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视讯!西辽兴衰始末!

时间:2022-10-22 15:42:4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年)二月,漠北镇州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城)外,已经占据漠北原辽国西北路招讨司辖地休养生息了七年之久的前辽国皇族耶律大石,在暗暗积蓄实力、获得了大批粮秣士卒的补充之后,按照契丹传统杀青牛、白马以祭告天地祖宗,正式起兵向西,走上了开拓疆土,建立政权,以重建大辽的征程。经过一年左右的征战,耶律大石获得西域各部族的拥戴,又扩充了辖地的领民户数,所控制的疆域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北至瀚海,南抵漠南,大致整个蒙古高原西部及西域东部都归属于耶律大石。

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1132年)二月,在西征回师叶密立城(今新疆塔城)的时候,随军的文武百官拥立耶律大石为"菊儿汗",建元"延庆",追建耶律大石从辽天祚帝夹山大营逃走自立的辽保大四年(1124年)为延庆元年,恢复了大辽国号,史书中把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权称为西辽。而这一年,被视作西辽建国之始。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但是不能明确其实际出身。因为太祖次子辽太宗耶律德光最终绝嗣,太祖幼子耶律牙里果没有记载有后裔存世,所以耶律大石只能是太祖长子人皇王(义宗)耶律倍或者太祖第三子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后代。而人皇王耶律倍的后裔从辽景宗耶律贤开始就一直是辽国帝系,子孙享尽荣华富贵,但耶律大石根据史书记载却是"出身寒微、家世贫困、因而好学不缀,终有大成"。按道理说,如果耶律大石是人皇王耶律倍的直系后裔,怎么也不会有这么微末低下的家世和出身。


(资料图片)

而章肃皇帝耶律李胡是在和侄子辽世宗耶律阮(人皇王耶律倍之子)争夺皇位失败后被软禁,又因为儿子耶律喜隐谋反之事被牵连,被另一个侄子辽穆宗耶律璟(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子)于应历十年(960年)将其下狱,最终死在狱中,家族遭受打击被实际上降为平民,就连"章肃皇帝"的谥号,都是百年后由其侄玄孙辽兴宗耶律宗真追授的,所以出身寒微的耶律大石极有可能是耶律李胡的后裔。同时,后世史书介绍耶律大石时,都用"辽太祖八世孙"作为注脚,如果耶律大石是人皇王(义宗)的后裔,那么一定会用"义宗七世孙"的名头来介绍他(太祖次子太宗和幼子耶律牙里果绝嗣,不考虑),但实际中却没有这样的介绍,这更加证明了耶律大石只能是太祖第三子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后代。

辽大安三年(1087年),辽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一户普通甚至有些落魄的耶律氏皇族子弟家里诞生了一个婴儿,父母给这个小孩子起名为"大石",期盼他长大后能够具有像磐石一般坚硬果毅的性格。耶律大石也如同长辈们期盼的一样,从小聪颖好学,熟读汉家经典,弓马骑射也熟稔无比,更兼通契丹大字、朝廷法律,及汉家礼仪制度,可以说是辽国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因此,在辽天庆五年(1115年)的科举考试中,二十八岁的耶律大石毫无悬念地得中进士,进入朝廷的南衙翰林院任翰林承旨,成为少有的契丹皇族文臣。

根据《辽史》记载,辽国前后数十次科举选士中,大多是南京道(幽州析津府、即今北京)的汉族文士中式,或者是原渤海国的汉化程度很深的靺鞨族得中进士,而契丹族进士有记载可查的,只有耶律大石一人而已。辽国称呼翰林为"林牙",所以耶律大石也被契丹人尊称为"大石林牙"。这可以看出耶律大石在耶律氏皇族甚至契丹人中是多么的出类拔萃、才华横溢。

耶律大石科举出仕后,先后就任翰林承旨、泰州刺史、祥州刺史,天祚帝末年任辽兴军节度使。

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原依附于辽国的按出虎水(黑龙江哈尔滨东阿什河)生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以辽人压迫女真过甚、统治荒淫无度为由,号召女真诸部起兵攻辽,并亲率完颜部属众二千五百人越过辽界大败辽国驻扎在渤海区域的军队,辽守将耶律谢十被杀,辽兵溃败逃窜。十月,阿骨打攻克辽宁江州,招降附辽的铁骊部渤海人和熟女真人(编入辽国户籍的曷苏馆女真)。十一月,阿骨打在出河店之战中再次击败前来讨伐的辽军,攻克宾州、咸州等地,并获取了大量军资和马匹,辽国的二百年统治受到严重挑战、岌岌可危。

就在耶律大石科举出仕这一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府(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女真金国政权就此建立,完颜阿骨打即金太祖。

此后,新兴的金国持续不断向辽国发动进攻,辽天庆五年、金收国元年(1115年)九月,金军攻克辽北方重镇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辽天祚帝为了抵御金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亲自统领契丹、汉、契、渤海联军,合计十余万大军大举北上伐金,金太祖以二万军队应敌,双方大战于护步答冈(今黑龙江五常西)。

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天祚帝的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阵前反叛,率军逃奔上京临潢府,预谋立辽兴宗孙、辽道宗侄、天祚帝堂叔,南京留守魏王耶律淳为帝,废黜天祚帝。辽国大军突逢内乱,再无心迎战,天祚帝只能回军平叛。金太祖得知辽军内乱后立即亲自率军轻装奔袭,直冲辽中军大帐。辽军大溃而散,天祚帝弃军潜逃,一昼夜疾行五百里,狼狈败退回长春州(今吉林大安东南)。经此一战后辽军主力溃败,再难以于野战中对抗金军,只能处处防御、又处处失守,辽国局势一溃千里。

自辽天庆六年、金收国二年(1116年)开始,金军先后攻克辽东京辽阳府(辽宁辽阳)、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天祚帝一败涂地,只能在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1122年)三月弃城而逃,奔往云中鸳鸯泊以躲避金军锋芒,与外界消息断绝。辽国五京中,只有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尚未失陷于金军。

此时,辽国南京是南京留守秦晋国王耶律淳(天祚帝晋封)驻守,以及南院宰相张琳、李处温主持防御,统兵将领则是南京都统萧干、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为了安定南京人心,坚持抵抗,张琳、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等经过商议后,于保大二年(1122年)四月拥立耶律淳即位,尊号天锡皇帝,承袭辽国皇统,把从鸳鸯泊逃到青冢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的天祚帝抛在一边,降为湘阴王。耶律淳任命耶律大石为南京内外军队统帅,加封太师,负责守卫析津府。

之后,耶律大石率军于六月间在白沟河击败童贯率领的宋朝大军,击破了宋徽宗"复燕云故地"的企图,而天锡皇帝耶律淳则在大战后的一个月病逝,析津府残存辽国朝廷由耶律淳之妻萧德妃主持。萧德妃遥立尚在天祚帝身边的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为新帝,自称皇太后,临朝称制,控制燕京大权。宋朝想趁耶律淳去世、燕京局势不稳而再次进攻燕京,于是在七月间出兵燕京,一度偷袭得手、攻入城中,但又被萧干和耶律大石等在巷战中击败,狼狈逃窜回雄州,一路伏尸百余里。

虽然两次击败宋军,但是南京析津府的辽军也损失过半,元气大伤。宋宣和四年、辽保大二年、建福元年、金天辅六年(1122年)十一月,趁辽金大战两败俱伤之际,金太祖亲自率金军分两路进攻,破居庸关天险,直逼辽南京而来。城内的萧德妃自感不能抵御金军,无计可施之下只得和耶律大石、萧干等人率部弃城出逃,南京城内以左企弓、虞仲文等汉臣为首的残余辽臣在金军抵达之时主动打开城门向金军投降,金军不发一矢就攻取辽南京析津府。

弃守南京后,萧德妃、耶律大石、萧干等为去往何处发生激烈争执,最后萧干率奚、渤海联军独自前往奚王府,自立为帝,半年后败亡于金军。而耶律大石则带着萧德妃前往青冢泺,投奔躲藏在此的天祚帝。

天祚帝因耶律淳称帝一事迁怒于萧德妃,将其在青冢泺大营诛杀,又责问耶律大石为何要私自立耶律淳为帝。耶律大石不慌不忙回答说:"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一拒敌,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於他人耶?"既平息了天祚帝怒火,又将自己拥立新帝的行为解释为合法。天祚帝闻言张口结舌,不能反驳,叹息很久后赐给耶律大石酒食补给,赦免了他带回来的其他燕京军士,授予耶律大石都统之职。此后耶律大石在天祚帝处率军作战、护卫天祚帝。

辽保大三年、金天辅七年(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和金军作战中于奉圣州遭遇失败,被金军俘获。金将完颜宗望逼迫其为金兵带路,偷袭天祚帝位于青冢泺的大营。金军偷袭得手,天祚帝之子秦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和嫔妃、公主、侍从护卫数千人都被金军抓获,辎重粮秣上万车也损失殆尽,天祚帝只率少数亲卫冲出重围,逃亡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北)中躲避金军。

九月,在金营中的耶律大石趁看守不备,逃离看管,途中集合旧部,辗转来到夹山天祚帝藏身处。天祚帝得到耶律大石回归,又获取了阴山室韦部的出兵承诺,于是自以为中兴可望,准备出兵收复燕云。耶律大石屡次劝慰天祚帝"养兵待时",不要轻易出兵,天祚帝一概不听。同时天祚帝一直不能原谅耶律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行为,不完全信任他,处处加以提防,并以萧乙薛、坡里括二人监视耶律大石,以防不测。

耶律大石见不能劝天祚帝回心,又被其深深猜忌,知道再留在夹山前途凶多吉少,而天祚帝昏庸固执又刚愎自用,恢复大业不可能实现。于是在辽保大四年、金天会二年(1124年)秋,天祚帝准备出兵攻击金军的前夕,杀掉监视自己的萧乙薛、坡里括两人,率领二百名亲信趁夜色掩护离开夹山大营,北遁大漠。

三个月后,耶律大石后抵达辽国西北路招讨司所在地镇州可敦城,招集辽国在当地设置的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七个军州的官员和大黄室韦等十八个部族的首领举行大会,宣布由自己承袭大辽皇统,自行称王。同时,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征集驻军万余人,牛马数十万,设置地方官员,重新确立了辽国在此的统治基础。

此后屈出律自立为帝,篡夺了西辽政权,并尊奉岳父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表面上很是尊敬,"朝夕敬问起居",对于西辽国号、年号和制度也宣布不加改变,其实都是利用耶律直鲁古的身份来达成统治西辽的目的。

宋嘉定六年、蒙古太祖八年、金贞佑元年、西辽天禧三十六年(1213年),名为太上皇、实际上是高级囚徒的耶律直鲁古在愤懑忧虑中死去,西辽耶律氏帝系断绝。屈出律给岳父上庙号"襄宗",由于是实际上的亡国之主,所以后世史书上称耶律直鲁古为西辽末帝。

西辽天禧三十八年(1215年),因为残暴对待当地民众而遭到越来越激烈的反抗,不能在当地立足的西辽僭主屈出律被迫把西辽国都从虎思斡耳朵迁往哈失哈儿城(今喀什)。

宋嘉定十一年、蒙古太祖十三年、金兴定二年、西辽天禧四十一年(1218年),蒙古大军西征花剌子模,途中分兵一支,由大将哲别率领南下哈失哈儿城,讨伐当年的手下败将屈出律。当地各族百姓多年来受制于屈出律的残暴统治,于是对前来征讨屈出律的蒙古大军热烈欢迎并纷纷出兵协助,屈出律众叛亲离、不敢应战,弃守哈失哈儿城逃往巴达克山谷(今阿富汗境)。蒙古大军不便进入崎岖山谷,于是向当地山民悬赏擒拿屈出律,有拿获者免除后续所有应征劳役。重赏之下,屈出律及其同党被巴达克山谷中的山民联合搜捕擒获,交予蒙古大军,哲别下令在军前处死屈出律,以为篡位者戒。之后蒙古军先后进入哈失哈儿城及虎思斡耳朵等西辽重镇,雄踞西域八十余年的西辽王朝至此灭亡,一代英主耶律大石和他一手创立的喀喇契丹(西辽)终究逃不过兴亡成败的规律,消逝在不断奔腾的历史长河中。

而天祚帝在耶律大石逃离后,依旧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一意孤行出兵攻击金军,于辽保大四年、金天会二年(1124年)冬季率残军出夹山,南下武州(今山西神池)试图收复山西州县,又被金军击败,残部多投降。辽保大五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正月,穷途末路的天祚帝经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过沙漠,向西逃窜准备投奔西夏。二月,金将完颜娄室在应州(今山西省怀仁县西)率军追上天祚帝残部,俘获天祚帝,至此辽亡。天祚帝被俘时,距离耶律大石弃其出走不过半年时间。

天祚帝被俘、辽国正统灭亡后,位于可敦城的耶律大石是唯一打出辽国旗帜的势力,他在可敦城建立牢固的根据地,设置官员,积蓄力量,联络西夏、宋朝等国,欲图夹击金国,但是因路途遥远,大多数计划都不能实施。耶律大石此后主要是在漠北修养生息、募集士卒,恢复实力,以图将来东征打败金国,恢复祖先基业。

同一时期,金国因为灭辽后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继续南侵、攻取宋朝疆土上,所以对漠北的耶律大石采取了暂缓进攻的政策,这使得耶律大石的势力日益强大,士气也日益高涨。金天会九年(1131年)二月,积蓄了七八年力量的耶律大石正式出兵西征,开拓西部国土。起初的时候虽然遭遇不少失败和挫折,不过耶律大石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先后降服了高昌回鹘、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国,建立了横跨漠北和西域的广阔帝国。

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1132年)二月,耶律大石在西征途中于叶密立城(今新疆塔城)被群臣拥立为"菊儿汗",建元"延庆",以辽保大五年(1125年)为延庆元年,在西域重建了大辽,史称西辽。

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西辽延庆十年(1134年),西辽菊儿汗耶律大石进军康里和葛逻禄等地,平息了东喀喇汗王朝内乱,并降东喀喇汗为王,作为西辽附庸,同时割去东喀喇汗王朝北部为西辽直属国土,而位于此处的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布拉纳城)地方富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耕田放牧都十分适宜,于是耶律大石将西辽国都自可敦城迁至此处,改名为虎思斡耳朵,同时正式将"菊尔汗"汗号改为汉式的"皇帝",群臣尊称耶律大石为"天佑皇帝"。

耶律大石改元康国,追谥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妃萧氏为昭德皇后。西域各国称呼耶律大石的西辽政权为哈喇契丹(黑契丹),至今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称呼中国时都以"契丹"作为国名。

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西辽康国八年(1141年),西辽天佑皇帝耶律大石再次出兵西征,打败西喀喇汗王朝,并在西喀喇汗王朝都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会战中击败前来救援西喀喇汗的塞尔柱联军,西喀喇汗王朝马赫穆德汗仓惶逃走,耶律大石夺取撒马尔罕,降服西喀喇汗王朝,再乘胜追击,迫使花拉子模汗沙阿即思也投降西辽。至此西辽疆域东到高昌、漠北,西抵咸海,成为中亚地区的霸主。

宋绍兴十三年、金皇统三年、西辽康国十年(1143年),一代雄主、天佑皇帝耶律大石在虎思斡耳朵驾崩,年五十七岁,在位二十年。因为耶律大石的赫赫功业,使得他的姓名成为西辽的象征,即使数十年后,西域各国、南宋和金国仍依旧以"大石"之名代指西辽历代君主。

因为西辽皇嗣、耶律大石仅存的独子耶律夷列年幼(耶律大石原有五子,都在当年燕京失陷时落入金军之手,以后也没有音讯,估计早就被害了),所以由昭德皇后萧氏(萧塔不烟)代替儿子执政,代为管理国事。

耶律大石驾崩后,群臣给皇帝上汉式庙号"德宗",尊萧塔不烟为"感天皇后"(感天太后)。萧塔不烟改元咸清,执政七年,期间西辽安定发展,社会稳定。西辽咸清七年(1150年),耶律夷列长大成人后,感天太后萧塔不烟归政给儿子,退居后宫。

耶律夷列于亲政次年改元绍兴(和中原南宋当时的年号一样),开始独立执掌西辽朝政,并在宋绍兴二十一年、金天德二年、西辽绍兴元年(1151年)检括西辽疆域内领民户籍,"凡民十八岁以上,得八万四千五百户。"(指拥有直属西辽朝廷户籍的民户,不包括附庸属国民众),西辽国势在耶律夷列在位时依旧保持着德宗耶律大石时的强盛实力。

宋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西辽绍兴十三年(1163年),在位二十年的西辽皇帝耶律夷列驾崩,因为儿子耶律直鲁古还小,不能亲政,于是耶律夷列临终前遗命妹妹耶律普速完仿照母亲感天太后萧塔不烟的前例"权摄国事"。耶律普速完在兄长耶律夷列去世后奉遗诏摄政国事,以次年为崇福元年,给兄长耶律夷列上庙号"仁宗"。而西辽国内朝野,都以"承天太后"的名号来称呼耶律普速完。

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在位时继续执行德宗和仁宗时期的内外政策,对外保持优势兵力压制,对内则修养生聚,国力没有衰退。但承天太后在位后期宠幸驸马萧朵鲁不之弟萧朴古只沙里,两人怀有私情,于是在崇福十五年(1178年)承天太后罗织罪名把丈夫驸马萧朵鲁不贬为东平王,后来又下狱处死,以便将情夫萧朴古只沙里扶正。而萧朵鲁不和萧朴古只沙里之父萧斡里刺是西辽开国元老、西辽六院司大王,手握军政大权,对于承天太后的失德之事极度愤概,在当年年末发动政变,大义灭亲,杀死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和儿子萧朴古只沙里,拥立仁宗耶律夷列之子耶律直鲁古为新皇帝,耶律直鲁古继位当年即改元天禧。

耶律直鲁古登基后,没有祖父、祖母和父亲的治国能力,连姑母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的水平也达不到,只是一味饮宴游猎,不理政务,西辽国势开始倾颓,地方统治腐败,国内矛盾也逐渐激化,西辽的附庸国西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高昌纷纷反叛自立,至西辽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西辽附庸葛逻禄部阿尔斯兰汗投靠新兴的蒙古,西辽疆域仅限于国都虎思斡耳朵及周边区域,和德宗耶律大石开国时相比缩水严重。

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西辽天禧二十七年(1204年),被蒙古首领铁木真击败并赶出领地的乃蛮部首领太阳汗之子屈出律,在走投无路之下率残部越过天山到达西辽国土,投奔西辽皇帝耶律直鲁古。此后屈出律以花言巧语获取了耶律直鲁古的信任,并娶其女浑忽公主为妻,受命管理西辽国事。西辽天禧三十三年(1210年),屈出律在汇集了乃蛮旧部后,在西辽东部叶密立、海押立等地发动叛乱,劫掠当地西辽府库,并和花剌子模沙阿摩诃末联络,约定共同进攻西辽。

宋嘉定四年、蒙古太祖六年、金大安三年、西辽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秋,西辽内部因内讧而四分五裂,皇帝耶律直鲁古的护卫军队也纷纷离散,在叶密立的屈出律得到消息后率八千骑兵突袭正在虎思斡耳朵郊外出猎的耶律直鲁古,俘获了西辽皇帝。

关键词: 耶律大石 耶律直鲁古 耶律夷列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