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热讯:剃发易服与反剃发易服

时间:2022-10-18 06:50: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644年,多尔衮率清军在吴三桂帮助下,击败李自成大顺军后进入山海关,每攻下一座城市就命令当地人剃发,要遵守满清人的帽顶制度。进入北京后,在盛京的顺治下达"剃发令",强行在占领区推行满清的服饰及发式。


【资料图】

汉人几千年来"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般终身蓄发,除了必要修剪,不会剃发,还把剃发作为一种刑罚叫髡刑。

满清为消除汉人的反抗意志,辨别是否归顺而推行"剃发令"激起汉人的激烈反抗。

在满清入关之初,因满清对清军纪律有约束,清军并不掳掠,汉人唾弃腐朽的明王朝,是支持清军的,到剃发令颁布后,各地都掀起了一系列的反剃发抗争。其中意大利人卫匡国的《鞑靼战纪》记载了汉人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人民拿起武器,为保卫头发而战斗,比起为保卫皇帝和国家战斗还要更勇敢,不仅将鞑靼人打出城,还将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江去,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后由于多尔衮要剿灭南明政权,面对这么多的反抗只好暂缓执行。

1645年满清占领南京后,多尔衮第二次颁布剃发易服令,要求汉人剃成满清人四周光溜,只留头顶一片及一棵小辫子的发式,汉人的交领右衽服装也改成马褂旗装。并声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人不剃杀全家,一家不剃杀全村",这些要求要在十日内完成,如果地方官员上奏反对,一律处死,有官员上奏反对剃发而被处死的记载。满清军队带着剃头匠在占领区四处游荡,看见汉人就强行剃发,不从者当场杀掉,把头挂在剃头匠的杆子上,威慑汉人。

许多汉人以头可断发不可剃回应,各地再一次掀起因反剃发而反抗清军的大规模行动,许多清军已占领的地方,或民众杀死官员反抗或官员带领民众反抗。

江阴军民杀掉县令反抗清军,城破后清军屠杀三日,满清嘉定总兵吴志葵带领人民在"为我保此发肤"口号下反清,抵抗清军二十多天,城破后"嘉定三屠",扬州城破后,满清屠杀了八十万扬州百姓,即"扬州十日"。在如此高压之下,一些汉人被迫剃发易服,但暗暗相约正月不剃头思旧,表达对明朝的怀念,后来讹传成正月剃头死舅舅。

一直到1664年(康熙三年),满清才缓和对反剃发的血腥屠杀,民间一时之间衣着发式混乱不堪,一些汉人剃发留起"猪尾巴",穿起满人的长袍马褂:一些汉人还保留交领右衽的明式服装和明式发式。

晚清,汉人才算自愿接受了满人的长袍马褂和满人的发式。从此,带有交领、右衽、盘扣、对襟、系带特征的汉人传统服装消失在历史长河,再也没有复兴,汉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民族服饰的民族。

民国推翻满清后未恢复汉服,民间杂之以满式长衫和西式服装,一度流行的旗袍,就是旗人之袍。剃发易服一直被视为满清六大弊政之一。

现在有些人开始呼吁恢复汉服,基于实用性、方便性的不足及几百年年服装审美习惯的改变,汉服的复兴还任重而道远,在汉民族意识淡漠的当下估计复兴无望。

关键词: 剃发易服 暂缓执行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