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简讯:宋朝最失败的三次战略,不仅没能达成目的,反而让自己万劫不复

时间:2022-10-14 09:34:5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关于宋朝的灭亡虽然有军队经商、吏治腐败等原因,但战略上的多次失败也是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就宋朝历史上最失败的三次战略进行分析,聊聊为什么说这三次战略不仅没能达成目的,反而让自己万劫不复。


(相关资料图)

燕云十六州

第一个最失败的战略:北宋联金灭辽

北宋之所以联金灭辽,实际上跟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分不开关系。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北方最重要的屏障之一:当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大多是山岳纵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加上春秋战国到后世封建王朝都不断在当地修筑、维护长城,所以素来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南下的天然屏障。

如果失去燕云十六州,那么在游牧民族政权面前的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区,这些地区土壤坚实平坦,物产丰富,最适合骑兵机动作战。

可惜的是,北宋偏偏就失去了燕云十六州。

天福三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继续获得契丹政权的支持,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中原地区自此失去屏障。

宋军北伐形势图

而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之后,当时的统治集团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将都城南迁,以避免失去燕云十六州这道屏障的宋朝面临辽国骑兵的直接威胁,但是在赵光义等人的坚持下,还是将都城设在了汴京。

只是汴京位于中原腹地,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水系发达,确实非常适合经济发展,但正是因为周边地势开阔平坦,辽兵只要渡过黄河就可以直逼汴京城下,对宋的的威胁日益加大,宋朝统治者只能采取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的办法,但这并不能有效阻挡辽国骑兵的践踏。

为解决辽国对中原和汴京的严重威胁,此后宋朝统治者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但宋朝历代皇帝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最终在宋真宗时期,辽宋订立"澶渊之盟",以燕云十六州为线,宋辽边境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后来随着金国崛起,并先后攻占辽国的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等地,成为辽国境内最大的一股敌对势力,而此时的辽国正处于不断的衰弱中。北宋君臣认为辽必亡无疑,想乘机恢复辽所夺的燕云诸州,徽宗遂遣使赴金与之结盟,相约夹攻辽国,结成"海上之盟"。

金灭辽、北宋之战

但宋徽宗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时的金国兵强马壮、又是侵略扩张欲望最为强烈的时候,一纸盟约究竟能起到多大的约束作用,恐怕尚未未知之数。

而宋朝此时已是病入膏肓,为了维护中央集权,为了保护国境安全,国内"冗兵"、"冗官"、"冗费"现象十分严重,兵不识将将不统兵,军队空有数量没有质量,士兵战斗力低下,指挥系统紊乱,各军之间杂乱无章毫无配合,能否打赢辽国也还是未知之数。

更何况,当时辽宋双方承平已久,尽管北宋一直未能获得燕云十六州,解除北方的威胁,但辽国实际上已成为捍卫北宋北部边境的屏障,守卫着北宋北疆的安全,如果失去辽国,那么北宋将直面金国的铁蹄。

而且当时辽国在得知宋金结盟后主动示好,愿意向宋称臣,还说"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

只是为了夺取燕云十六州,宋徽宗还是决定出兵联金灭辽。其结果就是宋被辽胖揍一顿,彻底暴露了自己军力羸弱的一面,不仅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反而帮助金国迅速发展和崛起,还让金国对中原地区产生了野心。

在阿骨打死后金军撕毁盟约重占燕京,然后大举发兵南下,灭了北宋。

联金灭辽真可谓是失败中的失败。

更重要的是,"端平入洛"给了蒙古大军南下入侵的口实。端平二年,蒙军派遣大军南侵,揭开了蒙宋战争的序幕。

崖山海战

这三次失败的战略不仅没有让宋朝强盛起来,反而令宋朝不断遭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攻击,在不断爆发的战争中不断衰落,最后灭亡。

当时的蒙古、金和南宋

第二个失败的战略:联蒙灭金

北宋覆灭后,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此时的金国已经取代了辽国成为南宋北面的最大威胁,而且对南宋压迫很重,南宋不得不每年缴纳比辽国时期更多的岁币,加重了老百姓肩膀上的负担。

后来随着金朝治下的蒙古的崛起,并打得金国从燕京迁到汴京,面临亡国危机。当时的南宋为了国仇家恨、民族大义、以及光复中原,决定联蒙灭金。

在灭金之战中,南宋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

而且宋廷还以金哀宗完颜守绪的尸体在临安祭祖,并以俘获的金国宰相张天纲等人行献俘礼,以报靖康之耻,得以扬眉吐气。

相比联金灭辽,联蒙灭金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是非常成功的。

宋军床弩

但联蒙灭金与联辽灭金并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一方面当时的金国跟当年的辽国一样,已经是内外交困的局面:金国丧失了东北、山东等地,与西夏的同盟关系也已破坏,实际控制区域只有河南一地的数个州府,被蒙古消灭也是迟早的事。

另一方面,当时的蒙古跟金国一样,正处于强势崛起的时候,在灭亡金国、大军北撤之后,蒙古实际上并没有就此放弃南下的打算,当时蒙古军北撤后,依然留下了塔察儿、速不台部及张柔等汉军在中原地区监视宋军动向,准备伺机而动。

唯一不同的,就是当时的金国干脆就撕毁盟约大军南下,而蒙古大军在蒙宋盟约的约束下没有轻易出兵南下,但依然对南宋构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南宋尽管在短期战略上获得了胜利,并且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成功报仇雪恨,但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安宁,失去金国这个屏障后,南宋开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的威胁。

可以这么说,联蒙灭金的战略短期来看是成功的,但从长期来看,却是失败了。

"端平入洛"形势图

第三个失败的战略:端平入洛

联蒙灭金的胜利、蒙古大军的北撤让南宋产生了错觉,宋理宗等人忽视了自身实力不足、蒙古依然在北方留有大部队的客观事实,认为蒙古大军撤军之后中原地区早已防务空虚,自己可以趁机光复中原,然后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就贸然出兵了。

端平元年五月,宋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是为"端平入洛"。

前期的宋军确实成功收复东京开封、南京商丘等地,但在进攻西京洛阳时,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将领之间缺乏配合等因素,宋军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而各路宋军也全线败退,"端平入洛"就此以失败告终。

"端平入洛"的失败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当时宋军主要调动的都是江淮地区的军队,而宋军的惨败、大量器甲、舟车、粮食悉委敌境,造成了江淮地区防御空虚,无人守御;

"端平入洛"的失败放大了南宋国内的矛盾。南宋官员在遭遇惨败之后却没有及时总结经验,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抵御蒙古大军的南下,反而相互攻击,造成朝政严重混乱;

而统治者也在此后意志消沉,怠于政事,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导致朝政大坏,为南宋灭亡埋下了种子。

关键词: 燕云十六州 端平入洛 联蒙灭金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