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全球热头条丨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真正影响三国历史的,是你不知道的下半句

时间:2022-10-06 09:49:0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真正影响三国历史的,是你不知道的下半句

不论是正史中,还是在《三国演义》里,东汉末年的三国纷争,确实是中国历史中非常有看点的一段。在这个时期里,不仅涌现出了像吕布、关羽、赵云这样的武将,同样出现了像诸葛亮、庞统、司马懿这种谋略家。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三国时期两个著名的军事谋略家诸葛亮和郭嘉。


(资料图)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乍一看这句话,似乎是诸葛亮忌惮郭嘉的才华,因而一直在隆中隐居。在历史上,郭嘉死于公元207年,而诸葛亮的确是在这一年出山,辅佐刘皇叔。这一时间上面的凑巧,似乎正验证了民间的这一说法。实际上,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想要认识曹操的谋士郭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两人根本就没有交集,又何来卧龙怕郭嘉的说法。

不了解真正历史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其实"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还有下半句,这下半句,可以说真正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孔明北伐,冢虎崛起"。孔明北伐我们自然知道,讲的其实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那么这"冢虎崛起"又是什么意思呢?冢虎意指司马懿,那么这跟司马懿的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来到了隆中,想要请徐庶的好友诸葛亮出山。而且,徐庶再三交代,如果想要诸葛亮出山,就必须主公亲自去拜访,才可能将他请出山。彼时,正是刘备非常需要人才的时候,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应允了。只不过,前两次刘备都扑了个空,在第三次的时候才见到庐山真面目。两个人见面以后,相谈甚欢,诸葛亮也大方介绍了自己的远大目标,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自此,诸葛亮感恩刘备的知遇之恩,不管什么事情,他都不离不弃。直到刘备夷陵之败,有了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了刘禅,与东吴结盟。

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此后的五次北伐,才逐渐培养了司马懿,让司马懿崭露头角。这个说法并非完全没有依据,要知道曹魏的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都一一离世,特别是曹真去世,更是象征着曹魏宗亲的大权没落。

在曹操时期,他重用了夏侯惇、曹仁等人,他们掌握了曹操的军队,又有张辽、徐晃等五子良将充当先锋和副将。曹操成为三国最先强大的国家,他们功不可没。

而到了曹丕时期,他将自己的精力更多是放在打压曹植等亲兄弟上面,不过对曹真等人还是有所重用。公元226年,曹丕病重,将自己的儿子曹叡托孤给大将军陈群、司马懿等人。

到了曹叡时期,两位曹姓的辅政大臣曹休和曹真陆续去世,权利最终逐渐向陈群和司马懿靠拢。

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曹叡不得不重用外姓的辅政大臣陈群和司马懿。而这个时候,正值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曹叡就派出了司马懿前去抵抗诸葛亮。而第四次的北伐战争中,关于是诸葛亮胜了还是司马懿胜了,历史学家众说纷纭。

一部分人认为,曹魏击退了诸葛亮的进攻,因而是司马懿胜利了,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战争中很好地消耗了曹魏阵营的有生力量。后者最主要的支撑就是这次北伐,曹魏大将军张郃死了,曹叡可用的武将为数不多。而此时,兵权也就落入了文官司马懿的手中。另外有一说,就是司马懿是故意让张郃去送死,达到拿到兵权的目的。

诸葛亮在公元234年,进行了第五次北伐。这一次,曹叡还是派出了司马懿前去应战。在渭水两岸,司马懿但求无过,因而对阵时采取的策略更多的是避而不战。这个策略,很好地帮助司马懿保留实力,为自己以后夺权奠定了基础。

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多次交战,更多的是帮助司马懿除掉了曹魏阵营中的曹姓大将,获益最多的,还是司马家族。因而,这一个神总结确实是很好地阐述了三国的历史走向:明北伐,冢虎崛起。

关键词: 你不知道的 孔明北伐 辅政大臣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