刘伯温就算是远居乡下,自己也会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这样的日子和软禁有什么区别。可是刘伯温后来也想开了,觉得无所谓了。于其天天担惊受怕,还不如自己好好的活,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过,自己也不亏。

后来刘伯温感染了风寒,当时朱元璋知道之后就派胡惟庸带着御医去给刘伯温看诊,后来御医开了一副药,但是刘伯温喝过之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十多天之后,刘伯温觐见了朱元璋,说自己吃了药病情越来越严重了。但是朱元璋确只是说这是心理作用,让他安心的好好养病。刘伯温听过之后也寒心了,他觉得这份情义已经走到尽头了。

他回家之后拒绝家乡人给自己找来的药石,只是一日三餐尽量维持,这时候的刘伯温已经行动不便了。在他弥留之际他叫来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交代了自己的后世。这时候的刘伯温才65岁,也是可悲可叹啊。

其实从一开始刘伯温就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因为他本身就是元朝的官员,在一个新的朝代,无论是谁都会对他心存芥蒂。可能他只是没有想到朱元璋会这么狠心吧,我们也不知道刘伯温的风寒是真的不能治好还是有人执意不想让他好起来。

小编只是觉得刘伯温这一生,虽然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可是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我们现在是不是也有"物尽其用"的说法,要是这个东西没有价值了我们就会把它丢掉,那么在回顾一些开国功臣的一生,是不是和这些"物件"没有什么区别呢?

关键词: 告老还乡 一个枕头 开国功臣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