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天天短讯!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4个字!

时间:2022-10-07 06:33:5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朱元璋因为读书不多,所以对儿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他认为很多道理不仅要靠书本上学,还要靠亲自传教。所以,他曾经多次亲自给儿子们上课,讲述军事和政治知识,还让徐达给儿子们上军事课,甚至让儿子们亲自带兵"演习"。但在文化课方面,朱元璋和他手下的兄弟们却无能为力,所以,为了培养儿子,尤其是长子朱标,朱元璋打算请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儒来教朱标。朱元璋称帝前,请了一个道士给儿子做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说4个字。

公元1355年,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去世,他的女婿朱元璋通过努力,继承了他的衣钵,开始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3年后,朱元璋已经占领安徽和江苏西部、和浙江部分区域,势力逐渐扩大。朱元璋一方面招募将士,一方面也在扩充自己的文臣谋士。当时朱元璋阵中武将已经非常多,但文臣只有朱升和李善长等人,朱升向朱元璋又推荐了两个人,一人名叫刘基(刘伯温),此人运筹帷幄,有张良之才。另一人是个道士,名叫宋濂。

这两个人引起了朱元璋极大的兴趣,朱元璋不惜派心腹之人三顾茅庐去请二位,但二人都没有请到。后来朱元璋想尽办法,终于把刘基请到南京。朱元璋正在打天下,需要刘基这样的人物辅佐,这可以理解。但朱元璋要请一个道士,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打天下,而是为了请他做儿子的老师。至于为什么要请这个道士做儿子的老师,原因有三:

第一,这个道士名叫宋濂,宋濂的母亲怀孕7个月就生下宋濂,早产导致宋濂体弱多病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个聪明,他是个神童,经史子集过目不忘。元顺帝几次召宋濂前去做官,但宋濂对元朝的暴虐行为非常不满,所以宋濂在结婚生子后,干脆出家做一个俗家道士。

第二,当时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已经4岁,朱元璋幼年时家贫,从来没有读过书,所以他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而当时军中的李善长、朱升等人虽然有能力,但学问都不是顶尖的,只有宋濂名声在外,朱元璋十分想得到他。第三,还有一点,在那个乱世,朱元璋招揽人才除了占为己用外,还害怕被张士诚、方国珍等竞争对手请去。

朱元璋派心腹战将郭英前去请宋濂,宋濂不愿意来,朱元璋攻下义乌后,亲自带儿子朱标去道观请宋濂,朱元璋向宋濂说明来意,并且告诉他,希望宋濂能够担任自己的儿子的老师。宋濂对朱元璋早有耳闻,但并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怎样,于是宋濂问朱元璋:"你请我给你的儿子做老师,你要带儿子给我磕头行师礼。"朱元璋说:"我把犬子带来了,就在门外。只要先生答应,我马上让他进来给先生磕头拜师!"宋濂说:"小儿顽劣,能训乎?(译:孩子顽皮,不听话能打吗?)"这个问题把朱元璋问住了,朱元璋思考片刻,说了4个字:不死即可!

朱元璋的4个字意思是说:只要不打死,都可以。宋濂被朱元璋的话震惊了,他本想试探朱元璋的诚意,没想到朱元璋如此坚定。于是,他同意随朱元璋来南京,做朱标的老师。朱元璋称帝后,朱标为太子。宋濂为太子的老师,朱标非常优秀,被认为是明朝最优秀的太子,这少不了宋濂的教导。

洪武十年,68岁的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携太子亲自送宋濂出京城,场面极其感人。如果宋濂的人生到此结束,可能会功德圆满。可惜,三年后,胡惟庸谋逆案,宋濂的儿子牵涉其中,宋濂的儿子被处死,朱标拼死求情,才救得恩师宋濂一命,宋濂回家膝下无子,第二年便病逝家中。宋濂作为明初大儒,虽然培育了一个优秀的太子,但未能保全家人,最终凄惨而终,非常可惜。

关键词: 经史子集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